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在乐运的故事
乐运村系镇宁自治县的一个布依族村寨,距省城贵阳约150千米,距镇宁自治县城60余千米,距黄果树、龙宫风景区70千米,距紫云县城30千米,距格凸河风景区50千米,距贞丰双乳峰景区30千米,是关岭、镇宁、紫云、望谟、贞丰5县交汇地段。
据老一代人说,1935年,乐运村的人民群众热情迎接红军休整。在红军留下的伤病员领导下,抗击国民政府繁重的苛捐杂税、兵工、粮款,多次打退国民政府的反动军警对革命力量的围剿及对人民群众的镇压。1943年3月,配合中共地下党领导的六马农民武装队伍,司令双枪老太婆王陆氏领导的六马农民武装队伍,摧毁乐运联保办事处,枪毙了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联保主任雷永光。1947年,乐运村组织了两个游击中队,加入中共地下党,王由植、王由仁任正副支队长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罗盘区盘北游击第七支队”,为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于1949年冬解放关岭、望谟等县做出了贡献。同年,还在岜怀纳孝河口围歼望谟县伪军保六团,致敌死伤过半而逃窜。
红军是宣传队、播种机。在1935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三军团在长征途中,经过贵州省惠水、长顺、紫云县,到原关岭县六马区乐纪乡弄染寨(1963年成立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因布依族人口比例不足,划六马区入镇宁自治县),当时除老年人外,其余的人都跑到山中躲避。红军首长向老人们做了很久思想工作,首长杨尚昆亲自进山请陆瑞光到寨中会见红军,与红军达成反军阀独裁的协议,红军留下一些枪支。当时陆瑞光安排九名红军伤员在青菜河王文淑家养伤(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央军委派人到王文淑家调查此事)。在陆瑞光的引见下,顺利与六马司令官王仲芳(陆瑞光的妹夫)会见。王仲芳还派出十余名亲信给红军各先遣队带路。先遣队每到一寨,都在人口集中、路口处张贴《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布告》。因红军到达之前,由于受反动思想的煽动恐吓,成人和儿童全都到山中躲避,只有老年人在家。先遣队到板袍寨时,当罗耀先老人串寨回家后,见有两位红军坐在他家门口的石凳上(他家位于寨脚的路口),罗老人家上前问:“两位贵人从何来,要到何地去?怎么会到我们这边远的山村来呢?请到家中坐。”两位红军就说明来意,并拿出《布告》贴在板壁上,逐条给老人解释,叫大家不要听信反面宣传,红军是穷苦人的队伍,希望寨老们到山中叫群众回来。红军在板袍寨(属乐运乡管辖)驻扎休整期间,总部设在杨登奉家。红军还将《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布告》贴在杨登奉家墙壁上。当晚,红军总部的彭德怀、杨尚昆、李富春等六位领导,用马灯照明,在杨登奉家客房开会。同时,红军大部队分散在板袍周围的板干、乐运、杨柳井、河沟、良田、新屯等村寨休整。给乐运这支红军先遣队带路的是何丙成(王仲芳的侄婿),到乐运后想方设法找到时任保长的杨国明(解放后未受到政府任何处理)说明来意,又经红军先遣队宣传共产党政策、红军纪律后,杨国明立即召集各姓寨老给大家进行宣传解释。
