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宫拉龙的传说
龙宫景区系国家五A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安顺市龙宫镇龙潭村,总面积60平方千米。由龙宫、油菜湖、漩塘、蚂蟥箐四大景区组成,以山青、水秀、洞穴、景奇驰名中外。其中龙宫景区有龙门飞瀑、龙潭天池、漩通暗河、泥鳅塘、蚌壳岩、虎穴洞(下层是阴河)、观暗洞、花鱼洞、打铁洞等景点。
相传,在很久以前,上述整段游程是一条青龙往返于龙潭天池与东海龙宫之间的水道。直至如今,龙宫景区内的龙潭村举办的祭龙、拉龙、扫寨等民俗活动,都与传说中的这条青龙有关。
那时,龙潭天池还是一处较宽阔的暗潭,暗潭上面是一块平地,居住着几户吴姓的布依族人家。有一年久久不下雨,天气特别干燥炎热,庄稼禾苗都干死了。青龙沿着打铁洞暗河来到龙潭天池,降雨普救众生。青龙行云布雨三日三夜,为人们消灾解难,村民们的庄稼又重新长出了新苗。青龙行云布雨完后,准备沿河(暗河)返回东海龙宫。不料就在当天的早上,吴老八家的老婆就在龙潭出口处无意晾晒一条裙子(以前布依族妇女都是穿裙子),这条裙子挡住了龙的归路(龙有神性,绝不从凡人穿过的衣物下面经过)。青龙回不了东海龙宫,就在平地下的暗河里到处乱钻,将一只角伸到了吴老八家堂屋,像一棵竹笋。傍晚,吴老八的老婆下田做农活回家,看见堂屋里长出一棵“竹笋”,就想扳来做菜吃,不管吴老八的老婆怎样使劲地拔,这棵“竹笋”还是丝毫不动。吴老八的老婆就拿来斧头,用力去砍“竹笋”。斧头刚接触“竹笋”(龙角),一道金光闪过,斧头当场卷口。青龙遭击后,伸缩扭动身躯,霎时,狂风骤起,天际雷鸣闪电,山崩地裂,平地下陷,洪水涌出,几户人家全部沉入阴潭里。
当晚,暴雨整整下了一夜,不知发生了什么事。笫二天一早,住在上方的十几户吴姓人家,男女老幼前往那块平地去看,住在那块平地上的那几户人家都不见了,那块平地也不见了。只见到一潭深不见底、绿汪汪的水(现称龙潭天池,也叫龙宫天池),大家都为几十条生命的突然消失感到十分伤心,也为青龙受困担心着急。
那几户人家全部沉下去后,平地变成了天池。当时龙潭村邻近的村民每天都自发地拿自家喂的鸡、鸭、鹅及自磨的米浆和豆浆等食物投到天池喂青龙。青龙得食物吃以后再也不返回东海龙宫了,而且还把头伸到寨中庙旁的石洞里,待村民给它喂食。青龙头在寨中石洞里,尾在龙潭天池。龙潭村就无灾无难,年年丰收,六畜兴旺,寨人过着平静幸福的生活。
后来,有一年龙潭村的一妇女在虎穴洞的蚌壳岩下面劳动时,看见这条青龙头露在蚌壳岩(当地称为响水龙潭)外面正在往下移动,准备钻进泥鳅塘的阴河回东海龙宫去。这时姓吴的妇女急忙将自己的裙子扔到蚌壳岩洞口,青龙看见裙子飞过来,急忙退了回去。
不久青龙不见了,整个寨子做什么都不顺畅。庄稼不是遭水淹就是旱灾,要么禾苗就得病虫害,收成不好。寨上又发生死牛、死马、死猪、死鸡、死鸭等情况,人也经常生病。养喂不好六畜家禽,庄稼无收成,牛、马、猪、鸡、鸭都死光了,人们无法过日子,全寨子的人差不多都跑了。
留下来的人才意识到,这样下去不得了,不成寨了。寨老们就召集寨人商量决定,在龙日的那天举行拉龙归位和扫寨祭礼活动,要把龙拉回来,村寨做百样才顺利,全寨才能过上好日子。此后,全寨举行了拉龙祭礼活动之后,全寨顺利安康。从此以后,年复一年形成了今天祭龙、拉龙、扫寨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