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安珍
龙安珍,男,苗族贾理师,61岁,生长在榕江县栽麻乡高扒苗寨,他是一个生活在并不富裕的农村苗寨和家庭。他日复日,年复年,起早贪黑,一生勤劳,乐观开朗,三杯两盅淡酒取暖,五更磨镰,六更上山劳作,伴着星星月亮牧归的苗家农民,在他心灵的字典里从没有“自卑”二字,在他生活的言行从没有“退却”的意念;在这种平凡的生活环境里,迎风能抵挡,遇雨不怕寒的苗家汉子,甩一鞭赶牛唱山歌,走弯了山路不寂寞,他走完了大半生,六十一年啊,六十一岁了,用乐观度时光,用勤劳过日子,用智慧化解矛盾,用笑语问候心灵,以微笑面对人生。
亲情流淌的家
龙安珍,是个性格开朗的人,乐观、豁达、宽容、幽默,用笑语和人交流,以微笑面对生活。生活总有这样那样的难,生活总有这样那样的苦,生活总有这样那样痛,生活总有这样那样的酸,生活总是那样的无奈。尽管蹉跎岁月,风雨人生,可他对家有一份独钟的温情,独特的爱,他用忍耐对待家庭的矛盾,他用宽容调节家庭每个人的心境,他用爱善待这个家,于是,这个家庭充满着幸福的亲情,溢满温和的气氛,布满晴朗的天空,这是个流淌温馨亲情的家。
龙安珍,一个快乐开朗的苗家汉子,连他共有二男三女五兄妹,老大是姐,他排行老二,脚下有两个妹妹一个弟弟,如今都中老年人了,各自的家庭尽管不富裕,但却也其乐融融,弟弟虽然不及他在苗家人心中有名气威望,讲理和说古唱今,拉咔嘿的技艺没他声望高,但也并不逊色,也算苗家人中干农活、吹芦笙拉咔嘿的一把好手。他大姐唱起古歌和酒歌来,凡在场聆听她的歌声,就很难舍离去。姐弟、兄妹之间的亲情,像山泉般透亮明镜,和睦往来,热情相待。
龙安珍成家较晚,三十岁才结婚,生有三男一女,一家六口人,是一个人口不算多,经济不算富裕的中等家庭,如今二女儿已经出嫁成家,结婚生子,其余三个男孩均尚未结婚成家,生活还荡在秋千里,缥缈横空。
龙安珍三十岁才结婚,不是因为家境困难,也不是因为没有漂亮的苗家女子钟情于他,而是没有遇上他自己心仪的苗家姑娘。莫非他的儿子们也效仿于他?!大儿子已经三十岁,三儿子和四儿子都是二十五六的大龄青年了,都是未知情开何处,还没结婚。他十二三岁就会唱苗族古歌,拉咔嘿,吹卡伦和芦笙,在节日的芦笙场上奔放驰骋,自十五六岁就游走在榕江、从江、黎平方圆百里有名的苗寨,近而立之年竟还没有他心仪动心的苗家女子让他横刀立马爱情疆场。谁说,苗家男子龙安珍的大摆裤煽不起风情?!谁说龙安珍拉响的咔嘿琴流淌的不是真诚的心声?!在芦笙场上,在火塘边……就在刚刚年满三十岁的这年冬天,邻近不过三十华里的盘阳苗家点起了一把大火,一把熊熊燃烧的心灵之火。春节,虽然是汉人的春节,苗家人在这个汉人的古老的节日开辟了苗家人的新意。节日里与汉人同样走亲访友、聚会,苗家人却另类看待,用芦笙交心,以咔嘿代话,品酒话家常,唱歌吐心声。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欢腾一片,老人、少儿寻乐,中年人走亲访友,青年人交友,别开生面的节日闹一场心灵大震憾,别具一格的文化交流。
