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龙应春率兵赴粤抗英
18世纪,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需要更大的市场作为商品出口地。而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是英国最理想的大市场。但大清皇帝觉得中国一样都不缺,没有必要和英国做生意。于是,英国只能从其殖民地——印度装运鸦片来华贸易,从中牟取暴利,用鸦片打开中国的“大门”。鸦片的大量输入使中国每年白银外流达六百万两,令中国国内发生严重银荒,造成银贵钱贱,导致通货膨胀,国库空虚。
鸦片流毒甚广,1840年毕节境内广大农村已经引种罂粟,吸食鸦片者逐日增多。不少人吸食成瘾,严重败坏社会风尚,摧残了人民的身心健康,使其家破人亡。
赴粤抗英
1841年春,贵州巡抚贺长龄拿着道光皇帝的圣旨到大定宣读,命令知府姚柬之征兵到广州参加抗击侵华英军的鸦片战争。大定知府姚柬之是上任新官,对地方情况一无所知,无奈只好召集各县知县和把总商议。知县们面面相觑地说:“谢主隆恩,多年太平盛事,平时没养兵,仅有几名捕快,维护社会治安、捉拿地痞流氓还凑合,若拿去打大仗肯定不顶用。我们这里的年轻人们,不要说打大仗,枪都没见过。要说出点粮、钱还好说,出兵怕招不到。”把总们怕点到自己的将,都把头勾得比桌面还低。
就在此时,身材魁梧,面色微黑的乌蒙汉子龙应春站起来说:“各位大人,小的叫龙应春。从小到大都没走出过乌蒙山,没有见过世面。但从皇上的圣旨到今天大人们的言论内容来看,我感到此次出征非同小可。听说洋鬼子的洋枪洋炮可隔山要命,而大清军队装备的是刀叉箭戟,战火一开,还没看到洋鬼子的面就被洋枪洋炮打得头破血流,听起来也叫人害怕。但是今天,我第一个报名参加远征军到广东打洋鬼子!”全场向他投来惊奇而又敬畏的目光。他继续说:“我不想死,我也怕死。但是,我更不愿意看到我们国家像印度那样变成列强们的殖民地,我更不愿意看到我的兄弟姐妹、我的族人被洋鬼子奴役!”
第二天,龙应春的慷慨陈词被写在一张张红纸上贴在街头巷尾,像一股清泉流过人们的心里,激发了人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大定府及各州县的年轻人们纷纷到县衙、府衙报名参军,要与龙应春一起参加远征军到广州打洋鬼子!
不久,一支精神抖擞的远征军队整装待发,女人们唱着《水西谣》为他们壮行。远征军沿着古驿道向东行进。女人们送了一程又一程,一直送到六广河,才停下送行的脚步。这时山涧传来一支山歌:十七十八下广东,手握竹竿节节空。有命回来定娶姐,无命回来同梦中。一首山歌唱得人人心碎。
远征军走了三十三天路,翻了九十九岭山,过了九十九条河,在太平洋边上终于看到了正在视察海防的林则徐大人。龙应春上前行了叩拜礼后说道:贵州水西抗英远征军前来报到,请林大人训话。林则徐围绕水西远征军走了一圈后,面对水西军高声地说:水西军队,向来能征善战。昔日,纣王无道,周武王伐纣,出兵助周,战功卓著。今水西抗英远征军,为了国家民族生存之大计,不远万里来到太平洋边防前线,誓不把洋鬼子赶出国门不罢休。你们是在用祖先遗传给你们的英雄气节建立高于祖先的功勋啊!你们的名字、你们的事迹将会载入史册!龙应春等水西军被林则徐的话感动得热泪盈眶。
水西远征军被编入广东水师,守卫虎门炮台。1841年2月23日,英军进攻虎门炮台,虽然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率靖远炮台将士奋力抵抗,但仍不敌英军,水西远征军全部阵亡,虎门炮台最终失陷。
守卫虎门炮台
1849年,大定知府黄宅中主持纂修《大定府志》,请云贵总督林则徐作序时,林则徐问:水西抗英远征军的事迹收入志书没有?黄宅中说:有,在大事记里有。林则徐说:那就好,我曾当面对他们说过,他们的名字和事迹会载入史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