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思南城北规划的神来之笔
所属图书:《土家族研究》 出版日期:2012-12-01 文章字数:4997字

思南城北规划的神来之笔

武汉华中科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武汉华中科大)设计的《思南县城市(含大同岩、关中坝)片区城市设计》(以下简称《思南城北新区设计》),是一幅精美的山区城市风景画,具有山区城市强烈的山水美感。城市以美丽平静的乌江和山势起伏的喀斯特层级地貌为特征展开设计,尊重地理、尊重自然,既彰显了蓝色乌江,又体现了层级地貌层叠建设的山城特色。做到了山、水、城的有机结合,勾画出一幅城后有山、山前有城、城前有水、城在水中(水中倒影)、水在城中的山城美景,体现了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发展理念,彰显了山区城市建设的新理念、新思维,代表了山区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是山区城市建设的设计典范。思南城北规划的神来之笔,必将对思南今后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解读思南城北规划设计方案,有如下体会:

一、规划设计特色鲜明

(一)保持了山区城市依山而建的特点

综观当今很多地方的城市建设,无一不是片面地追求城市的高、大、宽、直、平,即建筑物要高、城市要大、街道要宽、道路要直、城市地面要平。地势平坦的城市是这样,山区城市亦是这样。为了达到与平原城市一样,不少山区城市不惜花巨资挖山填沟造平原,想方设法克隆平原城市。其结果是城市建设千城一面,没有鲜明的个性特色。武汉华中科大设计的《思南城北新区》,采取逆向思维的办法,从思南城北昆仑层级十分明显、山势低缓、中部坡度大的特点出发,顺应自然,在不改变地貌的前提下,采取分地段规划设计,宜建则建、宜林则林、宜集中则集中、宜分散则分散,依山而建,顺山势推进,彰显了山区江边城市山叠嶂、水环绕,房屋建设错落有致、立体感强、入眼效果好的特点,整个城市建设像一把明珠镶嵌在城北大地上。

(二)将绿色理念体现在城市建设的规划设计中

城北片区一级台地与二级台地之间,有一片面积很大、坡度很陡的敏感地带,水土流失严重,不适合规划建房,可以说是不毛之地。武汉华中科大在认真研究环境保护与利用后,在规划设计中,变山高坡陡的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变害为宝,将这片面积很大的陡坡、坡地规划成各具特色的茶圃、药圃、桑圃、花圃、果圃、田圃,形成城北新区的城市绿肺、城市绿腰带,与蓝色乌江共同构筑成新城一绿一蓝新的生命线,将绿色理念作为城市建设的生命线,彰显了绿色城市的绿色理念。

(三)将民族习俗纳入城市建设的理念中,从而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思南是多民族的县,土家族在全县少数民族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思南土家族建造最信奉山水选址,最推崇的是“昆仑仙境”选址办法。武汉华中科大尊重民俗民风,从思南的实际地理出发,推出了以凤凰山为“靠山”,以凤凰山上的观山庙为基点,经凤凰山下的高堆堡,与梵净山(望山)主峰连成的直线,构成思南新城的中轴线(该线呈偏东3°走势),这是一条高度凝聚自然与人类精华的天人合一的城市发展轴,中轴线贯穿文化区、行政中心(县政府)、商业区、教育园区,整个布局体现了思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商贸发达,体现了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思南文化、政治、经济发展。新城坐西向东,中轴线左前方有海拔1159米的大山,右前方有海拔996米的万胜山,自然构成了新城的青龙白虎。位于中轴线重要节点上的政府所在地左前方有一小山黄家咀,右前方有一小山马蹄山,自然形成了政府所在地的两个角,固有头枕凤凰,东瞻梵净、万胜大山,龙(龙江)凤(凤凰山)抱阙,黄咀马蹄,犄角相依,与贵州以乌江为轴,梵净山、金佛山为青龙白虎一脉相承。整个选址规划定位过程,既尊重土家族历史文化选址风俗,又顺应了地理自然,高度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四)彰显了城市建设以人为本的理念

武汉华中科大设计的城北规划,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如在城市公园中,规划建设以自然天气元素“风”、“雨”、“云”、“雷”为景观节点的四天阳台,在江边广场规划设计以土家族四大姓“覃”、“向”、“冉”、“彭”甲骨文形态,现代艺术立体雕塑的景观节点四地阳台,将室内设计的阳台向室外推进,力求将人们从室内活动引向室外活动,以扩大人们的活动范围。同时还在人流物流集中的地方建广场,如规划设计在高堆堡文化活动区建伏羲广场,在商贸区建西兰卡普广场,在河东小河沟建书山广场,以及在城市绿腰带中设计建茶圃、药圃、桑圃、花圃、果圃、田圃六大景观和以自然天气元素命名的四天阳台,以土家族姓氏命名的四地阳台八大景观节点。并在城市公园中设置两条世界上最弯曲最长的观景步道,每隔一定距离设休息凉亭,满足人们的室外活动需要,丰富人们的文化休闲生活,实现人与自然亲密接触。