在这风雪飘洒、风花雪月的冬季,苗家风情的青年男女不甘寂寞,明亮的双眼注视搜寻着心仪可亲的佳音。来了,终于来了!如同闪电般闪烁照亮了龙安珍的心灵,在芦笙场上,他故意走错舞步,踩了那位苗家女子的脚,他感觉那位女子用微笑的眼睛在跟他说话;在火塘边,他挤在那位苗家女子的身旁,他感觉他们的身体越来越靠近;他的心奔涌如潮,他的血液在沸腾。风雪飘飘,飘洒浪漫,飘飘飞雪,雪白如玉,这是一场美丽的相遇。龙安珍与那位苗家姑娘在拉响的咔嘿伴凑下对歌,篝火摇曳映红了他们的脸庞,优美动人的歌声照亮了他们的心灵。一夜歌声定姻缘,龙安珍放下拉响的咔嘿,一双粗大的手拉起那位姑娘,搂在怀里,紧紧的拥抱:“你是我的!”“今晚我跟你走!”苗家女响亮地甩出坚定的话。在火塘边的众多青年男女响起了狂热的欢呼和口哨声,以羡慕的目光鼓励这对一见钟爱、激情飞扬的男女。浪漫和幸福溢满在场的所有的苗家青年男女的心里。这是心灵的歌声,唱得金鸡报晓,迎来黎明。
那一夜,苗家后生龙安珍即“九金”刚好30岁,苗家女“略”也刚好24岁,他俩相差6岁,六六大顺,这大半生就顺顺当当地穿过情感的高地,翻过情感的山坳,渡过情感的大河。龙安珍那一双粗大有力的手拉起那位苗家女,奔出房屋,奔向黑夜,来到了黎明的高扒苗寨。一场美丽的相遇,得到了美丽的新娘;一双有力的大手紧紧握住了爱情的方向。
把美丽芳心交给龙安珍的那位苗家女子的苗族名字叫“略”,苗语的意思是未绽放的花骨朵,一朵未开放,未绽放的花儿,多么可爱的人儿,多么美丽的芳名,多么充满诗情画意而浪漫的名字,多么纯真的爱情,足以让龙安珍一辈子享用!
这天生一对地配一双的苗家男女,年龄相当,性格相投,本来就是幸福的姻缘。龙安珍苗名“九金”,九是数字中最大的数,象征庞大、最大,是他的本名,“金”是他父亲的苗名即苗语的意思是“一座桥”,他们夫妻的名连在一起即“一座庞大的桥畔,有一朵尚未绽放的花骨朵”,多么美的意境,多么美丽的风景,多么遐意的风情,简直天配鸳鸯,纯属天作之合!天意造就。把他的名字和父名连在一起即“九金”,一听就知道“九”是他的本名,他父亲叫“金”,即“九”是“金”的儿子,又是多么赋予诗意的名字,又是多么科学规范的称谓。
龙安珍的大儿子龙见峰,苗名“列九”,“列”是“田土之意”;他的老二女儿苗名“垴列”,“垴”即“麻,是补命的植物”,有韧性;老三是儿子,龙见飞,苗名“汪列”;老四是儿子,龙见向,苗名“富汪”,依然是名字取得喻义标明、显示、张扬着苗家人热爱大自然,尊重大自然,崇尚大自然的情怀,彰显着苗家人热爱生命,蕴含赋予浪漫的想象于生命的生机,让生活充满着生命的张力!苗家人是浪漫的民族、聪慧的民族。风趣、幽默、诙谐的性格铸造他们粗犷豪放、宽容豁达的精神品格。苗族的家庭是一个浪漫之家,从取名到生活到娱乐方式,无不浪漫而又充满赋予深刻、丰富的文化内涵。龙安珍这个苗族之家,也同样有着浪漫风趣的情调。至于夫妻、父女、父子、母子、母女的亲情也犹如友情般透明,他从未有过父母对子女之命,生活也好,婚姻也罢,处世也好,自由自主的程度相当开放,语言的交流也不拘谨,一家人亲情的交流都以平等、风趣、诙谐、幽默的语言进行。大儿子三十未婚,他就曾对大儿子说:“你只要有一天,打着火把拉着一个姑娘回家,我就半夜起来开门等你,烧火给你们取暖。”大儿子回应道:“爸,我会像你一样有着那么的一天!”
