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胸豁达自延年
看到大家的到来,龙合喜笑了,他甚至要站起来欢迎众人,随后谦和地对众人说,『我老了,不中用啦。你们还来看我,太谢谢你们了。』言谈举止中,老人的思路仍然清晰。据老人的亲人介绍,现在,他还能帮忙做饭,生活基本能自理。
精神矍铄
龙合喜生于1909年1月13日,出生在江口县太平乡新街村一个家境殷实的家庭,年轻时很喜欢唱歌,特别是唱山歌。现在,这位老人已历尽一个多世纪的风雨沧桑,开始安度平静的晚年。
老人心胸豁达,无论经历怎样多灾的人生,都能很快恢复过来;平时心态也很平和,并且总是怀着一副热心肠,谁家有困难他都尽力相帮。老人一辈子都保持着勤劳、朴素的生活习惯。即使年过百岁,他仍然坚持自己做饭、洗衣,自理生活。近年来,老人的腿脚开始有些不方便了,但还坚持着每天拄着拐杖散步,精神十分好。
老人的作息十分规律,每天早上7点多起床,晚上10点休息。
在饮食方面,老人爱吃自家种的白菜、竹笋、芥蓝等蔬菜,也经常吃番薯、包谷等粗粮;肉菜方面主要还是以自家养的猪、鸡、鸭、鹅等为主。平时不挑吃,有什么吃什么,十分随意;但尤其喜欢喝素菜汤。
面对大家常常追问的长寿秘方,龙合喜常说:“我不懂啥养生秘籍,就是平时不挑吃,家里什么菜都吃。”事实上,中医认为“饮食生民之天,活人之本也”。故而有“医食同源”、“食疗养生”的传统理论,从最初的生理需要开始,饮食与养生保健是联系在一起的;而在龙合喜身上,这种自觉性体现得更加明显。老人的饮食很有节制,从不暴饮暴食,同时,他非常有节制地把米饭、青菜、粗粮结合起来,饮食非常均衡。
龙合喜的长寿秘诀也许不只是作息规律、饮食均衡,今年103岁的他还是个勤劳爱动、包容豁达的人。
龙合喜的儿子告诉我们,龙合喜一生十分勤劳,心胸豁达。即使是现在,龙合喜仍坚持每天下地劳作,不肯有丝毫懈怠。“老爷爷最喜欢的活是种菜,松土、浇水、施肥,他样样在行,把菜园照料得井井有条。”
“年轻的时候我什么苦活都干,一直到儿女们长大,我才稍稍松了口气。”谈起当年的情景,龙合喜的思路十分清晰,他欣慰地告诉我们,“苦日子早就过去了,我们家现在都五代同堂了,儿孙们都很孝顺”。一直陪伴在龙合喜身旁的儿子虽然年过五旬,但身体都十分硬朗,照顾起父亲来有条有理;而孙儿、孙媳都十分孝顺。
龙合喜告诉我们,这里民间有句谚语:“养生之人要多笑,人老多笑胜吃药。”
研究表明,人要笑,大脑需先做很多运动;开怀大笑时,能带动很多平常不经常运动的神经和面部、胸部、腹部肌肉;能提升人的素质,养成乐观的性格,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正因为乐者拥有一个快乐的大脑,所以人们说“乐者寿”——快乐的人健康长寿。
除了生活环境优良,人生态度豁达之外,还有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太平乡百岁老人眼不花、耳不聋,过去的大小事都能脱口而出,看电视听广播,眼睛和脑袋一样敏捷。事实上,科学合理的膳食结构是他们健康长寿的秘诀所在。
太平乡是“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百寿老人以当地生产的稻米、包谷、薯类为日常主食,他们讲究荤素合理搭配,而在口味上把握酸辣适度;同时讲究汤、酒、茶的合理饮用。饭前喝汤是福寿饮食的一个特点,精心熬制的各种汤品有不同的营养保健作用。适量饮酒也有舒筋活络、活气养血之功效。
太平乡人针对当地湿热的环境特点,在选择食物与风味时有着一种自觉探索。观察福寿之乡寻常人家的饮食,一般都是粗茶淡饭。但是,优良的生态环境、广泛的食料来源提供了无污染的饮食材料,加上精致的烹饪方式,合理的膳食结构,构成了造福百姓健康的饮食体系,这一切都体现出显著的养生效果。
附件 长寿老人基本情况反馈表
(注: 出生年份:1909年姓名:民族:苗族家庭主要情况(含经济状况、子女多少、家庭和睦等):经济状况一般。生有三儿一女,家庭和睦。请以本人为例,列举你认为有益养生、健康、长寿的三个主要原因:1.爱喝茶水和开水,从不喝冷水。2.晚餐喝一点酒。3.热爱劳动。伴侣情况:已故目前健康状况:良好平时饮食习惯(含有无烟酒或其他嗜好):一日三餐,不吸烟,晚餐喝少量酒。户籍地址:贵州省江口县太平乡太平村新街组平时作息时间:早上6:30起床,晚上9:30睡觉。性格及人际关系状况:性格温和,善良,人际关系良好。龙合喜)
调查时间:2012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