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通福
所属图书:《共和国少数民族艺术家传》 出版日期:2015-09-01文章字数:3792字

通福

一、热爱引导的音乐之路

通福

1919年2月20日,通福出生在内蒙古鄂温克旗巴彦嵯岗苏木莫和尔图嘎查一个达斡尔族牧民家庭。

通福的家乡鄂温克旗,是一个蒙古、达斡尔、鄂伦春等多民族聚居区,各民族都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歌舞艺术。在这样的环境里,通福从小就受到了音乐艺术的熏陶。

通福从小就对音乐有不同寻常的敏感和喜好。7岁的时候,他开始学习笛子。从当时流行的唱片上,他学会了《空城计》《霸王别姬》等京剧唱段。同时,他在当地的莫和尔图国民优级学校完成了小学教育。

1935年,通福考入扎兰屯高等师道学校(今齐齐哈尔市兴安师范学校)。由于学校的性质,除了学习文化课之外,通福还学习了小提琴等。入学的第二年,他首次开始音乐创作,写了歌曲《家乡美》,获得了学校的嘉奖。1940年,通福从扎兰屯高等师道学校如期毕业。

1935年,为了在音乐上进一步学习、深造,通福东渡日本,进入新宿师范学院音乐专业学习,主修小提琴和钢琴。

1945年,通福由日本回国。次年,他带着小提琴到了蒙东地区的首府乌兰浩特(当时还叫“王爷庙”),参加了呼伦贝尔自卫军文工团。自卫军是由东北抗日民主联军改编的,文工团则是呼伦贝尔文工团的前身。由于通福是留过洋的专业人才,很受重视,在团里担任了副团长,兼任小提琴演奏员。也就是从那时开始,通福正式开始作曲。

通福和三个年轻人住一间土坯房,开始了半军旅生活。那段时间日子紧张而充实,他每天都和团员们一起到离土坯房不远的一片小树林里练声、练琴,然后到部队和牧区演出。虽然物质条件有些艰苦,但通福和年轻的文工团员们情绪饱满,浑身有着使不完的劲。除了练琴、演出,通福每天都琢磨着创作歌曲,希望把时代精神融入民族音乐之中。就这样,那个时期他创作了《团结之歌》《呼伦贝尔家乡》《沙漠之歌》和《内蒙古青年进行曲》等具有强烈时代特点的歌曲。

1947年,通福参加在哈尔滨道里举办的万人“全东北解放庆祝大会”,并担任乐队指挥,演出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革命歌曲。

1948年,通福调入内蒙古文工团(后来的内蒙古歌舞团),担任音乐班班长。由于当时创作人才十分缺乏,不久通福就开始从事专业作曲,他的音乐创作才华也由此显露无遗。

二、不平凡的作曲之旅

进入内蒙古文工团后,20世纪50年代初,通福先后创作出《前进吧》《牧民之歌》《歌颂毛泽东》《雁舞》《猎人舞》《摔跤舞曲》《黄花鹿舞曲》等歌曲、舞曲。而他后来最为饮誉乐坛的,则是电影歌曲,那是他从进入长春电影制片厂开始创作的。

1952年,通福调入东北电影制片厂(即今长春电影制片厂),从此开始10余年的电影音乐创作。他在长春电影制片厂工作6年后,1958年又调入了内蒙古电影制片厂,直到1964年重回内蒙古歌舞团。

电影《草原晨曲》海报

1952~1964年,在长春电影制片厂和内蒙古制片厂从事电影音乐创作的12年间,是通福音乐创作最为辉煌的时期,其间,他曾为彩色纪录片《前进中的内蒙古》《飞跃的内蒙古》《今日内蒙古》《阳光普照鄂伦春》,彩色艺术片《彩虹》《木头姑娘》,戏曲片《卖碗》《走西口》《乌兰傲德》,故事片《草原上的人们》《牧人之子》《鄂尔多斯风暴》《草原晨曲》等影片配乐作曲,其中《敖包相会》《草原晨曲》成为传世佳作,享誉中外。

1964年,通福回到阔别10多年的内蒙古歌舞团,继续从事音乐创作。到1969年之前,他创作了《小黄马》《等着你》《乌珠穆沁的姑娘》《巴尔虎小伙子》等独唱合唱歌曲,《钢琴独奏曲》《琵琶三重奏》《金色的月亮》《小提琴奏鸣曲》器乐曲等。

“文革”期间,通福受到了残酷对待。然而,却无法阻拦他脑海里音乐的奏响。1971年,通福在内蒙古歌舞团锅炉房烧开水,一天要干十几个小时,但他脑子里想的还是音乐。他从工人师傅修锅炉和暖气管道发出的声响中找到了乐感,在锅炉房那吱嘎摇晃的床板上谱写成了《钢管进行曲》。这首乐曲节奏强劲、情调欢快,透露出音乐在那个黑暗时代无法扼杀的精神跃动。

1979年以后,通福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音乐创作之中,谱写了《乌拉山之歌》《怀念周总理》《青城之歌》《新呼伦贝尔》等歌曲,以及《响铃儿》《花马驹》等儿童歌曲。