有一次他的妻子不小心把煮饭的鼎罐打破了,好几天了,还来不及买,他仍然用烂鼎罐煮饭,于是他就对妻子说:“略,你是那么好看的一朵花,我配不上你,你还是嫁给了我。可这好灶配一个烂鼎罐,我实在不忍心为这好灶伤心掉泪。”后来他妻子立即到八匡供销社买了一个新的鼎罐。
又有一次,一家人在火塘边烤火,他拉着咔嘿唱着唱着,突然停下来对着二十四五岁大龄未婚的老三、老四说:“你们俩别烤火了,再烤去睡还是冷的,你们俩去数星星吧!”两个儿子回应他说:“爸,离过年还早呢,现在才二十四五,当初,你还冷到三十晚呢?”龙安珍哑然微笑。
创世家园——先祖留下的财富
人类的财富有两大类:一是精神财富;二是物质财富。人类有两大家园:一是精神家园;二是物质家园。这些都是人类缺一不可的,不能取舍任何一方。于是,我们的先祖浴血奋战,历经风雨为我们这些后代开创了美丽的家园,留下了珍贵的财富。
诚然,四面青山,古松翠竹掩映环抱,古枫林立的高扒苗寨遗存着苗族人一脉相承的古文化瑰宝。芦笙词丰富的内涵,咔嘿说唱的古韵,“仰阿沙”的传说,“供稿蓉耶”的故事,苗家一系列的创世古歌,风水术,“结纽——吃鼓藏”、“吃新节”、“苗年”等等,这些故事歌谣、节日、风情习俗文化都集成“结纽”,自从高扒苗寨创世家园有历史以来,一页页地翻给苗族子孙们看,一页页地有声读给苗族的后代们听。于是,这个苗寨的苗家人,每人都是一页历史,每人都是一个传说,每人都藏着一部生活的经典。高扒这个苗寨,全寨110户人家,九百余人,每户都有3支~4支芦笙,十四五岁以上的男人90%以上都会拉咔嘿,唱苗族古歌,吹芦笙。成为黎平、榕江、从江方圆百里苗寨有名的歌师,至少就有50人以上,而且每代都有,传承不断,更特别的是,高扒苗寨的歌师,贾师们样样精通,行行拿手。既是歌师、理师,又是巫师、风水术、婚丧造屋、礼仪师,竹木工匠都是好手,技艺超群、身手不凡。高扒苗寨寨子里基本人人都会拉咔嘿、吹芦笙、唱古歌,人人都会讲故事。
龙安珍,苗家人的“九金”,就生长在长满智慧、开满鲜花、古文化灿烂的苗族文化运河的高扒苗寨,他能不染上闪光明亮的历史金粉,吸取深厚文化营养?!他左肩挑着故事歌谣,右肩扛着爱的深厚与风情,左脚踏着风霜雪雨,右脚踩着一路坎坷,身背贫寒和磨难,站在芦笙飞扬的旋律音符上看人世间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成为笑语操手、豁达坦然地微笑面对人生,生活才会更有光彩。
“九金”生活的高扒苗寨,据苗族古歌里唱,家谱里传,在二百多年以前苗家有两个公,一个叫“厚”,一个叫“良”,他们这两个公是亲兄弟,带领子孙们从锦屏迁徙过来,到高扒开创家园定居,至今有十二三代人了,繁衍的子孙们都是两个公的后代,都是血脉相承的一家人,从锦屏龙里所龙姓氏族迁到此建立苗寨,开辟家园,都是龙姓,寨内从不通婚。这个寨子实际上是龙姓氏族的龙家寨,他们是真正的龙的传人,龙的故乡。先祖们在这里开辟了创世家园,留下了丰富厚重的人文精神财富。其实,一代代繁衍的人是最重要、最主要的财富。人才是真正最重要的财富,不管是什么时候,人是最重要的,只要有了人,人便可以创造一切!