(五)将土家族文化纳入城市建设理念中

武汉华中科大在城北规划设计中,特别注重挖掘民族内涵、提炼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根据思南是全国花灯之乡,在高堆堡伏羲广场前设计建思南歌坛牌坊,根据思南土家族在少数民族中所占比例较大的特点,选择土家族四大姓“覃”、“向”、“冉”、“彭”建四地阳台,同时将土家族织布工艺西兰卡普理念直接用于广场建设的装饰图案中。城市中轴线设计,也是从思南历史悠久、商贸繁荣、文化发达的特点出发,将文化和学校作为中轴线的两级,行政中心和商贸(商贸中心、民族文化街天桥)贯穿其中。将商贸、文化放在重要位置,放在城市的中轴线上体现,表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思南的经济文化和决心抓好经济文化建设。

二、思南城市特色,必将成为下一轮思南旅游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新的增长极

首先,思南是山的世界,山的工艺品,山的风景画。县城本身就坐落在群山环抱之中,是山生起来的城市,是用山堆起来的城市,是山的城市、山的公园。县城以乌江峡谷中的白虎岩、五老峰、凤凰山连成的山脉为靠山,形成巨幅屏风,以城东万胜山为望山。座座高山,山势挺拔秀丽,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城南有高300米宽24米形似虎头的白虎岩自然景观,有倚城而生的十里乌江大峡谷和乌江山峡。乌江大峡谷中有形似巨龙的高100米、长1000米的腾龙峡自然景观。县城的正前方河东有绵延二公里形似睡佛的万胜山,城后五老峰正中有由三峰组成形似坐佛的宽48米、高74米的佛山。这一前一后、一东一西、一卧一坐,对称坐落在乌江两岸、县城两边,形态各异的巨佛,守护着思南县城这个神奇的地方。距县城60公里处,有地球同纬度发育类型最完整、生态保护最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连片面积最大,正在像云南石林那样包装打造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长坝石林。县城周围密布着众多的岩溶洞与河流。由于山势奇特、溶洞众多、河流密布,国内有关地质权威专家考察后惊叹,并誉之为中国地质博物馆、国家地质公园。

第二,思南是水的世界,水生的城市,是伴随着人类沿江开发发展起来的城市。就像人类祖先沿长江黄河流域繁衍生息一样,是在人类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情况下,用水运载来的城市。思南正是因为拥有这样一条贵州的母亲河,所以才得以繁荣发展至今。乌江是思南的灵魂,是思南发展的希望,思南发展离不开它。乌江这条黄金水道孕育了思南,催生了思南的成长壮大。相信今后会运载着思南走向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随着思林、沙坨两大电站的建设,乌江的优势正在从单一的水运转化为水运、电能、旅游多能并举。思林、沙陀两个电站建成蓄水后,思南境内将形成以县城为中心的两个大的千岛湖,思南水资源将更加丰富。思南县城江面将更宽,届时思南县城将呈现一条大河江面宽,风吹百花香两岸(春天城市绿腰带中的茶、药、桑、花、果、田六圃,百花盛开、争奇斗艳),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繁忙的百船,贵州独有的江南水乡特色。思南温泉也是思南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思南温泉形成了以鹦鹉溪为代表的体系。鹦鹉溪温泉开创了贵州地热开发的四个最:单井产量最大2740吨/日;水温最高60℃;井深最浅406.7米;成井时间最短六个月。时至今日,思南温泉钻井取水与自流水已突破12000吨/日,平均水温在50℃以上,片区产量最大,日产温泉水600万方。县委政府正全力打造“全国温泉开发利用示范区”,聘请日本箱根温泉董事长任思南温泉开发顾问,聘请重庆日本箱根温泉开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设计,决心将思南温泉打造成全国一流、世界一流品牌。

