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陈志刚:访渝东南“歌王”唐腾华
所属图书:《故土上的声音:唐腾华和他的土家民歌》 出版日期:2017-03-01 文章字数:1305字

陈志刚:访渝东南“歌王”唐腾华

日前,我县文广新局退休职工唐腾华的山歌集《武陵放歌》由重庆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新华书店发行。昨日,记者慕名登门拜访了他。

唐老师早年在川剧团工作,负责戏剧编撰、演唱,他被大伙儿昵称为“唐娃”,是我县一位知名度颇高的土家文化收集者、研究者,并有不少的整理作品和创作作品面世。有音乐界人士将他与中国“西部歌王”王洛宾并提。

(注: 陈志刚与唐腾华合影)

当谈起酉阳民歌,唐老师打开了话匣子。他说,酉阳是800多年州府所在地,历史悠久,有丰富的文化底蕴,特别是广为流传的山歌,不管男女老少,都喜闻乐唱,尤以号称“山歌之乡”的酉酬、大溪、龙潭为甚。有的是唱传统的歌词,有的是触景生情,信口拈来,即兴而歌。有时在劳动中,就有对唱山歌的热闹场面,用以激发人们的劳动热情:

歌声一落,就会有人应声而起:

歌声起伏,响彻山谷。勤劳勇敢的土家山民,就是喜欢用这样短小而动听的山歌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山歌分为劳动歌、爱情歌、哭嫁歌等多个类别,说到这里,唐老师深情地唱了一首《木叶情歌》:

他唱得优美动听,情真意切。

唐老师是我县政协委员,他曾多次撰写提案呼吁县委、县政府更加重视我县文化工作,加大文化事业发展的投入,重视文化人才培养,提升我县文化软实力,抓好建设文化大县方面的工作。当谈到酉阳民歌时,他建议,应打好酉阳民歌这张牌,应树立酉阳的民族文化品牌意识,精心包装,加大宣传力度,让酉阳山歌走向全国,就像陕北的《信天游》一样,只要一唱起《木叶情歌》《送郎歌》人们就会想到是酉阳。

在采访中,唐老师深情地说,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县长李方宇提出要“努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加紧启动土家民俗文化大县建设”。最近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长何事忠在来我县检查工作时也提出这方面的工作要求,有各级领导的重视,有县级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大力支持,“我相信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临别时,唐老师告诉记者,日前市内外有不少的文艺爱好者正在与他联系,准备找一个很有演唱实力的人把他创作和收集整理的《武陵酉州人》《神奇的好地方》等30多首民歌制成歌碟推向国内外。

记者感言:唐腾华痴情酉阳山歌、民歌,其作品颇丰,知名度很高,他已经是60多岁的人了,还积极收集整理,并出版歌碟。目前,他正在整理创作反映我县民风民俗方面的山歌,还联系名人进行包装,以宣传酉阳独特的民俗文化,让世界了解酉阳。他这种精神很可贵,他图的是什么?他说,是追求一种艺术,一种境界。如果与钱挂上钩,肯定效果不好,难出好作品。

酉阳在2003年被市政府授予“重庆市民歌之乡”称号,还被文化部授予“土家摆手舞之乡”称号。这两块牌子来之不易,应更加珍惜,现在全国各地都在打造文化品牌,实行“经济搭台、文化唱戏”,可见文化工作之重要,对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倘若我县有更多的像唐腾华这样的人,对文化的执着追求,积极参与文化品牌的建设,保护、挖掘整理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我县建设民族文化旅游大县就大有希望。

故土上的声音:唐腾华和他的土家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