龙安珍,苗家人可爱可敬的“九金”,用他山泉一样的歌声,传承了苗族文化。
笑语操手,致爱情理
性格开朗是龙安珍的一大特点,语言幽默是龙安珍的一大专长,笑语相待是龙安珍的生活应对方式,微笑面对自己和别人是龙安珍的整个人生心态。
面对痛苦,抱以淡淡微笑,眼泪挡不住风寒,面对矛盾,轻轻挥挥手,忍耐了总会过去,化解了。渐渐地,年年岁岁,岁岁年年,龙安珍经过岁月的培训,风雨的洗礼,磨难的考验,已经成为训练有素的职业妙手,他用歌声洗掉痛苦,用笑语杀掉仇恨,用爱温暖心扉,他满脸灿烂的云,他满心开朗的笑,他是苗家人的笑语操手,用笑语在风风雨雨的人生疆场上驰骋,横刀立马,斩断了无数的辛酸悲痛和艰难困苦,迎来了多少笑语灿烂的丽日晴空。
龙安珍,苗家人高妙的笑语操手,祝你一路顺风,一生走好!然而,这一切并非来得那么容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没有毅力,没有意志,没有人生正确的态度,龙安珍不会有今天思想的深度和处事的尺度,把握好它,心胸才会开阔。
那是四十多年前的一天,已经近二十岁的龙安珍,始终觉得自己在贾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艺还很弱,就想去拜本寨房族大哥龙安昌为师,当时的龙安昌早就声名远播,名气很大。那一天,龙安珍悄悄地瞒着父母将自家正在下蛋的老母鸡捉到大哥龙安昌家杀了,带上几斤母亲刚烤酿好的糯米酒,美美地同龙安昌共餐。但龙安珍滴酒未沾,香喷喷的爆炒鸡肉他偶尔夹上几筷,还很殷勤地不断把鸣肉夹到龙安昌的碗里,龙安昌感觉很奇怪,总感到龙安珍有什么事要办,有什么话要讲。吃到一半,龙安昌开口问话:“九金,你有什么事要我帮你办?你开口讲吧。”半晌,这个九金还是低头不语,很难开口。他觉得自己笨,都快二十岁的人了,没有哪样技艺学好,怕龙安昌不收他为学徒。龙安昌说:“老九,你再不开口讲,吃完饭,我去串寨了。”这时,憨实的老九“扑通”一声,双膝跪在龙安昌的面前,声音抖颤着说:“大哥,我要跟你学艺,收下我做你的徒弟吧!我人笨,你就鞭打笨牛慢慢教,我一定好好用心学!”龙安昌差点笑喷出饭菜来,对他说:“来跟我学就跟我学,我的徒弟多得很,笨的乖的我都收,我都教,还兴要下跪?!”龙安珍诚恳地说:“听很多人讲,拜师学艺要下跪,要烧香,要做礼节仪式才是正式收徒学艺!”说着迅速站起来,一溜烟跑到门口甩了一句话:“大哥,我选好日子,备办酒菜,再来正式举行拜师仪式。”“老九!慢着,你回来!”龙安昌下了命令,为了拜师学艺,老九弟听了他的话乖乖地回来。龙安昌说:“老九啊!要想真的拜师学艺当我徒弟,首先得学会抽烟、喝酒才能走遍苗家山寨,会抽烟讲故事和会喝酒才会讲故事,有酒润喉嗓,心情才好,讲故事才有力,唱歌声音才响亮。”这一夜,从不抽烟喝酒的龙安珍陪他的师傅龙安昌品酒到天明,抽烟到天亮,龙安昌跟他的老九徒弟讲了一夜苗家祖先的故事,老祖公“厚”公和“良”公迁徙到高扒建寨创家园的故事,就是故意不拉响咔嘿,也不用曲调唱故事,用白话说的方式,考验老九徒弟的记忆力、听觉、悟性和耐性。于是,这一夜,别开生面的拜师仪式已经完成,一堂生动的学艺生涯课悄悄地进行。然而,被烟熏得眼睛难得睁开,烟味呛哑了的喉嗓,灌醉了的睡眠还在迷迷糊糊的时候,天亮了,龙安珍的喉嗓沙哑了。