在寨老杨国泰、杨国发、杨丙权、杨国山、杨国富、杨海清、杨国武、梁国明、韦忠厚、韦忠华、向兴周、何凤书、何少清、卢子安、卢正熙、韦玉金、罗福庭等人的积极带动下,全寨人都回到寨中。杨国明等18位寨老带领乐运人到大河木桥边热烈欢迎红军进寨,在乐运休整、养伤的红军约1000人。大家纷纷拿出食盐、酒给伤员清洗伤口,积极为红军洗衣被,有粮出粮,有钱出钱,并无偿贡献土布为红军缝补衣服。全寨筹钱买来一头猪、一头牛宰杀来招待红军。民间草医杨国山、杨学之父子主动为伤员诊疗。每户均送红军两对布鞋等等。这些举动深受红军称赞,红军赠送一些铜元、毛巾等酬劳人民群众。红军在墙上到处张贴“红军是穷苦人的队伍!”“红军是共产党领导的军队!”“红军纪律严明,不打人骂人,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不奸淫妇女!”“红军是打日本和推翻反动派的人民军队!穷人要想不受压,跟着红军打天下!”“要翻身,当红军!”等标语。红军还帮老百姓打扫环境卫生。
红军在乐运期间,按照《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布告》关于“红军所到之处……收缴一切反动武装来武装工农,建立苏维埃政权及赤色游击队”的要求,组织了150多人参加赤色游击队,并进行了军事训练。经过三天左右的休整,红军大部队留下12名伤病员,即离开乐运。寨上还派15名身强力壮的游击队员给红军带路,途经简嘎、纳孝、白石坡到贞丰百层渡口过江往兴义方向前进。红军在板干休整的那支部队由卢永秀(六马参议员、板干保长)、卢少先等人接待。那支部队经过乐运时,人们自发准备开水、茶水在场坝上供应红军。受红军安排由乐运赤色队员杨国柱、韦玉金、韦忠华当向导给红军带路,经简嘎过望谟县的岜便、石屯、乐元跨北盘江往兴义方向与大部队会合。红军走后,由李指导员任赤色大队长兼教导员,杨国明任副大队长(负责后勤保障),下设两个中队,一中队长韦忠厚、副中队长陈乐荣;二中队长何凤书、副中队长凌仁忠。中队长负责集中人员和制土雷、大刀等,副中队长负责军训。
红军走后,国民政府多次派兵到六马山槽围剿,清算带头迎接红军的进步人士与寨老们。而留下在乐运的养伤的红军中有一名李指导员(负责人)多次同寨老商量如何做好防范国民党的清剿,安排在那坎放一明一暗哨岗,分别在两处悬崖旁筑战壕,堆石头,还在后山杨家坟水塘边安炉熔炼钢铁,打大刀、镖枪,用硝、硫磺、木炭制土雷等;在后山进行打靶、投雷、投弹等训练。1935年4月下旬的一天凌晨,岗哨发现国民政府有一队人马约50人打着电筒、点着马灯从板袍、纳磨往乐运方向来,立即发出信号,李指导员马上通知全体伤员和游击队员,兵分两路进入伏击地点。一路由李指导员、凌仁忠带队埋伏在让彩崖上(打古田坝下一段悬崖),二路由陈乐荣、黄选忠等红军伤员带队埋伏在纳门河口芦苇中(今转运站陈寿学家小平房对面)。当敌军到达让彩中段时,李指导员鸣枪喊一声“打”,游击队员们顿时掀下石头,点燃土雷,向敌军掷去。敌人死的死伤的伤立即后退不敢前进,急转向田坝准备过纳门小河口,又被埋伏的红军伤员和游击队员阻击,只能退缩回去。
同年五月初的一天凌晨,放哨员又见国民政府派一个连的人打电筒、提马灯从板袍、纳磨寨往乐运方向来。放哨员的及时发出信号。李指导员马上通知红军和游击队员们集中,兵分三路迅速到各指定地点。一路由红军李指导员、凌仁忠带80余人埋伏在纳巴卯田,至龙堡堡地段面向玉沟方向防后窜敌军;二路由红军陈乐荣、黄选忠带领带30余人埋伏在纳巴大田面对路上夹击敌人;三路由乐运杨国武、杨少武、向国珍带30余人埋伏在纳挠小河边芦苇中。当敌军头到龙堡堡尾在玉深沟时,李指导员鸣枪喊“打!”顿时我方一、二路枪声、土雷声齐鸣,杀声四起。敌军被游击队员用石头砸、镖枪刺,敌军乱成一团,伤亡无数。有的窜到小河中又被三路游击队员用大刀砍杀,敌军三次冲锋都惨遭失败,伤亡过半。这次战斗打得很激烈,经4个多小时战斗。由于李指导员来回奔跑指挥,在战斗中不幸中弹牺牲。乐运杨国明、韦忠厚、何凤书等寨老晚上悄悄把他安葬在大小河流交汇的风水宝地龙堡路坎上。因该处是出入乐运木架桥渡口的必经上坡路,当人们经过时自然埋头或点头,意思是向革命英烈叩首缅怀!之后每年都有人去给烈士缅怀上香。
