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移山水库百里杜鹃湖的保护与开发
位于百里杜鹃西南部的移山水库现已更名为百里杜鹃湖,是一个喀斯特地貌中少有的人工湖。随着普黄公路的开通,环湖公路及设施的进一步改善,移山水库百里杜鹃湖的经济价值和旅游价值日益凸显。现笔者就移山水库百里杜鹃湖的开发与保护谈谈自己的浅识,以求专家指教。
有《彝湖水乡》的诗赞移山水库杜鹃湖曰:“移湖水乡闺中藏,秀如西施人未赏。高原明珠赛翡翠,景胜江南醉彝乡!”移山水库百里杜鹃湖以其幽静、秀丽、清新的水乡景色而具特色,这正是“闺中藏”、“人未赏”使湖面水域生态得到更好保护后,给人们留下的独特喀斯特地貌景观。保护好这一景观,是利用和开发好百里杜鹃湖的前提条件,也是百里杜鹃湖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如何开发和保护好这些优越的生态环境和喀斯特景观是保护和开发百里杜鹃湖的重要课题。现就此提出一些构想,望能抛砖引玉使更多的专家和学者提出更好的有效措施,从而促进百里杜鹃湖的开发与保护,使杜鹃湖在景区中发挥更大的效益,让湖区周边的人民走上致富的好路子!
一、湖区保护的现状及问题
移山水库百里杜鹃湖由于生态植被保护相对较好湖区周围绿树成荫,形成了环湖绿色景观带。同时,由于污染源相对较少,湖水清洁干净。但由于湖区居民环湖而居,居住地均高于湖面,因而居民污水及废弃物对湖间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随着基础设施的改进,人流量的增加,这些污染源将会不断扩大,这将给湖区的保护带来更大的难题;其次,湖区的保护经费投入不足,未能设立专项的保护基金,同时湖区的管理人员相对较少,对湖区周边的污染源缺乏定期的处理,致使湖区的垃圾处理滞后,给湖区带来了一定的污染,也破坏了湖区的景观、水质和生态环境。
二、保护湖区的措施
在湖区的保护上,一方面应加大湖区周边退耕还林还草的力度。在先规划后培植的基础上按规划方案种植不同的绿色景观植被。减少湖区周边的水土流失,涵养水源,增加绿色景观林,提高湖区的观赏性。从而,把移山水库百里杜鹃湖打造为高原喀斯特独特水域景观自然保护区,改善湖区周边的生态环境,提升湖区旅游资源的社会影响力;另一方面,杜鹃湖是黄泥塘片区的重要饮水水源,因而应加大水源保护力度,减少水体污染,提升水质,从而保障饮水居民的安全用水。因此,应对湖区周边的居民加大环保知识的宣传,提高其环保意识,减少废弃物及污水的排放。同时在居民区设置必要的污水处理设施和沼气池一类的污水废弃物转化设施,大面积种植绿色植物,从而使污水和废弃物得到就地处理和转化,有效提升社区的居民居住环境,美化湖区的生态自然景观。
作为饮水资源和旅游资源并重的移山水库百里杜鹃湖,提升水质和保护自然景观有着重大的意义,也是湖区走可持续发展必须审视的重大课题。
经实地调研,注入杜鹃湖的主流“吊水岩支流”,由穿过武家寨、杨家寨的各支流汇集而成,而涨水期各支流把这一地段各村寨的生活垃圾及废弃物卷入寨拱“吊水岩”出水处。这不但对湖区造成污染,也使支流流经的暗流溶洞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受到一定限制,还使“吊水岩”前的“龙吟潭瀑布”的壮观性和观赏性受到极大的制约。假如在各支流注入杜鹃湖前的地段筑造切流防沙堤,并加以建设污水淤泥处理的相关设施,让污水和河水进行分流。这既能有效处理污水、垃圾和淤泥泥沙,又能更好保障湖区的饮水安全,提升湖区周边的生态环境。同时,对“吊水岩”各支流进行切流筑造防沙堤,还可以有效平衡涨水期和枯水期的流水量,使“吊水岩”不因枯水期水量少而减弱瀑布的观赏性,这样就能更好地把“寨拱吊水岩龙吟潭瀑布”打造为湖区的又一个观赏性景点。
