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何纪光
所属图书:《共和国少数民族艺术家传》 出版日期:2015-09-01文章字数:3885字

何纪光

一、从小就是唱歌迷

何纪光

1939年6月10日,何纪光出生在湖南省古丈县古阳镇小河村一个苗族家庭。古丈县位于湖南西部武陵山区,那里崇山峻岭,山清水秀,汉、苗、土家等民族杂居,民族民间文化丰富。

何纪光的父亲曾经读过师范,后来投笔从戎,在地方部队干过。母亲是湘西凤凰人,没有读过书,但熟悉当地歌谣小戏。何纪光自幼就受到民族民间音乐的熏陶,而母亲正是他最早的音乐启蒙者。

何纪光自幼喜欢唱歌演戏,而且表现出对音乐的痴迷般的热爱。上山打柴,除了采花摘果,就是吹叶笛、吹“号筒杆杆”,设法利用各种材料发出声来;或者在山崖下喊回声,在溶洞里敲钟乳石……对于听到的各种民歌、小戏,他都爱学爱唱,而且记性好,模仿力强。有人教歌,他两三遍就可以学会。家乡的民歌调子,他唱得韵味十足;长长的叙事歌谣,他也能背得滚瓜烂熟。有一次,父亲的同事借来一部手摇留声机听,何纪光听得入迷,几遍之后就能把《武家坡》有板有眼地唱下来。

何纪光的歌唱天赋很早就有了出色的表现和收获。7岁的时候,在家乡的赛歌会上,他就夺得了银牌。后来,他成了县里业余汉剧团的一名小演员。1952年冬,在古丈县城举行的文艺晚会上,他以一曲《王大妈要和平》的演唱赢得了全场掌声,并得到县长的奖励:一支金星钢笔和一把口琴。

1953年,正在读初中的何纪光经老师的推荐,参加了省歌舞团来人的招考。当时,在目测和绕口令后,何纪光唱了《晋察冀小姑娘》等三首歌,明亮清脆的嗓音,惟妙惟肖的模仿,尤其是出色的乐感,获得招考者的高度认可,被当场录取。这样,14岁的何纪光告别家乡,告别师友,到省城进入了专业文艺团体,开始了声乐艺术的新的学习。

二、广泛学习,形成风格

进入省歌舞团之后,何纪光边演出、边学习。一方面,他积极向民族民间歌手和地方戏曲演员学习,丰富自己的音乐积累,开阔自己的演唱路径;另一方面,他还两次进入上海音乐学院学习、进修,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完善自己的演唱技巧。广泛学习、训练和演出实践锻炼,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演唱风格。

何纪光深入基层体验生活

1956年,何纪光参加了第一届全国音乐会中南海专场演出,他领唱的《澧水船夫号子》受到中央领导和专家的赞赏,开始在乐坛崭露头角。之后,他先后独唱《小红军》《长沙山歌》《古丈山歌》,领唱《酉水号子》《打硪歌》《琵琶夜歌》《五瞧妹》,对《四季花儿开》《扯白歌》等,并均被录制成唱片发行全国。

1962年,何纪光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师从民族音乐家王品素教授学习。当时,何纪光所具备的高腔是音乐界少见的,但有不少缺陷,诸如高音明亮高亢,但音色比较尖锐;真假声截然分开,不能相互结合;只是直着嗓子唱,不会使用混合共鸣系统;声音色彩和力度变化小,表现力有局限。不克服这些缺陷,声乐事业的前途必然是有限的。王品素在要他保持原有高腔唱法的特点和浓郁民歌风格同时,采用西洋科学发声的理论和技巧训练他的声音,结合发声原理广泛聆听京剧各流派名家和中外歌唱家的唱片并进行比较,进而改造自己的唱法。

经过3年的学习和训练,何纪光将西洋科学发声理论知识有机融合到湖南高腔演唱中,掌握了一种既不同于我国戏曲,又不同于美声唱法的技巧,形成真假嗓结合、刚柔并济,具有中国民族气派的独特唱法,音域宽广,变换自如,风格淳厚,声音优美,从而使他在民族演唱艺术中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1964年,在第五届“上海之春”音乐会上,何纪光以新的演唱风格演唱了《挑担茶叶上北京》《洞庭鱼米乡》两首湘韵醇浓的歌曲,轰动上海乐坛,进而风靡全国。随之,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上海唱片社把他的歌录制成唱片推向全国,一些电影制片厂请他为美术片《红军桥》《孔雀公主》《红色的海螺》等配唱主题歌和插曲。

1965年,何纪光从上海音乐学院毕业回到湖南后,他深入三湘四水,深入苗山瑶岭,遍访省内著名艺人和民间歌手,涉猎了全国民族民间音乐。他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学习,学会了民歌、山歌、劳动号子、小戏等数百首。极强的模仿能力,使他的语言和演唱几乎达到“乱真”的地步,走到哪里都有人和他攀老乡。不论易于上口的平腔小调、难度多大的高腔山歌还是风格独特的少数民族歌曲,他都坚持全面学习。除民歌之外,何纪光对湘剧、京剧、川剧等各种戏曲中有特殊技巧的唱段,以及河南坠子、京韵大鼓、山东琴书、四川清音、苏州评弹等地方曲艺,他都有浓厚兴趣。学会了汉、苗、瑶、侗、土家等各族民歌唱腔,掌握了地方戏曲和民歌的艺术特色。此时,他已经成为省歌舞团挑大梁的演员,独唱、对唱、合唱领唱都少不了他。他还参加了大型歌舞《风雷颂》的领唱,北上北京,南下广州。这一时期,可谓何纪光音乐生涯最为辉煌的时期。

