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过杨武的故事
1935年4月8日至12日,红军佯攻贵阳,主力连克定番(今惠水)、长寨、广顺三县城。4月13日、14日,中央红军右路纵队从长顺县的安乐堡、洞上分别进入安顺县(今西秀区)境内。
4月13日,红军五军团一部到达杨武,并在杨武宿营,红军指挥部设在杨武大寨孙家大院。在杨武大寨居住期间,红军一方面向广大贫苦农民进行宣传,一方面开展没收地主财产的土地革命运动。红军把没收来的地主财物、粮食放在杨武场坝上,当即分给面黄肌瘦、衣不蔽体的农民。
红军向鸡场方向开进的途中,两名红军战士因病不能跟随部队继续前进,为躲避尾追的滇军,藏匿在离杨武大寨不远的老凹坡后山(拿孔山)上。红军走后第三天,老凹坡保长吕启明和保丁罗海山、罗仲伯,从洗马塘关脚躲避红军回家的路上,看到一个红军从坡上下到河边找水喝。此时,在坡上放牛的周家苑的两个青年农民谢绍奎、王元巴发现了躲在刺蓬下面呻吟的另一个红军。他们不便在白天将红军抬回村里去悉心照顾。到了晚上,谢绍奎、王元巴带着煮好的稀饭,悄悄地爬上山坡,来到白天红军躲藏的地方,却怎么也找不到那个红军。他们四下找了好久后,始终无法找到,只好失望地返回家中。
原来,这两名红军战士被吕启明三人抓住了,他们把病轻的一个诱骗下山,交给杨武联保主任张伯勋,张派人把这位红军杀害于杨武水淹坝的死人冲。病重的另一个红军被吕启明等三人骗到老凹坡长冲关的朝天洞,把他推进洞里的深坑中。
在1958年的肃反运动中,谢绍奎向组织检举吕启明等人杀害红军的罪行,经县公安局立案侦破,惩处了三个凶手。这样,两个红军烈士的英灵才得以慰藉。丢进朝天洞里的红军战士就是刘少山。
在白色恐怖的年代,能够悄悄伸出援手,对红军战士进行施救,虽因情况特殊,救援没有取得所希望的结果,但这体现了两位布依族青年扶危济困的善良本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勇于检举揭发,还原当年事实真相,还烈士一个公道,表现了布依族青年谢绍奎正直、勇敢与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