第三,思南是桥的世界。由于思南地貌自然切割非常厉害,城市所在地山很高,河床很低,落差很大,再加上乌江穿城而过,桥便成了连接城市的唯一载体。为了加快城市发展,1987年思南修通了主桥长436米、总造价1100多万元的乌江大桥,2011年又修通了主桥长391米、总造价6000多万元的乌江二桥,目前正在加速修建主桥长391米、总造价2.95亿元(含延安路)的乌江三桥。随着杭瑞、酉剑国家和省两条高速公路的开工建设,县城乌江的上下游还将各建一座投资规模都远远超过三桥的第四、第五跨江大桥。一个小小的县城能同时拥有五座投资规模巨大的跨江大桥,创新了全省大桥过县城大而多的历史。同时也使思南县城成了大桥的故乡,成了大桥的世界,成了大桥博物馆。

第四,思南是山城博物馆。县城就矗立在群山环抱中,山势雄奇,如小岩绝壁、大岩矗立、五老撑云、凤凰展翅;有和山一样雄伟城市,旧城楼房林立,沿山势的高低漫延,错落有致,房子密度如雨后春笋般盘根错节,不规则的地形滋生出不规则、杂乱无章的建筑,正是因为这年复一年、一代又一代杂乱无章、拥挤不堪的建筑,造就了思南从古至今的繁荣,杂乱的视线中倒有几分像香港开发初期一样的繁荣。华灯初上,站在乌江大桥上遥望,城西灯火通明,江中繁星点点,有半江灯火半江城的感觉。白天漫步城中,砖房木房交相辉映,既有远古时代的石阶小巷、飞檐木屋,又有不同时代进化留下来的木质结构、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形态各异的楼房,整个县城就像一个见证历史的老人,就像山地城市博物馆。城北新区,既有现代文明城市的辉煌,又有山区城市依山而建的特色,在继承了原有城市的特色之后,城市建筑布局更加合理,设计理念更加先进,设计式样更加新颖。随着乌江三桥、中华路、北京路、延安路和城北两条次干道的建成和遵铜公路改道,新城交通将更加方便,城市沿山势建筑将更加明显,城市将越建越高,城市建设也将越来越雄伟,越来越漂亮,居民生活将越来越幸福。思南城市建设完全顺应了自然地形地貌,没有改造的痕迹,完全是一幅精美的山水桥城水墨画。山有多高,城有多高,山前有城、城后有山,城以山为托、山与城相倚,水以城为荣、城以水赖生。在厌倦了变形变态的千城一面的城市面貌后,人们会寻找完全顺应自然、天然生成的青山绿水,有山、有水、有型,个性突出,特色鲜明,远离改造模仿的纯天然城市。思南必将是未来人们寻求自然城市的首选之地,并将以独一无二的城市特色在竞争的大潮中得以永生,必将以独特的城市魅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寻根观赏,必将以一张独特强劲的旅游城市名片,成为与思南石林、思南温泉、两个千岛湖齐名的思南四大名片,迎来八方游客。

第五,思南是古文化发祥地。

一是建议在县城冷库左边莲花山连片征地1000亩建古文化城,以夜郎第一司命名,城内建三治所(思南宣慰司、思南府、思南专员公署)、古教育基地(从司、府、署中各选择几所历史悠久的儒学、书院、义学、育婴堂、考棚建古教育基地)、古文化陈列馆(含古名人陈列馆、白号军起义陈列馆)。这是一座完整反映贵州土司文化的博物馆,也是全国唯一的土司博物馆,是土司的活化石。相信夜郎第一司的建成,必将引起强烈反响,必将成为推介思南的助推器。

二是将古墓开发作为城市规划建设的又一亮点推出。思南古墓是与古建筑、古文化齐名的活化石,同样被外人看好,应放在城市规划的高度与三古同规划、同设计、同开发。思南境内有许多有名的古墓,有明宣慰司二品官田宋鼎墓、明左参政三品官李渭墓、清兵部尚书田仰墓、广东右布政使田秋墓等。由于古墓分散,不便参观,不被看好,建议在县城万胜山适当位置选择一小山坡,围绕小山坡建思南十八古名人衣冠冢(取明代十八位大臣随皇帝逃至安龙,死后葬于此,称十八先生墓之意)将城市公园、森林公园、烈士墓有机结合起来,墓碑上将每人的生平事迹刻在上面,供后人和游人敬仰。思南是藏龙卧虎的地方,相信会有不少人前来驻足观赏,也会成为县城的一大亮点、一大景观。

只要思南坚持走特色规划建设的道路,坚持人无我有的原则,坚持保护利用发挥好自己的特色,不久的将来思南特色就会成为贵州特色、世界特色,就会成为人们追捧的热土,就会为思南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作出贡献。

土家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