9 镇山,是一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走进镇山村屯门,你会发现在屯门的左墙上嵌着一通1.5米长、70厘米宽的浅灰色的合棚石,其上书“贵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书“镇山村”;落款为贵州省人民政府1995年7月7日公布,花溪区人民政府1997年9月18日立。当时全省仅有23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镇山和已经公布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贵阳甲秀楼、贵阳文昌阁、贵阳黔灵山等平起平坐。
一个村寨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镇山在贵州境内是唯一的一处,在全国也没有先例,这是对文物保护单位概念的一种突破。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规定,受到国家保护的文物具体指的是: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壁画;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者著名人物有关的以及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或者史料价值的近现代重要史迹、实物、代表性建筑;历史上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历史上各时代重要的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手稿和图书资料等;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以上这五个方面内容都是指特定的代表性实物,不是泛指一个群体的活着的文化空间。一些资深的文物专家非常强调代表性实物,这个代表性实物不是指一个村寨。如果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镇山村要申报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难以成立的。
在镇山之前,贵州甚至全国只有将村寨中的某一栋公共建筑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而没有将整个村寨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如从江增冲侗寨的“增冲鼓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该保护单位仅限于鼓楼而不包括村寨!将侗族村寨的一座鼓楼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而没有对鼓楼和侗寨的“血肉”关系进行整体的认识,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是一种没有联系的孤立的保护观点。同样的观点出现在1956年公布的一处贵州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之中,这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全称叫“安顺县文庙内的透雕石柱”,按公布的名称文庙也不能算文物保护单位,只有文庙大殿前的两根透雕石柱才是文物保护单位。我们不禁要问,没有文庙哪儿来的透雕石柱?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同样的道理,没有侗寨哪儿来的鼓楼?由于对文物保护单位采取孤立的观点,而不是联系的观点,对鼓楼的保护工作带来了不利影响。鼓楼最大的安全隐患是火灾,单独为鼓楼实施防火的保护措施是行不通的,只有对鼓楼和整个侗寨采取安全防护措施才能起到防范作用,否则侗寨某一户人家失火,整个侗寨包括列为保护单位的鼓楼很可能会一同被大火吞噬。
如果用联系的观点、整体的观点来看待镇山村的文化遗产,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是言之成理的,是对文物保护单位认识上的突破和发展。这种认识应该包括文物保护单位所处的环境因素,这才是对文物保护单位的全面认识。
挂牌民居
对文物保护单位的认识,我们应该注入人类生态学的观点,因为我们不是在研究无文化时期原始人群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而是研究有文化人群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镇山村是镇山的布依族村民祖祖辈辈生息繁衍之地,他们一代又一代地在此创造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这些独特的布依文化与他们的生存环境有直接的关系。我国著名的生态学家马世骏先生认为,人类生态学的根本任务:考察人类的生存方式和环境对生存的作用;研究人类群体之间、人类活动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机理;解决和预防严重威胁人类生存与环境质量的生态问题,以推动人类和环境系统和谐而健康的发展。从环境科学的角度来认识文物保护单位,扩大了文化遗产保护认识的思维能力和空间,使文化遗产的保护理念得到升华。
如果我们孤立地、片面地将镇山的屯墙、屯门、武庙、传统民居其中的某一项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那么,这种“文物保护单位”是不成立的,也是毫无意义的。一是没有顾及镇山村民对文化的“集体记忆”,二是没有将镇山村的环境因素作为文物保护单位的组成部分进行整体考虑。
镇山村保护标志
鉴于上述理由,我们将镇山作为一个案例来做。申报材料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文化遗产保护区,二是传统农耕文化保护区,三是环境保护区。
文化遗产保护区即镇山古村落,内容有建筑遗存,如屯墙、屯门、武庙、古巷道、古遗道、古井、上寨和下寨传统民居(上百年民居作为重点保护对象)。
墓葬,重要历史人物墓:如李仁宇将军墓,李仁宇将军是班李两姓始祖,奉明朝廷调遣入黔平播;二世祖鹤山,系吏部候选,任游击将军;三世祖应顺等四兄弟系游将军(从五品)。
传统农耕文化保护区,在镇山西北角有上百亩稻田,是镇山布依族村民祖祖辈辈的稻作文化基地。
环境,包括镇山所处的三叠纪古生物化石所在的山崖、草丛和林地以及水体。
这是一个完整的镇山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材料。专家在评审时对此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持不同意见的专家从根本上否认将一个民族村寨申报为文物保护单位,坚持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处“代表性实物”的观点。但多数专家则认为,贵州民族村寨蕴藏着丰厚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这是贵州的特点和优势,也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基本原则。最后以多数票同意镇山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7月7日,镇山村获得贵州省人民政府的批准。
1997年11月初,在贵阳召开的全国考古工作会议期间,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先生到镇山考察时说:“镇山村批准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在文物概念上的突破,在理论上是一个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