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造彝族文化博物馆的设想
一、名称
1.中国彝族文化博物馆
2.彝族历史文化博物馆
3.其他(征求意见)
二、可行性
长期以来有一个想法,即:筹建彝族文化博物馆。目前是一个大好时机,天时、地利、人和之因素皆备。天时——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将催使中国大地文化繁荣发展春天的到来,党和国家营造了很好的大环境和外部条件。地利——滇、川、黔、桂及边境彝区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需要、并且有充足条件建造一座彝族文化博物馆。人和——彝人有几千年乃至上万年的优秀文化积淀,有860多万彝人继承和发展着自己的优秀文化,有千里彝山的灿烂文化如珍珠般活态散存于民间。我们有您这样一代优秀代表人物,我们这代人有必要、有责任把祖先的优秀文化遗产汇聚一馆,让其传存,让其展示于世界。这是一件很有价值和意义的事情。真可谓“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现有关初步设想方案见后。
三、目的和意义
1.为贯彻落实党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大政方针作贡献。
2.传承、保护、展示几千乃至上万年的彝族优秀灿烂的历史文化。展示彝族古代文明和近现代贡献和当代发展风采。
3.建成云贵川新的旅游亮点和重要旅游目的地。为彝区旅游文化、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4.建设一座爱国主义和文化传统教育基地。
5.建设成为学习、研究和传播彝族文化和各民族优秀文化的跨省(跨国)的前沿窗口。
四、选址
1.贵州毕节大方或赫章。以丰富的古籍、金石、岩刻、可乐夜郎出土文物及悠久绵长的方国史为依托。
2.云南楚雄元谋或州彝族文化园。以元谋人和丰富的彝族文化资源和已具规模的彝族文化园、太阳历公园为基础。以独特、传统的彝族文化为优势与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形成姊妹馆,相得益彰。
3.四川凉山西昌机场附近或原凉山大学旧址。
4.云南昭通。有厚重的六祖历史文化和地理优势(处彝区中心地带)。
五、规模及展馆展示内容
设计占地面积50亩。分几个内容及展馆。
1.彝族古代文明史展览馆(包括全世界、全国文字考古及古彝文考古发现、三星堆、巴蜀考古发现、古滇国、古夜郎国考古发现,各地彝区考古发现等)
2.近现代彝族对祖国的贡献展览馆。包括孙中山同盟会安健、彝海结盟及彝族红军战士,龙云、卢汉、张冲、杨国祥、杨庸等等。
3.彝族服饰文化展览馆(包括四省区及东南亚彝族)
4.彝族民居建筑展游区(包括四省区及东南亚彝区。一县一房,一房一风格。各县布展,各展示推其历史文化及特色产品)
5.彝族工艺展览馆(包括农具、猎具、武器、餐具、酒具、竹编等)
6.新中国成立以来彝区彝族发展展览馆
7.国内外彝学研究成果展览馆
8.彝族影视歌舞文化展演馆
9.彝族毕摩文化展览馆
10.彝族饮食文化体验馆
11.彝族文化研究传播中心
12.彝族文化博物馆管理机构(包括彝族特色办公室、住宿等附属设施)
六、建设步骤及经费概算
1.征求意见及办理报批等手续,2万元。
2.选址、征地。按50亩,每亩10万元计,共需500万元。
3.设计。按每1展馆设计费1万元计,12万元,其他相关费用3万元。
共15万元。
4.施工建筑场馆费。按每1展馆500万元计,12个场馆共需6000万元。
5.装修。按每馆200万计,共需2400万元。
6.设备、仪器。按每馆100万计,12馆共需1200万元。
7.购置(复制)展品5000万元。
8.水、电、气路、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300万元。
9.其他100万元。
合计1.55亿元。
七、建设步骤:三阶段,三年完成。
第一阶段,完成报批、选址、设计。用时半年。
第二阶段,完成修建。用时两年半。
第三阶段,购制展品、完成摆设,并展出。第三阶段工作可以提前进行。
资金来源:政府拨给为主,鼓励社会赞助。
八、建制与管理
1.设彝族文化博物馆管理机构(省属公益性事业单位性质)。编职10~20人。
(1)名誉馆长:1名(或若干)
(2)馆长:1名
(3)副馆长:2名
(4)管理人员:若干
2.设研究传播中心(兼职、聘请)。
所长:1名
副所长:1名(或2名)
研究员(讲解员):若干
3.设服务公司(聘用或招标)
总经理:1名
经理:若干
服务人员:若干
安保人员: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