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宽心享寿 平淡即福
所属图书:《天寿:贵州少数民族长寿老人探访录》 出版日期:2013-07-01 文章字数:2718字

宽心享寿 平淡即福

瓮袍,是玉屏侗族自治县亚鱼乡最边远的一个自然村,这里虽然偏远,交通不便,但千百年来,一条常年不干的小溪滋养了这里的侗族同胞。

胡小妹的娘家在现铜仁市比较边远的玉屏鱼塘乡白果屯,丈夫杨忠华出生在玉屏侗族自治县亚鱼乡翁袍村较殷实的一户农家,两地相距几十里。杨忠华和胡小妹是表姐弟,一个是姑姑家的儿子,一个是堂舅家的女儿。在此之前杨胡两家已经是三代姻亲,关系非同寻常。3岁那年,杨忠华随父亲到外婆家走亲戚,因与表姐胡小妹关系处得很好,玩得开心。看两小无猜,也挺般配,在封建思想的支配下,杨忠华的父亲便有了“让侄女服侍姑姑”的念头。随后,他就把这个想法说给了舅子听。没想到,舅子一家一听说此事,当即满口答应。于是,双方家长一合计,一对夫妻就应命而成。

当时,胡家的家境没有杨家殷实,双方商定,胡小妹就作为童养媳由杨家抚养,等大了以后就作为儿媳“服侍姑姑”。杨忠华没有想到,就是因为一次走亲戚,竟然解决了自己的终身大事,娶回了一个妻子。婚事一经确定,选好一个吉日。一天上午,杨忠华的父亲就用一担箩筐,把这对“小夫妻”挑回了瓮袍。这一年,杨忠华只有3岁,胡小妹则刚刚5岁。2010年爱人杨忠华去世了(享年104岁),胡小妹老人还健在,现年108岁,胡老没有儿女,现居住在侄孙杨绍英家。

故事慢慢道来

9月9日下午,我们来到瓮袍村村医杨绍英、李丽蓉夫妇家看望胡老,老远就看见胡老在门口坐着。见我们车在门口停下时立刻睁开双眼,显得格外精神。我们都说从外表看她就像80多岁老人一样,完全想不到在你眼前的就是一位走路不依靠拐杖、生活还能自理的108岁长寿老人。

当我们向老人说明来看望她的时候,她起身走进屋叫李丽蓉给我们倒水。同行的“三支一扶”女大学生石春梅把我们带给她的八宝粥放在她前面的炉面上时,她高兴地说:“我平时就喜欢喝这些稀饭,现在老了不想麻烦他们,有时候就说不想吃,以前忠华(她爱人)在的时候我们经常自己煮。”

老人家听力不好,要把手捂在耳边或大声说话才勉强能交谈,虽然她听不全几句,但是她还是乐于向坐在旁边的石春梅同志说起她的经历。胡老说话时双手始终搭在双膝上,见到陌生人说话感觉还是有些腼腆。

听杨绍英介绍老人家除了听力不好和牙齿没有外,身体很好,一日三餐每餐都能吃一碗饭,尤其是近两年几乎没有生过什么病,只是冬天偶尔小感冒,家里是村卫生所,但她很少吃药打针,一般一两天就好了。老人以前和现在的情况,由于交谈比较困难,基本上是通过杨绍英和李丽蓉了解的。

一颗始终宽松的心

听说老两口没有生育孩子,但是她和丈夫杨忠华感情一直很好。据说年轻的时候也没有因为孩子的事闹矛盾。要想在封建思想浓厚的旧社会里没有孩子还能很好地走过来,要承受多大的心理压力,正是因为他们夫妻俩都有个很好的心态,才有今天的长命百岁。

当我们问她有什么遗憾的时候,她想都没有想就说:“绍英他们对我很好,一生没有孩子,我以前也有伤心过,后来想那是上天安排,就不去想了,就是觉得老伴才活到104岁就去世了,现在没能陪我了。”说到此时老人就没有说话了,从她脸上我可以看出,她最怀念的还是丈夫杨忠华。李丽蓉说老人年轻时是一个开朗的人,几乎没有不开心的事存在一样。说她们对胡老有记忆的时候她已是70多岁的老人了,老夫妻俩都还是自己劳动,身体特别健康。常常给邻居家孩子讲古老的故事,逗孩子乐。在地里干农活的时候还经常听到他们唱古老的山歌。

