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一方水育一方人
所属图书:《天寿:贵州少数民族长寿老人探访录》 出版日期:2013-07-01 文章字数:3554字

一方水育一方人

一夜春风醉小楼,柏油马路到村头;人心跟着鼠标跳,脚不粘泥话物流。这是现在纳雍县沙包乡天星村的真实写照。

四世同堂全家福

天星村,是一个山中坝子,有通德河之水汇于扯瓜河长年涓涓流经,原是吴三桂征讨水西的古战场。早年,由于没有公路经过,出入靠人背马驮步行崎岖山道,处于封闭状态。现在纳雍到毕节、纳雍到大方的公路经过此地,此处经过政府黔西北民居改造,变成纳雍县独特的休闲娱乐的农家乐度假村。

由于此处独特的自然环境,百岁老人有穿青人张贞莲、汉族蒙智贤,近百岁老人有蒙智贤的妻子,八十多岁的老人也有好几个。

我们计生协干部一行来天星村四组看望百岁老人张贞莲时,她正坐在自家门前捡红辣椒。她小心地把红辣椒的柄捏在一起,汇成一束,然后递给71岁的大儿子辫在米草绳上,她的节拍是能跟得上儿子的。

张贞莲有四个子女,大儿子郭正林,71岁;二儿子郭正帮,68岁;三儿子郭正军,60岁,女儿,也是50多岁的人。张贞莲现在已经是五代同堂。

朴素生动的生活习惯

张贞莲的二儿子郭正帮说张贞莲现在还保持一日三餐,每顿要吃一小碗饭,牙齿还好,能吃花生米与包谷花,走路通常不用拐杖,她甚至想单独生活,但是子孙们不允许,于是张贞莲就三个儿子家,一家住一个月,换换新鲜。其实她的三个儿子都在天星村四组居住,是邻居,她在哪家居住都像是在一个家一样,儿子、孙儿、重孙都时刻照看着她。

张贞莲老人不吃鸡蛋、牛、羊、鱼,其他的食物都吃;不抽烟喝酒,爱吃水果。张贞莲的儿媳妇们说她们赶不上婆婆。她们说张贞莲晚上一般睡得早,白天起得早,像这样的八九月里,她一般早上5点过就起了。起来,她闲不住,提起扫帚就屋前屋后的扫。劝她不要扫,她说她要动一动身体才舒服,并且提醒我们要早起来做点事锻炼身体。平日里,她一天老是闲不住,一下做这样,一下做那样,都有她忙碌的。

张贞莲爱看电视,特别是解放军的电视她百看不厌,看了后,她还能按她的方式摆谈出来给后辈们听。

含着眼泪走过坎坷人生

张贞莲的娘家是纳雍县雍熙镇小公底张家。

张贞莲的父亲与母亲结婚后,由于生活困难,就逃荒到织金县,在织金县呆了几年,呆不下去,逃回纳雍。当时由于人不在家,家里的房子没有人照看,雪凝雨水的长年破坏,显得破烂,村里人就把木料拆卸来用了。他们一家四口逃荒回来没有住处,只好在沙包乡大寨村小屯上居住。在小屯上呆了一段时间,实在呆不下来,她的父亲又带着他们逃到织金县以那架,她的父亲就死在以那架。父亲死后,母亲就带着张贞莲与弟弟回到了小公底。在小公底期间,由于家里穷,连野菜也吃不上,于是她的母亲就安排她到乐治镇周财主家去“帮人在”(到人家去居住,只要有饭吃,就无偿给人做任何下人该做的事。),那时她不到十岁。

现在,张贞莲对帮人在的日子还记忆犹新。她一咂嘴叹道:“帮人在的日子不是人能吃的苦。帮周财主家背孩子,那时孩子没有个夹裆的,孩子哗的一下拉得我背上全是黄屎汤。财主家还骂我不会背孩子,弄脏了孩子。扶财主家小脚妈摔倒,财主骂我不用心,不用力。人家本来就小,根本就没有那个力气。”

后来,张贞莲的母亲改嫁给沙包乡通德河的张兰宣为妻,母亲就把张贞莲与弟弟带到了张兰宣家。张兰宣人品好,看见张贞莲姐弟乖巧就待他们特别好。

在通德河期间,张贞莲心灵手巧,被地方财主卢现文的三姨太(卢现文有三个妻子)看上,叫到家里去做针线活。那时,张贞莲丈夫的兄长也在卢现文家当甲长(相当于现在的村主任),看见张贞莲人还长得漂亮乖巧,有一手好针线活,就请特别喜欢张贞莲的卢现文的三姨太给弟弟做媒,把张贞莲许配给弟弟。有了三姨太做媒,婚事自然就成了。

那时张贞莲的后爹张兰宣很会求生存,自然是有些积蓄的。于是,他就把部分的钱来给张贞莲打了转花戒指、手镯、项链、发簪等金银首饰,制了穿青人年轻媳妇该穿的漂亮青布花衣裤。背鸡认亲、以鹅押礼、打亲闹亲、砍亲路和照亲路、草鞋陪嫁、披露水衣和戴雨帽、赶亲、讨奶母钱和送梳头油、新娘站花、挑水试新娘、井边回门等穿青人婚礼礼节完成后,张贞莲就嫁到了郭家。

