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糜藕池忻口血透征衣
所属图书:《贵州革命史话·毕节卷》 出版日期:2014-03-01

五 糜藕池忻口血透征衣

1916年1月,护国军第一军总司令蔡锷将军率护国军讨袁路过毕节,时年二十二岁的糜藕池为表达爱国热情,便向蔡锷上万言书,陈述维护民主共和之主张。蔡锷称其有才,嘉勉其志,留藕池在护国军司令部任文书,而藕池却坚持要求上前线打仗,后获准,随蔡锷到四川纳溪、泸州一带当上一名出色的侦察兵,为护国讨袁。在历时四十天的纳、泸之役会战中,完成各项侦查任务,奠定纳、泸战役大获全胜的基础。

糜藕池为完成侦查任务,曾深入某军阀敌阵,被擒后被处以死刑,刑场上藕池临死而泰然自若,并口占诗五首:

监斩官见他以如此神速写下才气横溢的诗句,认为他是个难得的人才,保下了他的生命,藕池可谓有胆有识。1925年,藕池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参加北伐胜利后,考入军官研修班学习,因成绩优异,留校任学生总队长、教导三师副团长等职。

1935年糜藕池调八十五师五〇六团任上校团长。1937年“卢沟桥事件”的第三天,八十五师奉命由安徽进抵北平,藕池所率的五〇六团在宛平与日军开战,初战获胜,夺回门头沟。八十五师奉命开赴山西,五〇六团参加了忻口大战。忻口战役,是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在晋北抗击日本侵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战役从1937年10月13日开始至11月2日结束,历时二十一天。参加作战的部队有阎锡山的晋绥军、国民党的中央军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这次战役是由第二战区指挥实施的太原会战的中心战役。司令长官阎锡山,副司令长官朱德、卫立煌、黄绍竑亲临前线指挥。该战役创歼敌逾万的纪录,是国共两党团结合作,在军事上相互配合的一次成功战例。

五〇六团和八十五师将士奉命镇守左翼阵地,敌人先用飞机轰炸,再用坦克开道,双方伤亡惨重。中路战场更为惨烈,我第九军军长郝梦麟、第五十四师师长刘家麒相继阵亡。又调八十五师守中路,师长陈铁命令糜藕池率五〇六团抢夺被敌人突破的阵地,藕池身先士卒,把指挥所设在前沿战壕,和日军展开白刃战,杀得天昏地暗,血透征衣。五〇六团终以不屈不挠的精神夺回失去的高地。糜藕池在忻口战役立下赫赫战功,获第一战区司令卫立煌授予金质勋章一枚,晋升为二五五旅少将旅长。1941年调贵州军管区任训练处处长兼保安干训班教育者,负责培养训练抗战兵源,直到抗战胜利。1948年秋任川黔公署独立一师师长兼贞丰县县长,1949年贵州解放时率部起义。

贵州革命史话·毕节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