其次,作为饮用水源和旅游资源并重的移山水库百里杜鹃湖,应在饮水资金和旅游资金收入的经费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来作为湖区的保护基金,成立保护委员会和专职保护人员。同时,还需放置清理湖面的船只,用来处理水面上的白色垃圾。这样,由专职人员对湖区进行及时而定期的处理和保护,就能有效改变现在经费投入少,专职管理人员不足,致使垃圾和污染源清理不及时的被动局面,从而有效地促进湖区保护工作的开展。
三、杜鹃湖的开发构想
移山水库百里杜鹃湖有着幽美而静雅的生态环境,是避暑的理想胜地,有着极大的开发价值。然而,任何一个地方的生态都是相当脆弱的,过度的开发和人流的大量涌入都会给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破坏,也使固有的生态价值和旅游价值大打折扣。如九寨沟景点由于大量的游客涌入致使原来的生态景观遭到破坏,景点的旅游价值也大大降低。因而,我们应该吸取这些教训,合理开发杜鹃湖,在促进湖区的经济发展的同时保住湖区的青山绿水。
1.科学规划,合理开发
笔者曾考察了桂林漓江和杜鹃湖,经水质测试和拍摄照片对比,百里杜鹃湖的水质比漓江桂林段的水质还好,这说明现在杜鹃湖的生态条件是相当好的。因而我们只有在保住这一优越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并作适度而持续的开发。当然,这离不开建设部门、生态环保部门、旅游部门、民族文化部门等各方面的专家和学者的参与,设计出科学而合理的方针,规划出可行的蓝图,为有效而持续的开发杜鹃湖提供坚实有力的保障。
2.增加自然林带,点缀适量人文景观
在规划局、林业环保局、建设局及旅游局等相关行政部门的指导下,遵循专家设计的规划措施,在湖区植被薄弱环节增加种植景观林绿地草地,进一步改善湖区的生态环境,提升湖区的饮水资源和旅游资源的双重价值。同时在不破坏湖区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的前提下点缀适量的人文景观,提升湖区的旅游品位,打造特色的旅游精品。如组织湖区村民开设以“大方漆器”为特色的“旅游产品店”,开设特色“农家乐”和“乡村旅馆”,在湖区周围开辟“开心农场”等。同时在不影响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规划一定的区域增设人文特色建筑。譬如能否在规划的绿色林带草地可利用的地段结合现代建筑元素和民族特色建筑元素增设底层人文特色建筑,如像“毕节大屯彝族土司庄园”类似的民族风情建筑,使建筑与草地林地相得益彰,特色风情建筑和优美自然景观浑然一体,水乳交融,使湖区成为优美的画廊。这样既为景观增色添彩,又提高湖区的旅游接待能力,从而把杜鹃湖景区打造为休闲避暑的特色风情胜地。
3.打造“彝湖水乡”,创建避暑天堂
“彝湖水乡”的特色不在建筑的多少,而在民族特色风情的浓缩。只有在不破坏湖和水的自然景观的前提下,挖掘出民族风情特色和民族文化内涵,才会有真正的水乡风情和民族韵味。贵州是避暑的胜地,而杜鹃湖景区的平均气温比贵阳低一至二度,这些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与优越的喀斯特生态地貌景观及区域内的特色民族风情,是开发杜鹃湖价值之所在。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返璞归真、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必将是人们高层次需求和享受。在现代和未来的社会,谁拥有青山绿水,谁就有不尽的市场,谁就有挖掘不尽的金山!正如2001年8月16日朱镕基总理在贵州考察时所说:“贵州的前途就在青山绿水,发展旅游啊,道路畅通,基础设施配套,多来几个外国人,香港人也可以,贵州才能致富啊!”
坚信,在各级部门的科学规划,合理开发下,移山水库百里杜鹃湖景区将会成为避暑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