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八角与半斤的故事
所属图书:《龙宫传奇》 出版日期:2017-11-01 文章字数:3964字

八角与半斤的故事

老一辈人经常讲:“命中带八角 [1] ,走遍天下也不满升。”这是说人们不能有贪欲,不是你的你千万不能要,是你的别人也拿不走,若想发不义之财,终究害人害己。俗话说:“命中注定。”也就是说你的生辰八字早就定了,由命不由人,是命带来的,该是你的早晚也是你的,不是你的,你永远也得不到它。

传说,在很早以前,有一人名叫八角(命中带八角的人)。父母早去世了,是靠上山砍柴卖过日子的。他每天早起砍一挑柴去卖,然后又买米回家吃。一挑柴才买得一升米,顶多是两升米。但奇怪的是,不管他得一升米也好,还是两升米也罢,在回家的路上,总是要打泼(撒掉)一些,等他到家拿升子一印(量),就不多不少只剩下八角米(差两小角才满一升),正好够他吃一天。第二天又得去砍柴卖或是接直用柴去换大米。他那挑柴的尖扁担天天都不让它闲着。尖扁担每天都压在他肩膀上,就有八角米吃,若尖扁担搁下,就得饿肚子。

有一天,他挑着柴到路边歇气时,就想,每一天出来砍柴,砍来砍去,一年到头一天都不得休息过,他决定明天起早一点,要砍两挑柴去卖,多得升把米,不就可以休息一天了。第二天,他天麻麻亮就出门去砍柴,果然砍得两挑柴,卖后买得两升米。当天,因下点毛雨,路有点滑,他万万没想到在回家的路上,走到半路滑倒了,将两升米撒在了地上。他用双手把米捧起来装进米袋。到家后,又拿升子来印,唉!还是八角米。砍两挑柴,买得两升米,到半路滑倒,又把米撒在地上,最后还是八角。他叹了口气说:“以前砍一挑柴卖,买得了八角米,今天砍了两挑柴来卖,也还是买得八角米,我的命怎么这么苦呀?老天爷硬是让这尖扁担压在我的肩膀上才得吃呀?尖扁担不挨肩膀就得饿肚皮。难道真的是老天爷捉弄我吗?这难道就是我的命?我实在想不通呀。”

八角想去想来,确实想不通,就到地府里去找阎王爷,请求阎王爷多给他一些好处。阎王爷说:“我该给的衣禄都给你了,该拿给别人的又不能拿给你,各人有一份,这都是命啊;再说,我这里的衣禄全部发完了,多余的一点都没有了,你很可怜,我也非常同情你,想多给你也没有办法。”八角说:“我一天只得八角米,正好就够吃一天,天天都得砍柴去卖,三百六十五天没有哪天得歇过,请阎王爷你老人家就开开恩吧,多给我一点米。”阎王爷说:“各人的衣禄都是命中注定的,你不信就过来看一看这个簿子吧。”八角马上走过去看那薄子,上面果然有他的名字,名字下面记着衣禄就是八角米,还盖上自己投生时的手印。阎王爷说:“看清楚没有?看清楚了,就回去安心吃你的八角米吧。”

八角说什么也不肯走,缠着阎王爷,并跪下求情。阎王爷被缠得无法脱身,只得想了一个变通的办法,就说:“我倒有个主意,可以照顾你。有一个人叫半斤,有银子一万两搁着没有用,我帮你与他借给你用,借期二十年,期满后你把银子还给他。”八角说:“一万两借二十年,好啊,感谢你!那半斤在哪里?我找他去。”阎王爷说:“你用不着去找他,我给你指点银子存放的地方,你自己去取就是了。”八角说:“到底半斤的银子搁在哪里呢?”阎王爷接着说:“搁在城隍菩萨的屁股底下,你现在就去取。但是你一定要记住,二十年后一定要如数把银子还给半斤,记住了没有?”八角答应:“记住了。”

八角照阎王爷指的地点,到城隍菩萨的屁股下面取出银子,共有十打十挑。拿秤一称,不多不少,正好是一万两。八角取得这一万两银子回家后,就拿这些银子买了田地,还把田地佃给五十家,自己也不去砍柴了,压肩的尖扁担搁下了。而且还修建了一栋走马转角楼的房屋,娶了老婆。八角发了,成了当地的大户人家。

日子过得真快,转眼就是二十年了,八角借半斤的银子该还了。就在该还银子的时候,每一天早上,都有一只阳雀在八角家房前叫:“八角八角,半斤要银子!半斤要银子!”一连叫几天。八角心里想,那半斤在哪里?自己不亲自来要银子,整天叫一只阳雀来催钱,他就问阳雀:“阳雀呀阳雀,你每天早上在叫喊我还钱,那半斤到底住在哪里?你叫我咋个还他的银子吗?”阳雀回答说:“你准备好十二匹马驮银子,还要找三个人帮你赶马,把银子装好,一人赶四匹马一起上路,那匹带头的大红马会带你找到半斤家的,你莫愁。”同时还叫八角带上六百两银子,在路上作零用钱。

八角照阳雀吩咐做好了准备,就赶着十四匹马驮着银子上路了。路上大红马带路走在前面,走呀走呀,一走就走了两个多月。有一天走到一个大草坝,这草坝长着绿油油的嫩草,八角想让马歇一下,让马吃点草,等马吃饱后再赶路。说来也巧,刚把马驮的银子抬下马背,这些马就跟着带头的大红马跑到草坝边去吃草了。草坝边的角正好有三间茅草房,这时马都抬头站着看那三间草房,草也不吃。八角想,莫非这就是半斤家?马站在那里,草也不吃,也不走,八角只好让大家在这里歇一会儿。八角走到茅草房门,伸出手去敲门几下,屋里有一位六十岁左右的老人来开门,八角就说:“老人家,我们赶着驮银的马,走了两个多月都累了,借你家住一宿,明天一早就走。”老人说:“唉,我家这草房破烂不堪的,怕你们住不惯呀,草坝上面的垭口背后还有个大寨子,你们不如去那里住好些。”八角说:“唉,老人家,不要紧,我们只住一晚,明天一早得赶路呢。”老人便答应八角他们住下来。

