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青岩布依族饮食文化
所属图书:《青岩细语之青岩饮食文化》 出版日期:2016-09-01

青岩布依族饮食文化

在青岩,苗族、布依族、汉族混合居住在一起,相互之间在一起生活已经习以为常。从古至今,生活方式的相互融合,最重要的体现之一就在饮食文化上互为所用。

青岩镇始建于明洪武十年(1378年),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明初,在青岩设屯堡。青岩布依族先辈土司班麟贵为此族人首领,天启四年至七年(1624—1627年),班麟贵建青岩土城,领七十二寨,控制八番十二司。作为军事要塞和所占的特殊地理位置,其后数百年,经多次修筑扩建,土城垣改为石砌城墙,街巷用石头铺砌。由于这一历史的渊源,布依族在青岩人数较多,其饮食文化特色形成了青岩古镇特有的小吃文化。

青岩,就是个美食的天堂。论起吃,走入青岩古镇的主街你就会深切明白什么叫作大快朵颐。悠然行走在古镇老街上,两旁都是作坊式的小店,出售的全是居民们自己做的风味小食:豆腐干、水盐菜、猪蹄子、米豆腐、青岩醋、玫瑰糖……通街走下来,鼻端萦绕的都是麻辣鲜香以及玫瑰馥郁的浓香:麻辣的有盐酸菜,酸辣爽口品种繁多;鸡辣角颜色金黄红彤,吃起来脆香酥辣;火炉子上面煮着糕粑稀饭;玫瑰八宝饭香浓软糯;平底小锅里煎着玫瑰糖花生酱糯米春饼;卤锅里头有土豆、豆腐、鸡蛋、粉条、海带,美味的卤汁、特制的蘸水,色鲜味美令人赞叹。凉拌粉品种繁多:有冰粉(白)、绿豆粉、豌豆粉(浅黄)、黄豆粉(土黄)、黑凉粉,颜色缤纷。配料是大头菜、盐菜、酸萝卜、酥黄豆、酥花生、葱花,再浇上红油、麻油、花椒油、酱油、醋、姜水汁、蒜水汁等。在这美食“聚会”的地方,你只会恨自己时间太少,肚子太小,无法一一尝遍吃够。

布依族人做的各种豆腐饮食将青岩变成了品味豆腐的天堂,除了盛名在外的凉拌米豆腐,还有自号“臭名远扬”的臭豆腐,烤板上汁香四溢的恋爱豆腐果,香喷喷的烤小豆腐就着双花醋煳辣椒蘸水,还有那些装在藤箩筐里的各种形状的豆腐丸子、豆腐片……碎石砌就的小巷子里,处处飘散出豆腐作坊的浓香,豆腐的各样香味飘荡在这古朴安静的地方,一种熏人欲醉的温暖古朴的家常味道萦绕心田。

布依族各种特色豆制品

布依族人还擅长用自产的糯米和自制的酒曲制作出可口的糯米甜酒,酿制出的米酒在18度左右,醇香甘美,都是大坛子盛好密封的。每当打开坛子盖取酒时,香飘满屋,喝上布依人常用甘洌的山泉冲拌的糯米甜酒水,凉悠悠甜丝丝沁润肺腑,既能解渴,又能驱散一路上的疲劳。无论红白喜事,婚宴丧礼,布依族人的酒桌上都少不了自己酿制的米酒。

“一张桌子四角平,鸡鸭鱼肉摆分明,美味佳肴样样有,有碗无筷考究人。”布依族的宴席上,最富有情趣的当数“筷子歌”,其内容包罗万象,涉及天文地理,历史掌故,古今传奇,风土人情,民风民俗,自然风光,农耕文化等等。形式上有主问客答,进行盘歌对唱,也有的由客人自唱自答。开头是赞美主人家,其次是讲述筷子的由来,最后是对发筷人的感谢。