虽然那时丈夫家穷,但是当时张贞莲的婚姻是相当体面的。

张贞莲先后生育了8个儿女,那年月,医疗条件不好,先后死了4个,就留下了3个儿子,1个幺女。

张贞莲的丈夫在大集体的时候去世了。“孙子家爷,48岁就早早死了,那时,我们最大的孙子郭加明才一两岁。”张贞莲伤心地叹息。

张贞莲的丈夫去世后,她没有再嫁,而是带着未结婚的幺儿幺女,在大集体里抢工分艰难生活。

解放军与贼就是不同

张贞莲嫁到沙包乡天星村郭家,丈夫是个老实肯苦的人,不几年,家里牛马猪羊都有。

那年月,家里有牛马猪羊,有粮食,是要遭贼来抢的。张贞莲家先后三次被贼抢过。她的戒指、手镯、项链也在这三次抢劫中先后丢失。张贞莲对这三次抢劫还历历在目,她描述说,衣服全部被扒光,手脚被捆起来,家里的牲口全部被牵走,连衣服,连绾好的麻团全部被拿走。现在张贞莲还能说出那些贼家住哪里,叫什么名字。

1950年,解放军从大方转战来解放纳雍,经过天星村。当晚,解放军就在天星村后面的大竹林里休息。那晚,张贞莲家,甚至全村的人家,都全家人蜷缩在一起,瑟瑟发抖。第二天一早,解放军进村了。但是,他们不是来牵牛牵马抢东西的,他们是来帮忙老乡挑水打扫院子的。张贞莲小心地问解放军,为什么不牵牛马,还要给他们打扫院子。解放军给她解释,他们是专门为老乡打强盗土匪,让老乡过上好日子来的。张贞莲才明白解放军的到来是为了什么。

看了解放军的行动,听了解放军的解释,张贞莲与村里的妇女们纷纷拿出自己做来穿的草鞋给解放军挂在肩上。

日子越过越红火

在张贞莲的概念里,没有“八路”、“红军”,只有“解放军”。“解放军与贼就是不同,解放军是为我们过上好日子来的。”张贞莲抬头感叹。

想活到110岁

张贞莲对现在的日子感到很幸福,现在她五代同堂的儿孙们假如全聚在一起,有一百多人。张贞莲告诉来客,现在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天星村通了漂亮的大公路,出入不再用牛马驮,来去也舒服方便,天星村旁的扯瓜河,也用石块围垒了堤,河水安静地在河道里轻轻流淌,天星村房子相当漂亮,路面长年干净,来玩的人也多,她儿子、孙子在家都可以做点生意,那些在游泳池里游泳的人,游累了还要来谈话,来家里吃饭,来买东西。虽然她这么老了,她的四个孩子还在,三个儿子都在天星村,她想到哪家去在,就到哪家去在,逗逗重孙,看看电视,随便扫扫地或者在村子里走走,活动筋骨,这样安心舒适的好日子,她做梦都没有想到。有时候,张贞莲会感叹丈夫去得太早,太年轻了,假如活着,现在这样的好日子,过上一天都值得。记者问张贞莲看着现在这样的好日子,想活到多少岁。她说,她牙还好,她想活到110岁。

规矩的家风

张贞莲的大儿媳妇也是70岁的老人了,腰杆特别弯,但是她不敢使用拐杖,因为百岁婆婆都还没有长期使用拐杖。

在张贞莲家里,她的儿子、孙子、重孙是不敢当着她的面跷脚的,她的儿子会抽旱烟,但是也不敢当着母亲的面咬着烟杆吸。有亲戚朋友来,吃饭时,首先要把张贞莲请上座。张贞莲的儿子们没有祝过寿,因为母亲还在,他们不敢;每年张贞莲生日的时候,他们就给张贞莲放几串火炮祝贺。张贞莲46岁的孙子郭加明说,他奶奶经常教育他们:“不该吃的不要吃,不该做的不要做;要做好人,不要欺人,不整人;尊老爱幼,要和邻居处好关系。”

在郭加明的记忆里,他的奶奶脾气好,从来没有和邻里吵过嘴,待孙孙、重孙特别好,得点好吃的,她都要留着,等孙孙、重孙来吃上一小口;她从来不批评孙孙、重孙,郭加明的父辈们因为一些错误责怪他们时,他们的奶奶总会站出来批评自己的儿子,说孙孙们都是几十岁的人了,儿子批评孙孙,儿子不害羞,她害羞。

张贞莲被贼抢剩下的银簪子,她拿给大儿子,接了大媳妇后,拿给二儿子,接了二媳妇,最后拿给三儿子接三媳妇。这簪子已经与一块咸丰通宝成为他们家的家传宝贝。

来时,忙于与张贞莲老人攀谈,与她的儿子媳妇、孙子攀谈,没有发现天星村房前屋后与沿路种了不少柑橘树,叶子葱郁青绿,柑橘青绿瘦小,不注意,还以为是绿化灌木。村里人说,这种柑橘直接摘来吃相当苦,但是泡酒却有药效。

附件 长寿老人基本情况反馈表

(注: 出生年份:1912年姓名:穿青人家庭主要情况(含经济状况、子女多少、家庭和睦等):有三子一女,经济状况良好,家庭关系融洽。请以本人为例,列举你认为有益养生、健康、长寿的三个主要原因:1.劳动。2.早起早睡。3.家风严谨。伴侣情况:已故目前健康状况:健康平时饮食习惯(含有无烟酒或其他嗜好):不吃鸡蛋、牛、羊、鱼,其他的食物都吃;不抽烟喝酒,爱吃水果。户籍地址:贵州省纳雍县沙包乡天星村四组平时作息时间:早上五点多起床,晚上八九点睡觉。性格及人际关系状况:喜欢安静,心胸开阔,与邻里关系融洽。张贞莲)

调查时间:2012年8月

天寿:贵州少数民族长寿老人探访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