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大冲有个王大胆
所属图书:《龙宫传奇》 出版日期:2017-11-01 文章字数:1349字

大冲有个王大胆

在双堡镇大冲、鹁鸽及其周边布依族村寨,至今还流传着王大胆的故事。

王大胆原名王飞龙,他为人仗义,爱打抱不平,敢作敢为,人们都叫他“王大胆”。时间长了,远近村寨的人反而忘了他的真名,提起他时总是习惯叫绰号,他也毫不在意。

相传,民国时期,大冲、鹁鸽一带连续三年遭遇旱灾,村民们一年到头,辛辛苦苦仍然填不饱肚子,生活十分艰难,有的人实在过不下去,只好外出逃荒要饭。面对这样的情形,官府不仅没有一点救济,反而多次差人到这带收税、征粮,稍有违抗便砸门掀房,毫不体恤,弄得民不聊生,民怨四起。

然而,民不与官斗,这是古代传下来的训条,庄稼人哪敢与官府作对,人们只好忍气吞声,敢怒不敢言。遭灾的头一年和第二年,绝大多数农户宁可自己忍饥挨饿,拼拼凑凑,还是勉强交足了钱款和公粮。

到了第三年,田地几乎颗粒无收,官府还是照样派人收税、征粮,村民们实在没有办法,想推选一个人到官府求情,请求官府缓一缓,等到来年情况好转,再补交上去。那时,官府的钱粮征收所设在宁谷,来回要走近百里山路,村里主事的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让哪个去都不合适。想来想去,只好请王大胆过来一同商量。王大胆听了几位老人的想法,二话不说,将这事应了下来。

王大胆和村里的两个后生,带着十多个村寨上百户人家的重托,踏上了艰难的诉求之路。在宁谷找到官府管事的人,向他们诉说了近三年来大冲及其周边村寨民众的苦难,请求他们宽限一年,到时候再一并补交。纵使王大胆他们苦苦哀求,官府最终还是没有答应。王大胆恨得牙痒痒,但他们人少势单,不敢反抗,只好失望地返回。

王大胆回到村里,向几位老人汇报了情况,几位老人听到事未达预期所愿,便没有再提起这件事。谁也不曾想到,过了不久,王大胆竟然背着他们,干出了一件惊人的事。

原来,王大胆回村以后,看到村民们吃了上顿没下顿,不少人家已经揭不开锅了,天天还要担心官府逼粮催款,心里非常难过,就悄悄约了本村及附近村寨的三四十个年轻人,到宁谷找官家讲理去了。几天以后,与他同去的年轻人全都回来了,只有他一个人坚持留在宁谷。据说,王大胆这次没有提出缓交钱粮的事,而是详细地说明实情,要求官府完全免除这一带的钱粮。他还表示,如果官府不答应,他就不回去。

村里的老人觉得事态严重,就马上派人去宁谷,叫他们务必找到王大胆,不管事情办得怎么样,都必须劝他马上回家。如果他不听劝,拖也要把他拖回来,缓交或者免除钱粮的事,再另作打算。

第三天傍晚,去找王大胆的人回来了,但没有找到王大胆,也没有打探到关于他的任何消息。再派人去打探,在宁谷、安顺一带足足找了半个月,还是没有任何线索。在那个消息不通畅、交通不方便的年代,找王大胆的事只好暂时作罢。人们把希望寄托于上天,都说王大胆吉人天相,说不定哪天会自己回来。

后来,听说王大胆真的死了。有人说,他被官府的人打死了;有人说,他自己饿死了;有人说,他被不明身份的人暗杀了;又有人说,他自己从宁谷石拱桥上坠河自尽了。总之,王大胆死了,但大冲及其周边村寨的人们都不相信。

大冲及其周边村寨的人们为了永远记住王大胆,在宁谷石拱桥桥头,给他塑了一尊铜像。据说,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这尊铜像还耸立在宁谷桥头。

龙宫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