1982年初,通福调入内蒙古文联音乐家协会工作。1985年,通福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87年,通福夫妇到北戴河旅游,创作了歌曲《日出》。它以大合唱的形式,体现了红日升腾的壮丽景色,大气磅礴,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这也是他生前创作的最后一首歌曲。

1989年初,通福开始创作歌剧《蒙古史诗》,但未能完成,即于当年11月20日因病在呼和浩特逝世,享年70岁。

三、饮誉世界的两首名曲

在通福创作的歌曲中,最为著名的无疑是《敖包相会》和《草原晨曲》。也许有些人不知道两首歌的作曲者是谁,但不知道这两首歌的人,恐怕不会太多。《敖包相会》,迄今不论是正规演出还是自娱自乐,都是国内“上演率”最高的歌曲之一。《草原晨曲》,也许年轻人不太熟悉,但它的旋律,不仅燃起过那些年人们的激情,今天的年轻人听了也会怦然心动。

通福在专心创作歌曲

《敖包相会》是电影《草原上的人们》主题歌曲。电影改编自蒙古族作家玛拉沁夫1951年完成的短篇小说《科尔沁草原的人们》,小说写一个在家坐月子的农村妇女与持枪逃犯斗智斗勇的故事,歌颂了新中国成立后涌现的新人物和时代精神。同年,小说由玛拉沁夫和海默一起改编成电影剧本《草原上的人们》,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开始拍摄。敖包相会是影片男女主人公战胜敌人后相会的一个情节,也是插曲《敖包相会》男女对唱的镜头。

电影拍摄顺利,但主题歌却没有落实。歌词写好后,拿给通福看,通福觉得太过直白,不够含蓄;而且既然是反映男女爱情,采用对唱的形式更好。在中秋节的晚上,海默在皎洁的月光下,回想着影片中男女主人公的精彩表演,灵感突现,歌词一挥而就。他马上找到通福,通福看后觉得那就是他想要的歌词,然而,他的曲子却又“板结”了,一连半个月都没有写出一节乐曲来。还是一个月夜,月下徘徊的通福看见丘陵上一个蒙古族姑娘唱着情歌,远处一个蒙古族小伙策马奔来……于是,在东蒙民歌《韩秀英》基础上加工而成的旋律喷涌而出。1953年,电影《草原上的人们》在全国上映,《敖包相会》(蒙古族歌唱家敖登高娃演唱)也随之唱遍全国。

《草原晨曲》是同名电影《草原晨曲》的主题歌,1959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和内蒙古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这部黑白故事片主要描写新中国成立初期蒙古族、汉族人民建设包头钢铁基地的故事。歌曲描写牧民们告别草原家乡,千里迢迢来到包头,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通福谱写的曲子节奏欢快、情绪高昂、优美动听,随着电影的放映,迅速在全国传唱开来。几十年来,这首歌曲在包头这座由不到10万人发展起来的工业城市的钢铁大街不断播放,2004年在包钢建厂50周年之际,被确定为厂歌。

通福还曾为《上海牌的半导体》谱曲,这也是一首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歌曲,经蒙古族歌王哈扎布演唱,风行草原。

四、终身成就“萨日纳”

在40多年的音乐创作生涯中,通福为我国音乐事业,尤其是电影音乐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的作品以其浓郁的民族特色而享誉世界。

通福是一位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音乐家。他的创作黄金期,正值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因此它的作品有着鲜明的时代色彩。《草原晨曲》《上海牌的半导体》等,可谓这方面的代表作。这些作品歌颂了新中国建设中的新事物和新人物,始终洋溢着积极向上的朝气和激情,听来让人青春勃发。

在通福的作品中,民族特色可谓其最为突出的特征。他的作品不仅有许多反映的是北疆少数民族如蒙古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等的生活,这一点,从作品的名称就可以窥见一斑;同时,也使用了众多民族音乐元素,《敖包相会》可谓典型代表。

通福以歌曲创作知名,而实际上他的创作领域相当广泛。仅就歌曲而言,就包括独唱合唱歌曲、电影主题歌和插曲以及儿童歌曲等。此外,他还创作有为数不少的舞曲和器乐曲。他的电影音乐,大多是整部电影的配乐,而不是仅仅几首歌曲,堪称大型作品。

《通福歌曲选》书影

20世纪80年代初期,通福着手整理过去创作和改编的100多首歌曲。1984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通福歌曲选》(蒙古文歌词)。

通福的音乐作品,尤其是《敖包相会》《草原晨曲》等,受到了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他的音乐成就也获得了专业领域和政府的褒奖。1955年,在全区文艺演出中荣获二等奖。1957年,《草原上的人们》的电影音乐获全国三等奖;同年,为之作曲的《鄂伦春舞》获第6届世界青年联欢节(莫斯科)一等奖。1962年《草原晨曲》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15周年庆典演出中获一等奖。2007年,通福在内蒙古自治区第二届“萨日纳”评奖中获音乐创作的最高奖——“金驼奖”。“萨日纳”与“索龙嘎”分别是内蒙古艺术、文学创作的最高奖项。

共和国少数民族艺术家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