对于龙安昌,这样的夜晚有过无数而不消停;对于龙安珍来说,这样的夜晚将会有无数而不断继续。这是意志的磨炼,这是毅力的开始,这是耐性的训练,这是龙安昌的师承方法。然而,对于龙安珍来说已经过了第一关,他却全然不知,等待他的是人性本能的诠释,他会用心学艺,他自有天性和天赋。他会从龙安昌特殊的师承训练方式得到有益的良好悟性。其实,学艺无止境,学艺也是人生人性释放的最好方式和渠道,难怪,民间从艺的人,个个都是精神焕发,红光满面,性格开朗,用笑声和技艺颐养天年,生活得鲜活滋润。他们是高妙笑语操手,致爱情理,换得天地人生光辉灿烂,歌舞其乐无穷。
从那以后,龙安珍跟随着龙安昌学艺了,有了名正言顺的师傅,师傅下地他下地,师傅上山他上山,师傅出行他出行,师傅抽烟他抽烟,师傅喝酒他喝酒,从来不敢在师傅面前班门弄斧,回到家里,白天夜晚经常独自静心操手。龙安珍跟随着龙安昌游走四方,走村串寨,寻找快乐。但龙安昌对于龙安珍从未亲手操持咔嘿琴,手拿本本教他怎样唱,怎样握,怎样理解,怎样悟。龙安珍感到很奇怪,安昌大哥身为师傅,答应收他为徒,三个多月竟然从不指点他的演技和唱功。也不让看书本,莫不是拜师仪式和过程漏掉哪些环节?龙安珍郑重其事地问道:“师傅大哥,你已经答应收我为徒,三个多月了,你从没教我唱一句,演一曲,悟词语,拜师是不是还有哪些规矩?”龙安昌毫不犹豫地回答他:“唱歌要有磁性,学艺要有耐性,做人要有成实品性。黄豆慢慢炒来慢慢香。”说完龙安昌又想了一会,又说:“要说拜师还有哪些规矩,我倒是应该还有三个条件:一是割草;二是犁田;三是挖田。”还没等师傅讲完话,龙安珍抢着说:“师傅大哥,这三样我全部会,这三样容易办到!”龙安昌继续说:“我知道,这三样你都会,寨上十五六岁以上的男人谁不会这三样?这三个条件容易办到。但跟我学艺,在我这里,这三个条件并不容易。这三个条件你在我这里办到了,办好了,你也就合格了,我就正式亲自手把手教你学艺。从明天起就开始考这三样:一是割草要割田埂的草;二是犁田要犁弯弯的田;三是挖田要用锄头挖。不管是自家的田还是别人家的田,要达到做好为止。”本来这三样农活都会干,而且干得并不十分差的龙安珍,心里茫然了,难道这三样农活与学艺有特殊的诀窍和关系?难道师傅在这里还有秘密的绝手技艺?龙安珍弄不明白。一心执著要学艺的龙安珍不再追问下去,只好乖乖顺着师傅的操着方法去做,服从师傅的指令,只有心诚,只有用心,师傅会传授诀窍。
于是,龙安珍割草、犁田、挖田,龙安昌都督促守望着。龙安珍割草连续花了半个月的功夫才算过关,龙安昌跟随龙安珍天天割草,师傅为伴,心随情牵,作为师傅只丢下了一句话,割田埂草要割得光亮、干净。这一句话,这一关够龙安珍去体会、去领悟。龙安珍又连续花了半个月的时间,犁了五十石弯田才又过了一关。龙安昌师傅一如既往的天天陪着,他只给徒弟一句话:“犁田要犁到田角,说话要说到心坎。”这一关让龙安珍好好去品味思考。又是半个月,龙安昌坚持顶着烈日暴雨守候伴着徒弟龙安珍挖田,连续没有一天休息,师徒俩累了,就在田边抽抽烟、歇息、吃晌午饭。这半个月,龙安珍挖田的手起了老茧,磨破手掌的皮,起了水泡、血泡,龙安昌拿起龙安珍的手看看又瞧瞧,心疼地笑了笑并语重心长地对着龙安珍耐心地说:“种田要用巧力,挖田要有耐性,富裕哪靠望水田,勤劳节俭是根本。”
龙安昌、龙安珍师徒俩,传承着苗族文化的血脉,保护着苗家人精神的根基,他们一脉相承,世代相传,继承和发扬苗族人民传统的优秀美德。