良好的饮食起居习惯

当我们打听胡老的饮食、睡眠情况时,杨绍英夫妇想了想告诉我们,说从他们记事以来,她老人家饮食、睡眠一直都很好并且很有规律,爱人杨忠华在世的时候,老两口基本上都是10点左右睡觉,夏天一般7点就起床。起来总爱先打扫卫生,或是去附近的田里看看庄稼。白天在家里周围的地方转转,每天都上菜园劳动一下,有时也看看电视。在饮食方面,老人爱吃白菜、竹笋、冬瓜等蔬菜,也经常吃番薯、包谷等粗粮。现在老人家睡得比较早,起得也比以前要早。据杨绍英介绍:爷爷杨忠华年轻的时候很少抽烟、喝酒,夫妻俩都爱吃肉。现在108岁的胡小妹老人仍然爱吃肉,一日三餐,每餐都还能吃一碗米饭。胡老有喝汤和喝粥的习惯。

勤劳大方 热心助人

据杨绍英说:胡老与爱人“大集体”的时候都还是队里的劳动好手,虽然年纪有点大,但做轻体力劳动,一般年轻人还没有她快,也没有她干得好。据说老人的手很巧,90周岁那年还亲自做了一双布棉鞋。“大集体”的时候,大家生活都很困难,都缺吃少穿,特别是孩子多的人家更是困难。由于老两口勤俭节约,家里又没有孩子负担,挣得的口粮有所剩余。老两口特别心疼孩子,也很大方,家里经常有邻居家的孩子吃饭。

人到高年也闲不下来,90多岁了都还在打理门口的菜园子。当我们知道胡老三年前才搬到侄孙家住时都感到惊讶。杨绍英说:“如果爷爷还在,我想我们是劝不过来,今天也不一定会。”

平淡、和睦是幸福

我们来到胡老的屋里,里面没有什么摆设,床上的被子叠得整整齐齐,墙上挂着几件干净的衣服。李丽蓉告诉我们:“她睡的房间基本是她自己打扫,有时候我们去给她打扫,她还说她自己还动得,她的房间她完全能收拾干净,叫我们去忙我们的事,老人家生活上好多事她都不愿意让我们帮忙,除非她做不了。”

胡老对我们说:“过去(指旧社会)我都没想到国家会变得这么好,国家每年都给我钱,我都不知道怎么花,我觉得我啥都不需要,只要好好活着身体没病就少给他们和国家添麻烦了。”

李丽蓉告诉我们,胡老性格温和,她没有听说过胡老年轻时与邻里有过什么过节。都说人老了性格也会变得古怪,但是在我们看来,胡老依然一副安详面容。从李丽蓉和村长刘金宝那里我们得到了证实:胡老搬过来三年了,从来都是有什么吃什么,与我们相处非常好,孩子们也喜欢她。由于交流不方便,基本上是吃饭后就在周围走走,然后就一个人坐在门口。村长说:“发现胡老除了逐年听力减弱外,现在的性格与十几年前相比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附件 长寿老人基本情况反馈表

(注: 出生年份:1904年姓名:民族:侗族家庭主要情况(含经济状况、子女多少、家庭和睦等):无子女,现居住在侄孙家。经济状况较好,家庭和睦。请以本人为例,列举你认为有益养生、健康、长寿的三个主要原因:1.早睡早起,多活动。2.营养搭配得当,以清淡为主。3.有好的心态。伴侣情况:已故目前健康状况:健康平时饮食习惯(含有无烟酒或其他嗜好):爱吃白菜、竹笋、冬瓜等蔬菜和番薯、包谷等杂粮。爱吃肉,有喝汤和喝粥的习惯,每餐吃一碗米饭。户籍地址: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亚鱼乡瓮袍村郑家湾组平时作息时间:早睡早起性格及人际关系状况:性格开朗,勤劳大方,热心助人,邻里关系处得很好。胡小妹)

调查时间:2012年8月

天寿:贵州少数民族长寿老人探访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