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思州丧葬仪礼中的财务问题
丧葬仪式的举行过程均是财物流动与耗费的过程。现就丧葬仪礼过程的经济问题做简要的分析。
一、丧葬仪礼的财务管理与消耗
一旦确认逝者去世,亲属(一般称为孝子、孝媳)便会向寨子各家各户报丧,并同时去请寨子中有丰富经验的、公认为能干廉洁的人做总管,商量如何举办丧事。总管便首先询问孝子丧事办成什么样的规模,希望花费多少钱办下来。孝子将自己的承受力和办丧事的规模和总管说了之后,总管心中就有数了。孝子将办丧事所需的钱交给总管后,就什么事情都不管了,单听从安排,完成整个丧仪。而所有的有关丧事的组织安排工作、财务管理工作、膳食准备工作等全部托付与总管。总管也就开始尽心尽力地、不分昼夜地管理一切大小事务。有的地方有同时请两个总管的习俗,一个管钱,一个管账,以便能账目清晰,钱款对数。丧葬仪式中财务的流动问题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礼金收入
前来吊唁的亲朋好友大部分将给孝子家奉上吊唁礼金。礼金从数十元到数千元不等,主要看亲友的经济能力和与逝者的关系。礼金一律提交给总管记账、汇总,由总管全权管理和支配。思州民间,尤其是农村地区,一般情况下,所收入的吊唁礼金为5000~15000元的样子。如果是大的家族,尤其是孝子家庭背景较显赫的话,那么吊唁礼金就不是外人所能猜测得到的。吊唁礼金全部会做好账目,等丧事办完之后,总管会与孝子一一核对。孝子将会好好地保存礼金账目,以后亲戚朋友家有什么红白喜事的时候,会依据这个账目上所记的数额进行随礼。
(二)记入孝子名下的财物耗费
孝子需要承担的财物消耗主要集中在如下几块:一是膳食支出。一般每天开四次席,上午8点左右开席一次,中午2点左右开席一次,晚上7点左右开席一次,晚上12点开席一次。有的家庭财力比较雄厚,就开“流水席”。“流水席”是指随前来吊唁的客人批次开席,来一批就开一次,不定时间,随到随吃。人像流水一样的来,席像流水一样的开。没有固定的开席时间规定。膳食开支占丧葬费用的一大块,如每桌宴席成本以150元计算,每次开8桌,每天四次,一天的膳食开支为4800元左右,如果灵柩在家停留3天(最少的天数),那么膳食费最少不会低于1.5万元。如果停留5~7天(习俗中常采用的天数),那么膳食将最低耗费2.4万元~3.4万元。二是丧葬仪礼中所需物品的耗费,如棺木、寿衣、炮火、纸钱、香烛、孝帕、祭祀品等,最少需要1.5万元左右。三是神职人员、书记员、赞礼先生、地理先生、阴阳先生等主持和组织丧仪的相关人员的报酬,按照思州的习俗,孝子需请神职人员(道士或和尚)3~7个,书记员1~2个,赞礼先生1个,地理先生1人。一般为6~12人。以天为单位计算报酬,每天报酬为200~300元。这些人员计算报酬的方法是非常特别的:一个白天算两天,晚上算一天,所以需要付3倍工资。那么如果3天的话,至少需付1.1万元~2.2万元的报酬。四是请歌师傅的报酬。一般请3~6位歌师傅,以每天报酬200元计,需付0.18万元~0.36万元。因此,完成整个丧礼大致需要消耗4.5万元~7.5万元。当然,这还是按照农村一般人家比较保守的开支水平来计算的。
(三)不计入孝子名下的财务消耗
除了孝子需要承担的丧葬费用之外,其他的亲属也会承担一些费用。如逝者女儿通常会请锣鼓队或者安排其他活动,需要花费数百至数千元。逝者的亲属会给逝者亡灵上祭文、举行绕棺仪式,需要花费数百元。
(四)帮工的酬谢
孝子一般会请二三十位寨邻前来帮忙,承担各种勤杂工作。帮工们不需要付报酬,只需要管饭就可以,甚至总管一般都不会取任何报酬。主家一般会送给做勤杂工的寨邻几包香烟作为酬谢;送总管一两条香烟表示感谢。等到寨子中其他人家中有什么红白喜事了,主家自然也有义务去帮忙。
二、显性的和隐性的殡葬行业
殡葬向来是个庞大的暴利行业,且分显性的殡葬行业和隐性的殡葬行业。
(一)显性的殡葬行业
民间显性的殡葬行业是指为殡葬提供服务的、作为国家正式职业的、向国家提供税收的一些行业。这些行业的特点就是为殡葬提供物资上的服务,如卖棺材、寿衣、香烛、纸钱、孝帕、纸花圈、纸房子、纸箱笼等,大多开有店铺。这些行业的利润是比较高的,如纸做的箱笼,是烧给逝者在阴间(地狱)用来装衣服用的“家具”。用竹篾扎成长约35cm、宽约20cm、高约20cm的长方体框架,外面用红纸糊上,材料成本不超过5角钱,一个熟练工平均约2分钟可以扎好一个,但是其卖价为5~6元一个,利润超过1000%。当然,其他物品的利润或许没有这么高,但除了棺材以外,其他的均超过100%的利润。
(二)隐性的殡葬行业
与全国各地一样,思州民间也存在一个庞大的隐形丧葬习俗消费市场。之所说丧葬习俗市场,因为从业者并不是卖与丧葬有关的物品,而是出卖与丧葬习俗相关的知识与技能。这些从业者,既不开店,又并不存在于国家职业种类目录之中,国家也无法向他们获得税收,也没办法对这些从业者进行监督管理。但几乎每个人都知道这些从业者的存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是个隐性的殡葬行业。
隐性的殡葬行业中,存在着巨大的消费市场,并且可以轻易获得暴利。如前面关于丧葬仪礼的经济问题的论述中,如果主家只停丧三天,那么每个从业人员(道士或和尚等神职人员)便至少可从主家获得1800元的报酬,可以从亲属处获得至少500元以上的绕棺、上祭的礼金(每次128元,2015年的行情)。因此3天时间至少可以赚2300元。一般来说,一个神职人员一个月可以出去接活4~6次,有时更多,因此,每月的收入至少超过1.2万元,多则2万元以上。正因为存在如此大的利益,所以也造成了神职人员之间的竞争。竞争的最后结果就是形成区域性垄断,因此数个神职人员及辅助人员组成一个相对固定的团队,各团队有着相对固定的地盘,一般以乡镇一级行政区域进行划分。甲团队不会去乙团队的地盘主持丧仪,同样,乙团队不能进入甲团队的地盘活动。这样就形成了定价优势,将利益最大化。一个神职人员,每年的收入高达15万元~30万元,甚至更高。与农村人员所常从事的种植业、手工业或做小本生意等行业相比较,神职人员的收入确实高得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