龙安昌的话,龙安珍会慢慢去体会、领悟;龙安昌的艺,龙安珍会好好去品味思考;龙安昌的精神会让龙安珍认认真真地去努力学习和效仿一辈子;龙安珍知道,师傅用笑语和耐心,身体力行地教导他完善人生的人格,操手致爱情理去守望纵横天下的美和善,一路高歌同行。
用笑语问候心灵
当你痛苦的时候,笑语会驱散你心头的乌云;当你无奈无助的时候,笑语的问候是你心灵最好的良药。龙安珍是最会用笑语问候心灵的妙手。
三十一年前那一场美好的相遇,苗家后生“九”和苗家姑娘“略”一夜歌声,一见钟情引发的私奔,使得那一夜盘阳苗寨的星光灿烂,到了第二天高扒苗寨丽日晴空变成了乌云翻滚而雨水满地。两个充满着幸福的苗家男女心里添了慌乱。按苗家风俗,第二天还没来得及去盘阳苗寨“略”的娘家报信时,盘阳苗寨娘家的一帮父兄亲友到高扒苗寨来要人了。说得好,讲得好,这是一个过场,说不好,讲不好,就成为一场难解的纠纷。盘阳苗寨的娘家死活都要见上拐跑女儿私奔的责任当事人“九”即龙安珍,当然娘家人气头上的话随便可以乱说,然而娘家人脸上的光和面子会要得很足够。“你们一夜歌声就把女儿哄骗到手!”“骗子龙老九,出来!”“我们先拉牛,姑娘人要回,牛也要赔!”他们在龙安珍家房屋、寨上周围都找遍,都找不到这对慌乱躲藏的倾心男女。这时,龙安珍的母亲高喊:“亲友们,你们帮帮忙,就要开春犁田了,我们家就那一头牛,没牛怎么犁田栽苗啊!”娘家人回应道:“不交出姑娘‘略’,牛就拉走,你家没有牛犁田,还有老九!”这时,勤快的老九从山上割牛草归来,龙安珍早就做好准备,把“略”姑娘藏在村寨里不容易找到的爱的角落。龙安珍放下草,满面笑容地拿出准备好的烟,向娘家人一个一个地散发,然后走到牛的身边非常亲切、风趣、幽默地对牛说:“牛啊,你就要离开我家,我要像你一样聪明能干,有力气会犁田就好了。”说着用手抚摸牛的背上,牛很乖,突然他又用手指悄悄使劲戳牛的耳朵根,牛奋力暴跳狂奔起来,一直朝山上跑去。他故意拼命地追赶那牛,他刚要追出寨子,娘家人高声喊道:“龙老九,你回来!”气喘吁吁跑回来的龙老九笑着对大家说:“我差点上当给那牛了,要是我再追牛,太阳偏西才回得来,那我们就饿饭啰。好,马上杀鸡、煮饭、喝酒!”龙安珍还是满面笑容,热情地拉着老人亲友进家,他又去把大哥安昌师傅和房族的叔伯、兄弟请来陪客喝酒。这餐饭酒过三巡后,整个阴沉的气氛变得轻松活跃起来。龙老九端着酒碗笑着说:“谢谢你们看得起我,到我家来做客,我家穷,好久没这样热闹了。我们高扒苗寨的人要好好谢谢你们盘阳苗寨,我们高扒苗寨的太阳是从盘阳苗寨来的!”有人不理解其意,便答道:“你们高扒苗寨和我们盘阳苗寨共一个天上的太阳。”龙老九和大家一起欢呼着又喝了一碗酒。他接着说:“俗话说,女人就是太阳!没有女人的日子,生活暗淡不见光亮,我是打着火把到盘阳找太阳,没法过苦闷的日子了,做错了事,请各位父老兄弟原谅,等生了小牛崽,我烧酿好酒,杀大猪,放大炮,热热闹闹到你们盘阳请你们喝认错酒,喝干!!!”龙老九率先一碗见底,又一次在欢呼声中把那碗酒开心地喝干。
席间,龙安珍反复以贾理词举例,引古歌经典,从古到今,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一边喝酒劝酒,一边说情劝理,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把自己的处境和事当作局外人来劝理说情。
龙安珍心里笑了,笑得很爽,笑得很甜!