住下来后,八角拿了一些银子,请老人到垭口背后大寨买了一些酒菜来一起吃。没想到刚坐上桌子,准备动筷吃饭时,看见一个年轻的后生挑柴进院里,老人就跟八角说:“这是我的儿子,名叫半斤,刚砍柴回来,吃完饭就准备拿柴去卖,买米下锅。我儿子是个老实人,全靠他每天上山砍柴卖来买米吃,砍一天柴正够两人吃一天,如果一天不上山砍柴,这天我俩就得饿肚子了。”八角一听,马上想到,半斤和他以前一样是靠砍柴买米度日,两人的命都是一样,这带头的大红马果然帮我找到了半斤。但八角又想到借半斤的一万两银子用二十年,理应好好地感谢他才是,于是,他放下筷子赶紧起身迎上前,一看,这半斤脸黑乎乎的,鼻涕拉稀的,浑身的汗味,完全是一副没有出息的样子。看到这模样,八角心想,这小子就是半斤,二十年前是他借了一万两银子给我?不!这一万两银子我不能还给他,如果我还给他,那我少了一万两银子,就得走以前路,上山砍柴卖来买米,尖扁担又要重新压在肩上了。

八角盘算着,起了不还银子的心。他在想,不提银子的事,也不去跟半斤说感谢的话,把银子转驮回家去。他一边跟半斤爹拉家常,一边说:“老人家,我很喜欢你家半斤,人老实,又勤快,我想请他帮我赶马,我给他工钱,他就不去砍柴了,你看好不好。”老人说:“哎呀!这使不得,我已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头了,家里的米要靠他砍柴卖来买,水要靠他挑来吃,家里样样都离不开半斤呀。”八角接着说:“老人家,不要紧,烧柴吃水的事,你老人不用愁,我再给你六百两银子,你找一个人来帮忙吧,让半斤跟我走吧。”老人一听给他六百两银子,心想我一个人吃到一百岁也足够了,就答应了让半斤跟八角走。

半斤收拾自己穿用的破旧东西,捆成一个小包。这时,八角拿来一封密封好的信交给半斤,叫半斤把这封信放在小包里,并交代不能搞丟。八角还特别交代说:“你带几个赶马人先把马赶回我家,我还要留下五六天,想陪你父亲聊聊天,免得你一走他老人家难过,等老人家心宽点了,我就随后来。你要多留点意,我这封信不能叫人拆开或丢失,一到我家,把信交给我太太就行了。”

原来这封信写的内容是,叫他老婆在收到信后,把半斤杀掉,免得以后再牵扯归还一万两银子的事。半斤带着八角的信,跟那三个赶马人一起牵着十二匹驮银子的马上路。赶着驮银子的马回八角家的路上,走到了半路时,对面来了一个拦路的老头,说:“赶马的等一等,我要查看半斤的那个小包。”半斤不肯,因为八角跟他交代过。老头看半斤不让查看那小包,也就算了。可是这老人会使障眼法,他还是神不知鬼不觉地查看了小包里面的那封信的内容,把八角写的信改了几个字,又原封不动地将信放回小包里。原来这老头是太白星君变的,是来惩恶扬善扶众济贫的,专来帮半斤的忙。

半斤到八角家,马上就把那封信交给八角老婆。八角老婆拆信一看,信中叫她赶快把女儿许配给半斤,并交代她杀猪宰羊办酒席,马上成亲。八角老婆就照着信中吩咐,杀猪宰羊为女儿和半斤办婚事。办完喜事,过了几天,八角才回到家。到家后,看见半斤还活着,没有被杀死,而且还娶了他女儿,并办了喜酒,结了婚,八角就问他老婆,这是怎么一回事,他老婆说:“我是依照你信中所吩咐来办的。”八角叫他老婆马上把信拿来看,一看,八角才晓得信已被人改过了。他看过信后不吭声,装着没有什么事的样子,可心里仍在打坏主意。

过了几天,八角要把半斤杀死,并叫他老婆交代家里人,晚上不要出门。他悄悄地叫他的佃户一家来一人,把他家的大门、小门及门窗守住,说:“我请你们来帮我把我家门和窗全都守好。要是夜晩有人从屋里出来,不管是哪个,你们就把他杀死。”八角的女儿晓得她爹要杀她丈夫,就跟半斤说:“这几天你无论如何都不要出门,吃饭我给你端来,屙屎撒尿我给你拿盆来接,你就待在这屋里不要出门。”

那些佃户一连守了十来天,都不见一点动静,也没有见半斤出门。八角就想,这些天,已有八九天了,半斤为哪样不屙屎撒尿呢?莫非是这些佃户不听我的话,是不是晚上有意放半斤出门,待我晚上去查看查看就明白了。到了半夜,八角推开后门出去时,他万万没有想到,守在后门和窗门的佃户一看有人从后门出来,也没有问是谁,因晚上太黑也看不清楚是哪个人,就一窝蜂拥上去,把八角杀死了。杀死八角后,半斤自然成了主人,得了一栋好房子和一万两银子,还娶了一个好媳妇。二十多年的砍柴磨难,半斤最终得到自己该得的一切,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1] 八角,方言词,旧时用的一斤十六两(简称,秤十六),现在用一斤十两。八角是旧时秤的半斤,现用五两也是半斤,八角和半斤是一个样(或相等)。

龙宫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