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吴大全:唐腾华与《木叶情歌》
所属图书:《故土上的声音:唐腾华和他的土家民歌》 出版日期:2017-03-01 文章字数:1245字

吴大全:唐腾华与《木叶情歌》

唐腾华,土家族,重庆市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会员。退休前,唐腾华在县剧团从事演员、乐员、编创工作;退休后,他一头扎进民族民间音乐的搜集整理工作,凭着对民族音乐的执着,搜集整理了大量土家族民族民间音乐、民歌。中央电视台“乡土”栏目以《这里的民歌花样多》为题,对其进行了专访……

这首名为《木叶情歌》的土家族民歌,在酉阳一带可谓家喻户晓,大人小孩开口就能唱上一段,且声情并茂,韵味十足。关于这首民歌还真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日前,笔者专访了《木叶情歌》的搜集整理者——唐腾华先生。

酉阳地处渝鄂湘三省市交汇之处,千百年来,八面山高高耸立,酉水河日夜流淌,人文自然景观交相辉映,这里是土家民族民间艺术的摇篮,八面山上,酉水河畔流传着很多优美动听的民歌,《木叶情歌》就是这里世代流传的山歌之一。

(注: 吴大全与唐腾华合影)

唐腾华说,20世纪80年代,全县掀起民族文化研究热潮,当时中央民院的袁炳昌教授来到酉阳,在时任黔江民委主任陈川和酉阳民委主任王心权陪同下,唐腾华带着三人深入酉阳乡镇进行民族文化调研,在临近湖南边界的可大乡调研时,他们发现了一位虽上了年纪却能说会唱的老人家。老人名叫田大翠,龙山人,嫁与当时的可大乡乡长为妻。据唐腾华回忆,当地人说,田大翠从龙山来可大乡赶场,就是因为与当地乡长对上了这首歌,才嫁到这个地方的,当时,他们的姻缘被传为美谈。上了年纪的老人,唱歌都趋于又念又唱,当唐腾华指出一段她唱过的调子请她再度演唱时,大家顿时兴奋了起来。唐腾华说,这首山歌,歌词质朴风趣,曲调清新自然,通过比拟,准确地表达了土家儿女对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民歌采集回来后,唐腾华凭借多年的经验,对田大翠“念唱”的《木叶情歌》进行了韵律上的整理、改编。在酉阳县成立十周年之际,经过改编的《木叶情歌》被编成土家族摆手舞曲,从此便逐渐传唱开来。

《木叶情歌》原本只有八句:“大山的木叶烂成堆,只因小郎不会吹,几时吹得木叶叫,只用木叶不用媒。高坡上种荞哪用灰,哥妹相爱哪用媒,用得灰来荞要倒,用得媒来惹是非。”几年前,杨清海同志找到唐腾华,商量是否为《木叶情歌》加上一段歌词,让其更为完美。唐腾华说,既要在现有歌词的基础上将整首歌变得更完整,又不破坏民歌原有的风味,将新的歌词完美地融合进去,这是一个非常棘手的工作。流传了这么多年,几近耳熟能详,再加上一段歌词群众能否接受?反复琢磨后,唐腾华写出了四句歌词“哥摘木叶吹呀吹,妹唱山歌回呀回。吹得葵花向阳开,唱得蜜蜂绕花飞。”歌词写好后,唐腾华向重庆大学罗章教授请教,罗章教授又将新增歌词转给西南大学博士生导师张诗亚教授,张诗亚教授和原来的山歌歌词一对照,连说:“写得好、写得好。”就这样,新增的歌词才最终定了下来,这也就是后来人们说的《木叶情歌》的完整版。

提起《木叶情歌》,唐腾华意犹未尽,感触颇深,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把搜集整理的《木叶情歌》打造成酉阳县的一张名片——酉阳版的《小河淌水》。

故土上的声音:唐腾华和他的土家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