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花苞来历的传说
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户布依族人家有个姑娘叫阿娇,阿娇聪明又漂亮。远近村寨的小伙子们都想娶她来做媳妇,天天都有媒人来她家提亲说媒,但阿娇一个都没有答应。由于每天都有人来她家提亲说媒,她父母不知如何是好,就对阿娇说:“女儿呀女儿,你今年年庚都十八了,近来天天都有媒人来家向你说媒求婚,但都没有一个合你的心,你一个都没有答应,到底叫阿爹阿妈如何是好?你心里想啥就说吧。”阿娇回答道:“我知道每天都有媒人来家里说亲,我没见着对象,咋个好答应呢?阿爹阿妈你们都是为我好,让我说,那我就直接说吧:一是我不想离开父母去成家;二是如果要我成家就要请男方上门来;三是要出嫁的话,那就让我自己选择对象吧。”父母回答说:“好,就按这三条,你自己做主吧。”阿娇接着说:“那就请阿爹阿妈捎口信给那些来我家说过媒的人,告诉他们阿娇定在新年初二的中午,在寨中场坝上的大树脚下,自己选择对象,请他们全都来,让我自己来选择,定终身伴侣吧。”
阿娇父母就照她交代的,给那些来家说过媒的人,都捎了口信。年三十晚饭后,阿娇便邀约她的同伴们来她家商量自选对象一事,阿娇把初二自己选择对象的想法讲给大伙听。同伴们听了以后,都认为阿娇的想法很好,自己来定自己的终身大事。如何选择呢?你一言我一语,最后还是阿娇办法多,她看了看同伴们手头都在做针线刺绣,就说:“我们能不能绣一些糠包(也称花苞),你觉得哪个男生合心就把花苞扔给哪个。同伴们听了都赞同这个办法。这样同伴们就各绣一个不同颜色的花苞。
过了初一就到初二,所有接到口信的远近村寨的青年单身男子都收拾打扮一番来到了阿娇指定的地点——寨中场坝上大树脚下,同时没有来过阿娇家提亲说媒的小伙子听到消息后,也赶来那里看热闹。他们都到场坝上大树脚下,自然而然地站成一排在那里等候。阿娇和同伴们也到了场,并面对小伙子们也自然地站成一排。这时小伙子有的开始唱布依歌试探对方,有说有笑、吹起木叶。于是阿娇的同伴姐妹们将自己的花苞扔给那些青年嬉闹取乐,后生们都争着去抢花苞。阿娇同样也将自己绣的花苞扔给那些男生嬉笑玩耍,小伙子们都去争抢接花苞。你扔过去,他(她)又抢来扔过来,往返来往数回,阿娇仍没有找到合心的人选,毫无结果,这样不知不觉又过了一天。
到了第二天也就是初三,各地来的小伙子更多,还有寨邻的部分姑娘都纷纷前来看热闹。同样是男女各自面对面地站那里,场面非常热闹。阿娇的伙伴们同样将自己所绣的花苞扔过去,小伙子们争着抢花苞,又扔过来。但阿娇始终没有将自己的花苞扔过去,因为她还没有物色到自己所要选的人。这时阿娇看见站在一旁的一个小伙子,看起来很老实,穿着很朴素,他不敢跟别人去争抢花苞,只是站在那里嬉笑看热闹。当阿娇看到这情景时,将手头的花苞扔给那个青年,那个青年没有注意阿娇扔过来的花苞,被站在他一旁的另一小伙子抢去,这时阿娇稍停了一会儿,看着那个年轻小伙,又将花苞扔给他。那小伙看扔花苞过来的是阿娇,他急忙用双手去接,面带笑容将花苞扔过去给阿娇。阿娇很高兴接到花苞,又把花苞扔给他,他又扔过来。这样来回往返好几次,阿娇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意中人。
丢花苞过后,阿娇与那老实的年轻人相约在赶场天见面,经见面面谈多次,双方互相了解了对方情况。这小伙虽然是穷人家孩子,但人品很好,心地善良、诚实、勤劳,阿娇很喜欢他,他更喜欢阿娇,就这样两人就相爱了。
阿娇把丢花苞自己选择对象、并且两人已多次见面交谈相爱的过程给她阿妈阿爹讲了。老实年轻人同样把他俩相爱的过程也给自己的父母讲了,双方父母都非常高兴。过后,老实年轻人就请了媒人到阿娇家向阿娇正式求婚,双方父母都赞成这门亲事。这样阿娇和老实年轻人就成亲结对了。
阿娇丢花苞自选对象的事传遍了布依族山寨,从此在农闲及春节和节庆日的活动场上,布依族青年男女都以丢花苞、对歌的方式自由交往,自由恋爱(布依语为“浪哨浪冒”)。丢花苞就成了布依族青年男女用来选择意中人的一种方式,同时又是健身强体的一项娱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