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大力士杨莽汉
所属图书:《龙宫传奇》 出版日期:2017-11-01 文章字数:1372字

大力士杨莽汉

传说,在清朝时期有一位布依族大力士,叫杨莽汉。因觉得自己力气大,杨莽汉便头顶起水碾用的石碾轮,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兴义一带到黄腊乡刘官屯和周官屯,专程来找邢江河一带有名的大力士邓达毛和赖谷牛认伙计(结交朋友)。这三人是力大无穷的人。杨莽汉来到周官屯邢江河边时,看见邓达毛正在田里犁田,杨莽汉便上前跟邓达毛说:“伙计,把牛放了,我们到你家聊一聊,喝一杯酒,交个朋友。”邓达毛说:“好嘛,好嘛。请你稍等一会儿,待我把牛拿到河里洗个澡。”边说边抱起牛到河里洗澡去了。帮牛洗完澡后,让它在河边吃草,两人就到了邓达毛家,又喊来了刘官屯的赖谷牛。三人便边饮酒边聊天,邓达毛就说:“赖谷牛经常来我家同我聊天,陪我喝酒,但隔着这一条河来去很不方便,要从上面的三岔河那里绕过来。要不然我们三人在今晚鸡叫以前把石桥修好,方便刘官屯和周官屯的百姓来往?”杨莽汉接着说:“很好嘛,是件好事,可以嘛,那,我们说干就干。”

三人吃过晩饭后,就下河抱石头搭拱桥,他们干了大半夜,还差几块石头就把桥拱成,这时就听到了鸡叫。听到鸡叫后三人赶快回家吃宵夜,坐了大半天,天都还没有亮,杨莽汉就问邓达毛的妹妹说:“鸡未到时辰就叫了是怎么回事?”邓达毛妹妹说:“我为了催你们快把桥建好,就拍了几下鸡窝,并学鸡叫了几声,鸡就跟着叫了。”杨莽汉听了以后,很不高兴,但为顾邓达毛的面子,他没发火,也没有责问邓达毛的妹妹,而是到鸡窝把邓达毛家乱叫的那只公鸡拿来砍了头,并诅咒说:“以后凡是不到时辰乱叫的鸡,就要砍下它的头来祭天。”杨莽汉把鸡头砍下来,并砍来一棵竹子叉起鸡头,将鸡嘴朝上,插在三岔路口祭天后,他们三人才吃宵夜,吃了宵夜又去修拱桥去了。天蒙蒙亮桥就修好了。传说那桥就是现在周官屯大桥上方二米处的那座小拱桥(现还存在)。

在这一带,不论汉族还是少民族都有这样一个习俗,凡是鸡不到时辰乱叫,立即把头砍下,拿一棵竹子或树枝叉起鸡头,嘴朝上,插在三岔路口。因为当地人认为鸡乱叫,不吉利,就拿鸡头来祭天,请天地神管好它的嘴,时辰不到不得乱叫,干扰百姓。这一习俗沿袭至今。

罗陇桥头的罗陇、黑土寨地坝,有一个坡,叫杨莽汉坡,布依语叫“播杨莽汉”。这匹坡是土石混杂小坡,路靠坡一侧露出一堵石(现这堵石已被农户开采建房)。这坡脚有一条小路,以前刘官屯、周官屯及罗陇村要去黑土寨、腊寨等下方村寨,这是必经之路。

传说,杨莽汉同邓达毛、赖谷牛修成刘官屯至周官屯的拱桥后,要去下方游玩,路过这里时,感觉很困(因在夜间修建拱桥,又喝了酒,没休息好),就躺在这里休息。杨莽汉刚躺下休息时,有一石头硌着了背,他顺手将这石头一甩,便甩到现在的平坝区羊昌乡礅动村(现更名“礅洞村”)的田中间去了。

过了好几天,当地人路过这里,发现这坡脚有人躺下的印子,觉得奇怪。后来黑土寨有一老人说:“前些天,见杨莽汉路过这里,是杨莽汉躺下休息的印子。”所以这坡就取名叫“播杨莽汉”。相传,硌杨莽汉背的石头,在人们看来这礅石头并不大,有点力气的人总是不服气,想去搬一搬,抱一抱,但总是搬不动,抱不动。特别是邢江河一带布依族后生很不服气,邀约一些大个子、有力气的青壮年到那里比试气力,但是没有哪个人搬得动、抱得起那礅石头。由此可见,杨莾汉确实是个大力士。

龙宫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