龙安珍醉了!盘阳的父老兄弟也醉了!唯独高扒苗寨这纯朴的山寨还在清醒,它还清清醒醒地藏着龙老九从盘阳苗寨找来的太阳——一个内柔外刚,柔情似水而又激情如火的苗家女子“略”。从此,高扒苗寨的苗家汉子龙老九心中升起了火红的太阳,日子红胜火,无限的光辉灿烂。
那一天的高扒苗寨,苗家汉子龙老九一次次满脸的笑容,驱赶了乌云和冷雨;那些愤怒、怨气和不满通通被龙老九和高扒苗寨的父老兄弟们的笑语打掉了,通通被那热闹的喝酒气氛淡忘了,通通被那真诚的态度和大度宽容的笑语化解了!
那一席席真心的话,风趣、幽默的语言,那一碗碗温暖的酒,像冬天里的太阳把冰雪融化了……
龙安珍的大半生遇到并处理一桩桩的离婚、山林纠纷、家庭子女与父母、婆媳之间的纠纷案件成百上千,凡经他处理,没有不成功的,都是化解仇恨,了结冤屈,化险为夷,他用智慧着底,以理为由,用情说话,凭心办事,以德为准的法则。最重要的是,龙安珍像他师傅龙安昌一样发挥自身的人格力量,赢得了苗家人的信任和赞誉,用笑语化解千千万万的心结,用智慧解决了千千万万桩难事,用道理说服了千千万万个人。总之,他是个善于运用笑语的妙手,用笑语治愈了千千万万个心灵的伤痛,用笑语问候心灵,抚慰心灵,可谓妙手回春。
龙安珍是个心灵的神医,龙九金天生就是个快乐开朗的天使!
以微笑面对人生
龙安珍数以百次处理解决问题都面临生命的危险,面临被人误解,被人结仇的境况,但他仍然大度地去面对现实和人生,几十年如一日,到如今他和师傅一样早就名声远播了,可他的执著和信念丝毫没有退色。每到一个地方,说到吹芦笙难得有人同他比;说到拉咔嘿、唱古歌,根本没人敢和他亮相;说到风水术,除了师傅,几乎没有人跟他理论;在苗族特色文化的传承上,他是一面旗帜,他是一个旗手。他在芦笙制作的改良与演奏技法上比师傅更上一层。在方圆百里的苗寨里,他独树一帜,这一带的苗寨流传这样的顺口溜说:“吹芦笙要看龙九金,听咔嘿要请龙安昌,来世要是再能变姑娘,嫁人就嫁他们师傅俩。”
民间的口碑,人格的魅力,加上对待人生的态度,这就是人生很高的幸福指数。
龙安珍和龙安昌师徒俩的徒弟有很多,遍及黎平、榕江、从江三县方圆百里邻近的苗寨,至少有名气的50人以上。如果处理案件他俩去不了,一说是他们的徒弟,信誉度就倍增,如果案件不急着处理,非等他们去处理不可,他俩会抓紧时间去的,他们是这一带苗寨的定盘星,定心盘。
龙安珍,这个苗家人八面琳珑的怪才,行行都会,样样都行。他吹出的芦笙音符有笑语,他唱出的山歌有笑语,他喝酒也有笑语,劳动也有笑语,笑语溢满他整个人生,以微笑面对人生,这就是龙安珍的整个人生态度,美妙的心灵操手,美好的心灵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