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态益寿延年
雅里(苗语称蒙鲁),属于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普利乡小坝村,有三个村民组。雅里四面环山,海拔1300多米,整个自然村寨只有通往南、北两条通道。距今有500多年,是有悠久历史而古老的苗族自然村寨,居住着260多户,1400多人。
百岁老人李万华便居住在这里。
相濡以沫
李万华夫妇俩一生中育有五女一男,他家的住房是坐东北向西南的三间水泥平房。室内桌椅摆设整洁舒适,庭院环境卫生干净整洁,房屋四周种有楸树、李子、核桃、竹子等树木,走进他家的庭院,空气新鲜,有种舒适之感觉。
一
李万华出生在一个古老而又边远偏僻高寒的苗族山寨,兄弟姐妹四人,他是排行老四的幺儿,读过私塾,小时候长期跟着爷爷上山放牛割草,从小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青年时,由于爱动脑筋,凡见着长辈们有一技之长时,李万华就去当学徒,精通民间石木二匠。
据他本人说,农村起房子(高架木结构)、家具、喜床、方桌、靠椅、棺木等都难不倒他,尤其是木工技巧。老人介绍了棺木制作的公式,即用老蛮尺(鲁班尺)的歌诀:“棺木的宽处是一尺二寸三,能装天下大胖娘,棺木的长处六尺八寸半,能装天下大汉。”按公式做出来的棺木又好看又实用。提到石工手艺时,他还介绍说,现在的花江镇石拱桥是他亲手参与修建的,当时有县里领导去看施工时,问到:“这桥能用10年吗?”老人肯定地回答:“包用!说句不该说的话,不怕你当官,这桥的寿命比你我的寿命都要长,不信走着瞧。”这座桥的跨度4米左右,高约3米,非常坚固,是原安顺通往兴义的交通要道,仍然在使用。
二
李万华30岁时,经亲朋好友介绍认识此生相依为命,小他12岁的老伴,婚后感情很好,从不因为小事而争吵。老人还说,自己成家晚,从来不说伤妻子的话,更不会动手打骂她,有事总得谈心解决。对于儿女们,凡是想读书的,夫妻俩总是尽力供其上学,从不拉后腿。儿女们的婚姻大事,全由他们自主。因此五个女儿中,老二和老四嫁了汉族,老五嫁了布依族。
但老人也有遗憾:“我一生中,最对不起的就是老大。”因为当时是集体大家庭,靠公分吃饭,正当大女儿上学之年,因缺少劳动力,就参加了生产劳动,不得上学,所以现在老大家庭就不如小的这几家了。一生中,老人最高兴的是老二和幺儿都考上了中等专业学校,毕业后都参加了工作。老二初中毕业后,考上了平坝民管校,先后在花江镇、上关镇任职。幺儿初中毕业后,考上了镇宁师范学校,现在普利乡东关小学任教。有一小孙儿,名叫李欣然,上小学一年级,成绩很好,让老人更感欣慰,让他的晚年生活增加了更多期望。
满载而归
三
李万华的生活很有规律,都是幼时家庭因素养成的。
据老人介绍,自他懂事以来,基本上每天早上天一亮时,爷爷就叫他起床,爷爷热好洗脸水,教他自己去拿盆来洗脸,洗完脸后,爷爷就把早餐做好,两爷孙用完早餐后,就赶着牛群上山去放。当太阳正中时,他同爷爷又把牛群赶回到家中,就同家人一起享用中餐。他的童年时代,包括上私塾时,每天生活都是这样,一日三餐。
由于从小热爱劳动,李万华成家后,每天起早摸黑,从不懈怠。首先是吃水较远,要到一公里之外去挑,每天早晨6点前,必须先挑上三挑水,天黑了才从地里回来,用完晚餐后,老伴拉磨(每天人畜要用30斤以上包谷面)。老人说:“我们这地方,劳动非常之苦,就拿收庄稼来说,其他寨子用半个月的时间,我们就要用两个多月,才能完成同样数量的农活。”原因是受自然条件的限制,由于大部分地块都在五六公里之外,就有“一天三个来回,两头都摸黑”之说,加之又是上一坡下一坡,家庭劳动力多的要好些,只有两个劳动力的人家那就更难了。
老人的生活现在也很有规律,早上6时起床,自己动手热水和做早餐,吃完早餐后,拿着竹扫把到房前屋后打扫环境卫生,或干一些除杂草的简单农活。
李万华老人有吸烟的习惯,在酒席场中,如有亲朋好友聚到一起时,偶尔喝点小酒,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据寨邻介绍,“从来没见他醉过,更没醉到让人扶回家过”。
四
李万华老人饮食口味常以酸、辣为主,尤其是辣椒,日常主要以酸辣味汤菜为主。因为酸菜味鲜可口,制作简便,生熟可食。平时吃新鲜蔬菜和瓜豆类。老人说,每年要宰杀一头300斤以上的年猪加工熏制腊肉、腌肉、灌香肠和血豆腐等供全家食用。
如今,李万华老人夫妇与儿子儿媳同住,偶尔还到女儿家住些日子,老人精神好,走路不用手杖,虽然耳朵有点重听,但眼不花,身体好,满脸红光,面容饱满,思维清晰,记忆力很好,还懂得苗家草药。
据老人介绍:现在饭量不如以前了,青年时,虽说三餐,但油很少,一餐用量相当于现在两天之饭量。而现在年老,只能一餐一碗(半斤熟饭),因为老人居住在高寒山区,无田无米,一年365天,天天是包谷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这样地生活了100多年。
锄禾日当午
据老人儿媳王英说:老人从不挑食,喜欢吃淡的,每天三顿,饭量固定,不论什么样的菜饭,从不多吃或少吃。儿子李可卫讲,老人性格开朗,明白事理,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要说出来。如有时儿子、儿媳之间发生争执时,老人总是把双方叫来坐下,问明原由,并当面指出错方的不对之处,通过这种方式,让人心服口服,全家和睦。
或许,正是良好的生态环境,再加上李万华老人一生勤劳,正直谦和,开朗豁达,让他成为关岭县域内苗族少有的百岁老人。
厨艺展示 热爱生活
附件 长寿老人基本情况反馈表
(注: 出生年份:1912年姓名:民族:苗族家庭主要情况(含经济状况、子女多少、家庭和睦等):经济状况一般。生育五女一男。家庭和睦。请以本人为例,列举你认为有益养生、健康、长寿的三个主要原因:1.生活规律。2.饭量固定,不挑食。3.爱劳动。伴侣情况:健在目前健康状况:良好平时饮食习惯(含有无烟酒或其他嗜好):一日3餐,偶尔吸烟、喝酒。户籍地址:贵州省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普利乡小坝村平时作息时间:早上6:00起床,晚上9:30睡觉。性格及人际关系状况:一生勤劳,正直谦和,开朗豁达。李万华)
调查时间:2012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