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坡岗大箐
2005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审核批准,“兴义国家地质公园”挂牌成立。兴义国家地质公园,以锥状岩溶景观和贵州龙古生物化石群为两大主题。兴义国家地质公园八大核心景区中,坡岗岩溶生态区主要范围就在坡岗大箐。
千万年来,坡岗大箐静悄悄地隐匿于马岭河峡谷东岸绵延数十里的群峰深处,一条宽近里许的峰间谷地呈条带状,东北—西南向不断延伸。两旁群峰相拥,山谷谷底平坦,好似群峰间的一条大道。春种季节,稻秧迎风,绿浪翻涌;秋收时候,谷穗含羞,金波荡漾。平直的山间谷地里,一条水碧波清的小河从东北向西南蜿蜒折转缓缓流淌,它羞涩腼腆,千万年来,年复一年默默地孕育着这片丰收的土地。勤劳善良的坡岗人民,对这条小河精心呵护爱惜,农忙利用,闲暇疏浚,筑堤清淤,从不间断。他们在河上建造石拱小桥,并沿小河两岸栽种青青垂柳。
长期以来,布依族、苗族以及其他民族群众,沿着坡岗大箐这条峰间谷地择址聚居,每隔三五里,就散落着一组组实木青瓦的干栏式吊脚小楼。由于舍不得占用谷地中的农耕用地,人们大多选择谷地两端山脚地带修房建宅,在房前屋后种上桃李柿梨或者黄桷树、翠金竹。蓝天浮云罩青崖,小桥流水绕人家,坡岗大箐让人感受到的就是一方真真切切的世外桃源。
《兴义国家地质公园考察报告》中,将坡岗岩溶生态区定位为:坡岗岩溶生态区位于兴义市马岭河东岸的峰丛洼地区,峰丛中的洼地底平,一般直径大于100米,深100~400米不等,森林植被覆盖面积广,岩溶洼地森林遍布,生态环境良好。
岩溶就是喀斯特,坡岗岩溶生态区就是岩溶发育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坡岗,形成岩溶地质景观的最主要物质,就是石头。石头配之以分布其间的泥土以及生长于泥土之上的花草树木,再加上河流、清泉,一幅幅美轮美奂的画卷就呈现在眼前。
坡岗岩溶生态区主要以岩溶洼地与峰丛景观相结合,岩溶洼地是景区核心的喀斯特景观。坡岗岩溶洼地,指的就是坡岗大箐内那条宽近里许呈东北—西南向展布的峰间槽谷坝子,坝子两旁层层叠叠峰丛连绵,又以恢弘壮阔的气势护卫着秀美的坝野田园。特征相背、表象迥异的两大地质景观就这样被大自然奇巧地组构起来,深藏于云贵大山深处,直到现代人类搜索自然、发现美丽的目光聚焦而至。
坡岗大箐里,连绵峰丛与坝子交界边沿或是坝子中部,常常有一座座山峰孤零零傲然耸立,它们衡久对峙。峰丛中涌动的千百峰头山尖,默默守望脚下的碧水田畴。
坡岗大箐内峰丛众多,孤峰林立,在峰丛、孤峰峰腰,分布着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大量岩洞,其具体数量,连土生土长的老乡也不能准确说出。这些岩洞或深入山腹呈溶洞,或崖面内凹呈岩厦。它们同样是因为水对岩石的溶蚀作用形成的,是岩溶地形的一种地面表现形态。
坡岗岩溶生态区内,沿着景区公路刚过坡岗寨,回头东望,一个巨形岩洞悬于峰腰,洞口距峰脚平坝二三十米。洞口高约20米,超过几株大树的尖顶;宽达四五十米。数十枚长锥形钟乳石倒悬于岩洞口沿上方,形如巨齿獠牙,使得洞口就像巨兽咆哮山野张开的血盆大口。这样的岩洞,被当地乡民通称为“张口洞”,不过坡岗的这个大洞却有“坡岗大洞”的具体名称。
“坡岗大洞”的“大”,是指岩洞虽然只存一层洞厅,但这个洞厅奇大无比。20世纪60~70年代,坡岗生产队召集群众开大会,当时没有足够宽敞的会议室,就选择坡岗大洞作为会场。洞内放着几张木桌,一到开会时间,几百号生产队社员就抬着自家的条凳,集中到坡岗大洞中。至今,在大洞洞壁之上,还隐约可以看到当年用石灰粉刷的标语字迹。
在坡岗大箐村,有一座山叫独山。独山是一座灌丛夹杂青崖的孤峰,耸立在景区大道的左侧。独山孤峰峰脚,由一圈岩壁内凹的岩厦环绕,岩面凸凹,水渍斑斑,透着地质历史的苍茫。峰脚的一圈岩厦,说明在很久以前,独山这座孤峰时常被积水环绕。独山不但是游人欣赏的景观,也是研究地质历史自然状态的佐证。
独山不只是一座孤立的山峰。传说二郎神担山填海,至坡岗大箐,看到一对恶龙窝居于大箐里一座万丈悬崖下的田坝中,不时兴风作浪,危害人间。二郎神大怒,抛下所担双峰,镇住一双恶龙。
二郎神镇压恶龙的双峰,其中一座就是峰底为一圈岩厦的独山,另一座位于西侧百米开外,名字也叫“独山”。按照当地乡民的说法,这双峰本为一对,名称自然应该是一样的了。
另一座独山,高约60米,南面从峰底至峰顶为一壁裸露岩石,整壁岩石被风雨侵蚀,溶沟、溶槽交错深切,石芽密集遍布,远观雄壮英挺,近赏岩石上“刻纹”密布,足见饱经风雨的沧桑,岩溶溶蚀特点一览无余。在峰顶部位,还有一孔西南—东北向穿山岩洞。山峰上面,生长着多种类别的名贵中草药石斛,南面裸露的石壁间,无数黄桷树及不知名的枝藤在石缝间顽强地生长。这些枝藤中,位于独山西南侧的“龙凤藤”最为壮观,它扎根于山岩中,根部小桶般粗细,从距离地面五六米的近山脚部位,沿着石面向上攀爬;中部藤分两岔,分合并进,直串峰顶。部分村民顺着这根古藤,能够攀上无路可上的独山峰顶,采撷名贵中草药材。
这对独山,岩溶溶蚀作用表现极为突出,作为观光景点条件优越,而且还是不可多得的溶蚀现象和岩石溶蚀过程的实体标本,是极其宝贵的岩溶地质科普教材。
跟万峰林一样,坡岗大箐岩溶坝子中,时常能够看到地下河的入口——叠状漏斗“落水洞”。据乡民介绍,无论暴雨如何肆虐,这些落水洞都能够将洪水吸尽,这里的田畴从不会受水涝之灾。
坡岗大箐除了有丰富的喀斯特地形地貌,还生长着众多的老藤古木。这里的乡民十分珍惜这里的环境,绝不乱砍滥伐,大部分村寨还把座座山林敬为祭山神林,不但禁止砍柴伐薪,就连山林自然枯断的枝丫也不能带回家中作为烧柴。平时,他们不允许顽皮孩童进入山林放牛牧马、游玩戏耍。悉心的爱护,使坡岗岩溶生态区内到处绿树成林,枝藤成阴,造就了天然幽静闲适的森林田园风光。
坡岗岩溶生态区中,岩洞漏斗遍布,苍峰翠林交映,清溪碧水环绕,这里峰拥坝野,水映浮云,田园中村舍星罗棋布,带有传奇色彩的动人故事又何止千百。
这石头上的万千景致,既是游人找寻世外桃源的绝佳去处,也是了解岩溶地表形态的一本天然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