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青岩布依族婚宴习俗
所属图书:《青岩细语之青岩饮食文化》 出版日期:2016-09-01

青岩布依族婚宴习俗

在布依族的历史上是族内通婚,但同宗不开亲。缔结姻缘,古时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随着社会发展,时代变迁,父母包办的婚姻已是极少数,大多是在正常社会活动中,双方自愿交往,情投意合,再请媒人说亲的自由婚姻。

浪哨(交朋友、谈恋爱)

布依族称恋爱为“浪哨”,又称“郎绍”“玩表”“赶表”。“浪哨”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唱歌,青年男女初次见面有《初识歌》《试探歌》,熟悉之后有《赞美歌》,热恋中约会有《思恋歌》《热恋歌》《盟誓歌》《诉情歌》,分别时有《分离歌》《送郎歌》。

布依族青年男女一般利用节日、赶场、走亲戚等机会相邀“浪哨”。有在家中进行的,若干个后生和姑娘们各在一方围坐在“火笼边”(等同城市里的客厅)相互对唱,即兴发挥,即编即唱,不可重复,对不上的还会被施以惩罚(如象征性地泼些水等)来调节气氛,往往一唱就是通宵。其间,主人家备有宵夜(花糯米、盐豆腐、香肠腊肉等)。经过“浪哨”建立感情后,若男女双方有意,男方家就可托人到女方家去说亲。

“浪哨”

布依族婚宴酒席

婚宴糕点

布依族婚宴喜饼

定亲

媒人到女方家说亲,女方家因对男方的情况不了解,有的借口要和家人商量,其实是待征求亲友意见,从各个渠道对男方进行了解。其间,媒人隔三差五就去女方家一趟。经过多次往返游说,表明男方诚意。女方家人通过多方了解和参考亲友意见,如若同意这门亲事的,就会对媒人说些谦虚的话:“我们家娃娃什么都不会,她不会织布挑花,不会做家务活,只要人家不嫌弃,我们就没有意见,年轻人愿意就行。”男方家获知后,要根据女方家(内亲)的户数,各准备一家一瓶酒、一包糕点(旧时多为鸡蛋糕)送到女方家。女方家就会分发给家门中(内亲),向大家告知女儿已经定了亲,让大家替其高兴的同时不用再为其姻缘操心。如若不同意,也会对媒人说:“我家姑娘还小,还不懂事,不会做家务,加上现在我家里人手少,等她长大了再说。”等理由婉言谢绝。

婚宴中忙碌的身影

婚宴中忙碌的身影

杀鸡讨八字

男方家在得到女方家同意后选定吉日,请族中德高望重之人和未婚少年男子在家门中人员的陪同下,带上一对红烛、一团爆竹、一只大公鸡、一壶米酒和一块肉(长方形,必须是一刀割下的,重量约6斤或8斤)到女方家杀鸡讨要“生辰八字”。女方家将男方家带来的红烛点于堂屋中神道前的大桌上,将酒、肉和带来的公鸡宰杀烹调后祭供祖先。之后才开始写“八字”。“八字”格式严格按男左女右竖版书写。来女方家之前,男方家要用一张红纸做成书状“红封”,写上书庚二字,名曰“书庚”。里面为一张纸。左上角写有“乾”字,下方写有男方的出生年、月、日、时,用天干地支表述;右上角写有“坤”字,下方须由女方家把姑娘的“生辰八字”写上。书写完后将五谷盐茶与书庚一起装入红封中,以示家庭和睦,吃穿不愁,生活幸福美好。之后,男方家长将男女双方的八字拿回请先生推算,测定婚期,俗称“合八字”。

杀鸡讨八字

下聘

也叫“过礼”,由男方准备8个长方形的红封,上面分别写上“聘仪”“蹇修”“书庚”“柯人”“亚父”“诸父”“乳仪”“育孙仪”字样。然后装上金额不等的现金,送到女方家。“聘仪”封里装的现金多少,根据男方家财力而定。其他的红封几十到百元不等。除此之外,还得准备一些小额红封用于支付接担、燃烛、杀鸡等人的酬劳。除了聘礼的红封外,礼品还需有公鸡三只,猪肉两块,米酒两壶,红烛一对,爆竹一团及糕点两包。

下聘

下聘

第二天,女方家在堂屋的神位前燃香点烛、杀鸡祭祖,并将聘礼清点。“聘仪”封是给姑娘的,一般用于制作衣物和嫁妆;“书庚”封是给八字先生的;“柯人”封和一方肉、一壶酒是酬谢媒人的;“蹇修”封和一壶酒、一包糕点是慰劳坐媒的;“诸父”封是给族中长辈,“亚父”封是给姑娘的舅母;“乳仪”封则留给姑娘的母亲,布依族称为“乜钱”,意为给母亲的母乳钱,示为不能忘记父母养育之恩;“育孙仪”封是给奶奶的,感谢奶奶把孙女带长大。祭祀完毕后设宴待客。客人回去时,女方家要将一只母鸡与男方家带来的脚系红布的公鸡装入一笼子里,送回男方家饲养。单的来,双的去,意为夫妻成双成对,恩恩爱爱,白头到老,永不分离。

结婚

婚礼头天,男方家要请两个父母双全、家境好的童男,带上一把红伞和长形宫灯到女方家接亲。发亲时间以男女双方八字推算出来的为准,一般多在丑时。发亲前先由女方父母在堂屋的神龛前燃香点烛,并摆上四盘八碗祭祀祖宗。新娘梳妆打扮穿戴完毕,来到堂屋向祖宗神位叩头告别。这时长辈要对新娘进行祝福,接受祝福后的新娘转身走出,出门后一路向前,不能回头看。当新娘跨出家门时,一名接亲的童男用红伞将新娘遮住,另一名童男提灯笼照路前行,与新娘一同行的还有两名伴娘。在择定的时辰到达男方家后,有德高望重、儿女双全的族中长者主持拜堂仪式。

送亲客人

婚宴

拜堂之后要举行婚宴,婚宴之前,男方妇女用盘子端着两碗肉、两个酒杯、两双筷,放上红包(开锁钱),新娘的嫂子接收礼信,拿出钥匙把锁打开,互道吉利、敬酒敬肉,喜气洋溢。在送亲客人进入院落时,新郎的家人就会在入口处设障碍拦路敬酒,客人要唱“开财门歌”,喝过拦路酒后方可进入。送亲客人的宴席,设在堂屋,用两张大桌相拼,不管送亲的客人来多少,新郎家都要安排家中相应辈分的作陪,不可怠慢客人。在指定的餐桌前,新郎的家人已将凳子交叉叠放于餐桌下(且只放两张板凳),帮忙的亲友陆续将一道道鲜香可口的菜肴呈上来,但客人要唱“板凳歌”之后才能得到凳子。在代表男方家陪客的亲友安排下,根据送亲客人的辈分,按主宾位入席。

婚宴

客人入席坐好后,桌上一道道鲜香可口美味佳肴,客人看得见闻得到却无法品尝。原来餐桌上并没有放置筷子,男方家帮忙的亲友将用红纸包着筷子拿在手上,要送亲的客人唱“筷子歌”才给。厨房的师傅们也给客人准备了切肉不切皮的蹄膀肉。经过一番嬉笑热闹后,宴席才开始。

青岩细语之青岩饮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