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其实无奥秘
健康、长寿是人类亘古不变的话题。
金秋时节,怀着对生命奥秘的向往,笔者一行探访了安顺市西秀区旧州镇一位百岁老人周马氏,试着探讨这位老人的长寿奥秘。
我们很快发现,除了保有健康的心态、健康的生活方式,长寿其实并没什么特别的奥秘。
全家福
心胸豁达益健康
走进周马氏老人家,这位百岁寿星正在火炉旁,左手拿扇,右手不时向火炉里添柴,火上被熏得漆黑的锡壶嘴冒着热气,炉火旁边放着一个沏茶用的茶缸。
看到有客人来,老人起身,笑着招呼我们来到小院里坐下。村主任上前向老人介绍了我们的来意。
周马氏老人谦虚地说,“我老了,不中用啦。你们还来看我,太谢谢你们了。”言谈举止中,老人的思路仍然清晰,口齿清楚。据老人的儿子介绍,现在,老人仍可散步、上街,还能帮忙做饭,生活基本能自理。
秋日的阳光下,笔者更真切地看清楚老人的神态。她面容清秀,眼睛清澈、明亮,充满生命的活力,脸上虽已布满皱纹,但从中仍可看出年轻时的风采。在谈到自己年轻时的生活、追求、爱好、婚姻、家庭等情况时,老人有时情绪激动,不时的摆弄着手,有时却很沮丧。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向我们诠释了生命的轨迹。
笔者了解到,1911年,老人出生在刘官乡炸陇村大寨组一个家境殷实的家庭,年轻时很喜欢唱山歌。1932年嫁到旧州镇苏吕村,生下一男一女,跟那个时代所有的农村妇女一样,周马氏除了做好家务,照顾好丈夫儿女外,还要经常到田里务农,什么苦活都干,一直到儿女们长大,才稍稍松了口气。老伴于1980年去世,但30多年来老人从未感到孤单,而是坚强乐观地对待生活。
现在,周马氏老人101岁,膝下儿孙6人,儿子约70岁,一家四世同堂,儿孙孝顺,家庭和睦。儿子和孙子从不惹老太太生气,生活上对她照顾得细致入微,每当老太太咳嗽、打喷嚏或遇到什么小毛病时,他们就及时带着老太太去村里医务室检查或请医生到家为她诊治。她至今身体健康,没有什么大的疾病。
孙子辈是两个女孩,其中一个招了上门女婿,孙女婿文化低,主要是靠种植水稻、包谷养家糊口。因家里人口多,既要赡养3位老人,又要抚养2个子女,经济比较困难。现在老人居住的地方比较简陋,生活条件比较艰苦,一天两餐甚是清淡。旧州镇政府每年都要向她发送救济物资,却不能从根本上改善家里的生活。尽管如此,老人的心态却很坦然,没有丝毫的对生活的厌倦,忧伤。
据家人介绍,老人心胸豁达,无论经历怎样多灾的人生,都能很快恢复过来。
勤劳勤动自添寿
老人一辈子都保持着勤劳俭朴的生活作风,多年来一直坚持早睡早起,从不睡懒觉,从不偷闲躲懒,见到什么就做什么,即使没事,也不忘到田地里转悠。
近年来,老人的腿脚开始有些不灵便了,但依然生命不息,运动不止。天气好的时候,每天都要孙女扶着到外面去散步,呼吸外面的新鲜空气;或到自家房前屋后走走,或走家串户拉家常,每次回来时嘴里都会不停地哼着什么,心情愉快。
农忙时节,儿孙都去田地里忙活,她一个人在家自己做饭、洗衣,自理生活,平时没事总爱拿出小木梳梳头。或许正因为如此,周马氏老人101岁还能有这般身子骨。正如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老年心理中心主任李娟所说:“对于老人来说,家务就是他们最好的运动,从中他们不仅锻炼了身体,更获得了满足和自信,证明他们还是有用之人。老人如果身体条件允许,尽可能自己操持家务,而不是找子女、保姆代劳。”
勤劳是一种习惯
勤劳是一种习惯
勤劳的双手
不偏食不挑食,生活随意
老人平时不挑食,有什么吃什么,生活十分随意。
平时的食物主要是自家种的稻子、白菜、竹笋、芥蓝、番薯、包谷等;肉菜方面主要还是以自家养的鸡、鸭、鹅等为主。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饮食不偏,百草皆药,保持身体内环境平衡,方能健康少病,精力充沛。面对大家常常追问的长寿秘方,周马氏老人常说:“我不懂啥养生秘诀,就是平时不挑吃,家里什么菜都吃,平时没事就沏一壶茶,无论茶叶好坏,每天坚持喝。”
事实上,中医认为:“饮食生民之天,活人之本也。”故而有“医食同源”、“食疗养生”的传统理论,从最初的生理需要开始,饮食与养生保健是联系在一起的。而在周马氏身上,这种自觉性体现得更加明显。老人的饮食很有节制,从不暴饮暴食,同时,她非常有节制地把米饭、青菜、粗粮结合起来,饮食非常均衡。老人尤其喜欢喝素菜汤,据说,素菜汤对老人的健康长寿十分有益。
与邻为善热心人
老人在村里居住了整整80年,村里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都深深印在老人心里。村里人都知道,老人性格开朗,心地善良,心态平和,总是怀着一副热心肠,谁家有困难都会主动、尽力地去帮助,总是把别人的事当成自家的事做。80年来,与邻里乡亲之间关系融洽,从未发生争吵。她的善良热情也感染着这个村里的每一个人。现在,每天都会有村民或亲友、子孙到她家的小院里聆听老人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人民生活如何艰苦、土匪如何猖獗、解放军如何英勇等故事。每讲完一个故事,老人都会抚摸一下他们的头,教育后辈要珍惜生活,走正道,做真人。俗话说,为人不做亏心事,不怕夜半鬼敲门,行得正,走得直,活得坦然,睡得安然,心境才愉快。保持愉快的心境,必是健康长寿的秘诀之一。
另外,周马氏老人也喜欢看电视,看完后经常向儿孙问这问那。村里发生什么大事小事,老人总是喜欢打听。也许是因为爱看爱听爱动脑,现在老人的思维才如此清晰敏捷,应了“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道理。
或许,如果我们都以“长寿需运动,健康调心态,加之不偏食,生命可延续”的养生理念善待生命,每个人都将会健康长寿。
附件 长寿老人基本情况反馈表
(注: 出生年份:1908年姓名:民族:苗族家庭主要情况(含经济状况、子女多少、家庭和睦等):周马氏老人膝下儿、孙、重孙六人,家庭和睦,经济状况一般。请以本人为例,列举你认为有益养生、健康、长寿的三个主要原因:1.乐观。2.不挑食,常年是农家的粗茶淡饭。3.勤劳勤动,起居有序。伴侣情况:已故目前健康状况:健康平时饮食习惯(含有无烟酒或其他嗜好):常年食物主要是自家种的稻子、白菜、竹笋、芥蓝、番薯、包谷等;肉菜方面主要还是以自家养的鸡、鸭、鹅等为主。喜喝茶,无烟酒嗜好。户籍地址: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旧州镇苏吕村平时作息时间:早起早睡性格及人际关系状况:乐观、善良,待人热情。周马氏)
调查时间:2012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