豆油结

“筷子歌”情真意切,诙谐有趣,富有哲理,格调高雅,别具风情。“筷子歌”一般用于起房造屋,男婚女嫁,节日庆典,生日寿诞等。要等到客人唱完“筷子歌”后,主人家才让请来帮忙的人发筷子,酒席才正式开始。如果遇到有的客人实在不会唱山歌,只好接受主人家的罚饮三杯,或者用红包“买”筷子。

在布依族人生活中,还有一种饶有风趣的“迎客酒”。就是娶嫁迎亲或逢年过节,客人来到时,主人要在大门口摆上一张桌子,桌上放酒壶和碗,客人一到,主人急忙在碗里斟了酒,双手端着,唱起一首“迎客歌”。若是客人不会唱歌,主人每唱一首,客人只好喝一口酒相陪,一直要唱7首或9首。客人也就要喝7口或9口酒以后才能罢休。所以,不会唱酒歌,既要被“罚”酒,又要逗得所有围观者哄堂大笑。进了屋以后,在酒席间,主人要请善歌的姑娘来向客人敬酒。她们有的拎着酒壶,有的端着放碗的方盘,来到客人身旁,先斟上一碗酒,再唱起“敬酒歌”,要是不会唱敬酒歌,姑娘们每唱一首,客人就被“罚”喝一口酒。真是妙趣横生,给整个酒席增添着欢乐的气氛。

盐豆腐

平时,只要客人来到家里,主人就递上一杯“茶”,客气地说:“走累啰,请喝杯凉茶解渴。”若是没有经验的客人,由于口渴而一口喝下,那就要闹笑话了,原来,这不是茶,是米酒!

布依族人逢年过节要饮年节酒,婚姻娶嫁要饮双喜酒,送往迎来要饮“迎客酒”和“送客酒”。因此,每年秋收以后,家家户户都要自酿几缸米酒和糯米甜酒。米酒既供自家平时饮用,又以之待客。布依米酒是采用刺梨果、糖和低度米酒勾兑陈酿而成,因香甜醇厚、余味爽净而闻名遐迩,饮者无不交口称赞,是布依族待客不可或缺的珍品。

布依族刺梨糯米酒

布依族宴席特色菜

布依族宴席特色菜

布依族宴席特色菜

布依族宴席特色菜

布依族宴席

刺梨酒的酿制方法是:每年秋天收了糯稻以后,就采集刺梨果,将其晒干或烘干。接着就用糯米酿酒,酒盛于大坛中,再将刺梨干放进坛里去一起浸泡。1个月以后(泡的时间愈长愈好),酒呈酱黄色,喷香可口,约12度左右,不易醉人。其工序有:选糯米、泡粮、蒸煮、打散、下曲、发酵、勾兑陈酿、成品。

白糖汁的制备:取白糖2千克置于铁锅内,文火炒至金黄色,加入250克米酒,起锅备用。糯米汁的制取。泡粮:称取15千克糯米,用清洁井水浸泡18至20小时使其充分吸水膨胀,便于蒸煮。蒸煮:将米粒滤干水,置于木桶中大气蒸40分钟,要求米粒熟而不烂。打散:将蒸好的米饭倒入大盆内,一边洒冷开水,一边打散饭团,使饭粒松散互不粘连。下曲:将米饭凉至28度左右时即可下曲并拌匀,用曲量0.3%。发酵:下曲拌匀后装入坛中,并把中央扒成漏斗状的酒窝。窝内适当撒入些曲种,用塑料膜封盖。勾兑陈酿:经过3至4天,至酒窝内汁液尚甜但饭面未变辣时即停止发酵。将糯米和1.5公斤刺梨果分别装入纱布袋中,连同糯米酒汁、白糖汁一起置于50公斤米酒中,调整酒精度为18度,进行陈酿。为了避免产生苦味,陈酿8至10天,待酒颜色呈淡黄色时,取出刺梨果,然后继续陈酿30天,即成成品。

布依族迎客酒

布依族妇女演唱“筷子歌”

青岩细语之青岩饮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