敌军两次来乐运攻打都惨遭失败,回关岭县城休整后,又加大兵力。在五月中旬的一天凌晨,哨卡又发现板袍、纳磨方向来约200人的敌军。乐运得到信息后,红军伤病员陈乐荣、凌仁忠、黄选忠等及游击队的杨国武、杨少武、向国珍立即带领游击队员,兵分两路埋伏于乐运河岸阻击敌人。一路埋伏河边芦苇中约100米长地段,一路埋伏于乐运岸边上。当敌军过大河木架桥快到岸边时,游击队立即开枪射击,敌军有的被吓跳下河去,被潜伏芦苇中的游击队又跃入河中用大刀砍死敌军几十人。这一仗坚持阻击敌军两个多小时,由于弹药不足,只好撤退到深山中去。虽然这一仗不能打败敌军,但也给乐运近1000人、300余头牲口的安全转移赢得了时间。敌军进入乐运后,发现寨子空无一人。敌军官就命令伪乡长想方设法通知群众回来,妄图询问接待红军的寨老和红军伤员落在谁家与寨上参加赤色游击队的情况。结果人影都不见。敌军官一气之下,命令士兵从寨子上、下、左、右四方放火烧掉乐运寨,所有茅草房全被烧光。虽幸存几栋瓦房,但也被伪军警破门抢空财物。群众无家可归,红军伤员为躲避伪军警追杀清剿,只能东藏西走,隐姓埋名,加之李指导员牺牲后无法重新组织归队,散存于邻乡近寨……为此,伪政府对乐运恨之入骨,处处刁难群众,三天两头对群众增粮加税,威逼群众说出谁是带头迎接红军和接收伤员就不增收谁家的粮税。乐运村民始终守口如瓶,从未出卖过寨上的进步人士。
陆瑞光、王仲芳因接待红军,在1935年下半年被国民政府押到省城贵阳杀害。
在暗无天日的旧社会中,乐运人度日如年,而红军在乐运播下乐革命的种子,长征精神影响着乐运人,并在中共罗盘区地下党盘北游击队的领导下,于1943年3月,参加六马农民的武装暴动,枪决联保主任雷永光;同年7月又去攻打花江城(关岭县城),吓得国民政府弃城逃跑。1948年组建乐运两个游击中队(第七中队队长杨天碧、第八中队队长梁裕泉)加入盘北游击队第七支队(支队长王由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六马区区长、关岭县副县长、黔南州副州长),在游击支队的领导下和支队“神枪手”王文淑的协助下,乐运两个游击中队成为解放关岭县、望谟县的主攻队伍之一;1949年4月望谟县伪保六团从紫云来六马抢窃,途经乐运过岜怀纳孝寨返望谟时,乐运游击队立即联系岜便、岜怀,由岜便农民武装埋伏于翁解寨脚田沟边,岜怀农民武装埋伏翁解当门河岸路坎上,乐运游击队员杨少武、向国珍等10余人抄近路迅速赶至纳孝埋伏在河边芦苇中,乐运两个中队从乐运出发,紧追保六团16公里路到纳孝河边。当保六团部分过河,大部分在河中喝水时,乐运游击队员韦良才吹起冲锋号,河两岸枪声齐鸣,分别向敌军射击。埋伏芦苇中的杨少武、向国珍等10余名队员立即冲到河中,用大刀向敌军砍去。左砍右杀,岸上、河中敌人一片片倒下,敌尸满河,尸体卡住水车,使得水车都不能转动。敌军死伤过半,弃尸逃回望谟。这次战斗中乐运游击队员杨少武、向国珍英勇善战、冲锋在前,后因敌众我寡,弹尽粮绝,战斗到最后一刻,不幸被伪军杀害,献出年轻的生命,时年分别为38岁、36岁。
保六团逃回望谟后,贼心不死、卷土重来,打回纳孝寨。在信息不通、远无救兵的情况下,纳孝寨惨遭伪保六团的抢劫、烧杀,岜怀保保长罗汉忠(纳孝人)等人当场被杀害,纳孝寨也被烧光。1949年,解放望谟县,解放军有一个连在乐运驻扎,吃住于杨天碧、梁裕泉、何凤书、卢子安等户,乐运的两个游击中队也被上级派遣,随同解放军去解放望谟县。乐运人民也为解放事业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