三、新时期,新高度,新面貌

经过“文革”的十年之后,1979年,何纪光作为湖南文艺界的代表,分别出席了第四届文代会和全国第三次音乐家代表大会。

20世纪80年代的何纪光

1980年,何纪光再次到上海音乐学院深造,继续师从王品素教授学习。学习期间,正直院长贺绿汀组织领导对民歌进行抢救整理,何纪光参加了湖南民歌的抢救工作。三年中,他一边进修声乐,一边整理民歌。毕业之时,他不仅歌唱艺术更加成熟,民歌整理也大有所成:精选民歌100首,从演唱、记谱到文字说明,录音制成了盒式录音带《湖南民歌一百首》。

1983年,何纪光随文化部表演艺术团赴香港演出,轰动港岛,各报纷纷载文,称其“歌坛一绝,令人倾倒”。作曲家贺绿汀在1983年4月9日香港《商报》撰文指出,何纪光的声音“具有金属性和英雄气概的高腔音色,极强地丰富了他的表现力,使其歌声具备了前所未有的惊人魅力,将民歌演唱艺术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1985年,何纪光为电视连续剧配唱了《济公活佛》主题歌,随着电视剧的播出,这首歌很快风靡全国。他把这首歌演唱得既有戏曲声腔的色彩、民间说唱的韵味,又带一点佛门诵经的风格,用声音塑造了一个活脱脱的济公形象。这一年,他主唱的《济公》盒带获上海电视台“银盒带奖”,他自己也被评选为首届“全国十佳影视歌手”。

1986年,何纪光到北京参加了“中国民歌大汇唱”音乐会,演唱了3首湖南民歌,赢得热烈掌声,首都评论界给予了高度评价。

1987年何纪光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首届中国艺术节民族声乐专场音乐会,演唱了自编歌曲《应声岩》,将自己的新唱法发挥得淋漓尽致,受到首都同行的赞赏,《人民日报·海外版》《北京日报》等媒体都给予了报道,还发表了专访文章。

1988年,何纪光随湖南省艺术团赴日访问演出,他自编自唱的《应声岩》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用日语演唱的日本歌曲《北国之春》等也因独特的艺术处理而获得观众的赞赏。这一年,何纪光还重回古丈县,配合湖南省电视台拍摄了反映他的艺术生涯的音乐专题片《那山·那水·那歌》。

1995年5月,何纪光应邀赴台参加“歌颂流芳古到今”音乐作品演唱会,在孙中山纪念馆高唱《祖国颂》《蜀道难》等爱国歌曲,获得了观众好评。

2002年9月18日,何纪光参加在张家界举办的湖南旅游节闭幕演出,精神饱满地演唱了《张家界多美景》等歌曲,当天下午返回长沙,次日凌晨因心肌梗死去世,享年63岁。

2004年9月19日,何纪光的家人依照其生前夙愿,将他的骨灰安放在了家乡古丈县山清水秀的栖凤湖畔。

四、“在云端上唱歌的人”

何纪光在歌坛上辛勤奋斗40多个春秋,演唱了丰富多彩、脍炙人口的曲目,赢得了观众和专业人士的普遍好评,取得了突出的艺术成就;尤其是独创“新型湖南高腔唱法”,形成了自己不可替代的演唱风格,受到了专家的赞赏。

40多年来,何纪光参加各种演出3000多场,演唱歌曲1000余首,近200首录制成了唱片和磁带发行全国,为10余部电影电视剧配唱了主题曲。他演唱的经典曲目,包括《澧水船夫号子》《打硪歌》《挑担茶叶上北京》《洞庭鱼米香》《应声岩》《回苗山》《思念》《咱老百姓》以及《济公》等,其中许多已经成为为国内外广大听众所喜爱的歌曲。1997年,中国唱片公司出版发行了《20世纪中华歌坛名人百集珍藏版——何纪光》(CD)。

何纪光演唱专辑封面

此外,何纪光还涉足声乐教育,应湖南文艺出版社之约编选了《成人声乐考级作品集》和《少儿声乐考级作品集》(1999)。

何纪光在40余年的艺术生涯中获奖无数。1985年,他曾荣获首届“全国影视十佳歌手”称号;1987年,他被评为湖南全省尖子演员;1990年,被授予“湖南省优秀中青年专家”称号。1985年,他主唱的《济公》盒带获上海电视台“银盒带奖”;1989年,他灌制的唱片《洞庭鱼米香》更是拿下了中国首届“金唱片奖”。

作曲家刘振球指出:“何纪光的唱法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他将湖南的高腔发扬到极致,并与科学的唱法结合在一起,将民歌演唱艺术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何纪光曾经的同事、作家水运宪,则用富有文学色彩的语言称他是“在云端上唱歌的人”。

2012年9月19日,在何纪光逝世10周年之际,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及古丈县有关部门在何纪光的故乡古丈县举行纪念活动,深情缅怀这位杰出的艺术家。

共和国少数民族艺术家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