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民族学校
所属图书:《明珠花溪布依文化》 出版日期:2018-05-01 文章字数:2758字

民族学校

民国时期,地方政府虽然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了一些学校,但少数民族子弟能上学读书的人仍然很少,据《贵州统计年鉴》载,民国28年(1939)贵阳县边胞(指原贵筑县地域内的少数民族)识字人口仅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4.8%。

1950年,人民政府创办公立学校后,放宽对少数民族子弟入学年龄的要求,许多高龄的少数民族学子得以进入学校。1953年,中等师范学校开始招收少数民族学生,培养少数民族教师,少数民族学生逐年增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迅速发展,贵阳市花溪区民族学校有花溪民族中学、黔陶民族中学、黔陶民族小学、花溪区民族小学等。据《贵阳教育叙事》载:1989年,花溪区7个民族乡对教育的投入共33.4万元,村筹资共32.9万元,维修、扩建、新建校舍共30248平方米。2002年,全区中学中少数民族教师278人,占全区中学教师总人数的25.5%;小学中少数民族教师484人,占全区小学教师总人数的26.6%。

(一)花溪民族中学

花溪民族中学位于花溪区溪北办事处董家堰村,与贵州省第一测绘院毗邻。1975年,花溪区教育局在董家堰村开始修建学校,于1980年秋季开始招生,校名为“贵阳市花溪民族学校”,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设有小学部与初中部,9个教学班级,有学生400余人,教职工21人。1984年开办高中部,并将中学部与小学部分开,中学部定名为“花溪区民族中学”,小学部迁往竹林村改名为“花溪区民族小学”。1987年市民委拨款补助25万元在花溪区民族中学修建面积为1000平方米的教师宿舍一幢。1989年至1993年先后得到省、市民委和省、市教委的资助,扩大了学校规模,并添置教学设备,购买实验仪器,新建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宿舍和食堂。1995年花溪区民族中学总面积扩大到7600平方米,占地面积47.1亩,有15个教学班,其中初中12个班,高中3个班,少数民族学生人数占学生总人数的51%。该校在招生时,实行照顾性政策,少数民族学生优先入学,对于偏远乡村学生和高中部少数民族学生,学校实行减免书费、学费、杂费等照顾性政策,并发给少数民族学生一定的生活补助费。学校除基础课程外,还开设了民族知识和民族理论课。1997年,花溪民族中学划归贵阳市直管。

(二)黔陶民族中学

黔陶民族中学位于黔陶布依族苗族乡政府驻地,前身为一所私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为黔陶小学,1970年设初中部。1993年小学部与中学部分开,单设为中学,1994年正式更名为“黔陶民族中学”。学校占地面积为7105.6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378平方米,有教职工32人,其中少数民族教师9人,学校设有9个班,有学生338人。2002年,校舍面积增至2249平方米,教职工32人,其中有少数民族教师13人,设11个班,有学生400余人,绝大部分为布依族。

(三)花溪民族小学

花溪民族小学位于原花溪布依族苗族乡的竹林村,前身为花溪区民族学校小学部,1984年,花溪区民族学校创办高中部,中小学分开,小学部搬至竹林村,改名为“花溪区民族中学附属小学”。1994年脱离民族中学更名为“贵阳市花溪区民族小学”,学校占地面积为550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792平方米,设14个班,有学生568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人数占学生总人数的75%,有教职工37人,其中少数民族教师10人,学校少数民族生源主要是布依族。2002年有16个班,在岗教师34人,有学生809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524人,占学生总人数的64.8%。现在花溪区民族小学为花溪区重点民族小学。

(四)黔陶民族小学

黔陶民族小学位于黔陶布依族苗族乡乡政府驻地,原名为黔陶小学。1970年增设初中部,1982至1986年停办初中部,1987年又恢复初中部,1993年初中部分出,黔陶小学正式更名为“黔陶民族小学”。学校占地面积为8700平方米,有教学楼1幢,校舍建筑面积1578平方米,教室12间,实验室及办公室14间,有8个班,有教职工20人,学生450人,少数民族学生人数占学生总人数的90%,大多数为布依族。2002年,学校办学条件有所改善,有教学楼2幢,建筑面积增至9268平方米,教室12间,学生增至720人,在学生中约有一半为布依族。

——摘编自《花溪区教育志》

(五)康寨小学

康寨小学,于1942年开始创办,其前身为一所私塾,现在为一所普通村级完小,距花溪区麦坪镇镇政府所在地4千米。现有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76人,教师9人,教师中1人拥有本科学历,3人拥有大专学历,5人拥有中师学历,小学高级教师2人,小学一级教师6人,小学二级教师1人。学校几经搬迁,于1988年10月建成现校址,学校占地面积为1612平方米。校园内绿树成荫,景色宜人,为师生营造了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这里是莘莘学子成长的摇篮。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无论是创办初期的私塾还是现在的村级完小,学校在教学上都特别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在学校的教学工作中,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致力于“构建和谐校园”的办学理念。以“实事求是,自立自强”为校训,逐步形成了“纪律严明,品行优良,奋力拼搏,积极向上”的校风,“依法执教,严谨治教,精心授教,言传身教”的教风,和“依法上学,竭力求学,勇于探索,获取博学”的学风。无论是教师还是管理人员,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长处,近几年来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在麦坪镇各学校的评比中,总体成绩始终保持领先地位。

(六)杨中小学

杨中小学的前身是“保国民学校”,创建于194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0年更名为“花溪小学杨中分校”,随后改名为花溪杨中小学。1981年上级有关部门对旧校舍进行拆除和改造扩建,新学校于1983年竣工并投入使用,至今已30余年了。2014年对教学楼进行再次修缮,现在的教学楼焕然一新,绿树成荫。学校地处花溪区东南方向的杨中村四组(即杨梅寨),全村辖有7个自然寨,学校的学生基本上都来自这7个布依村寨的布依族家庭。学校占地面积为198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659平方米,教学楼有2层,共12间教室。其中有远程教室一间,教师办公室一间,实验室一间,图书室一间存有图书2289册。有一到六年级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11人。教师有8人,其中拥有专科学历的有6人、中职学历2人、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4人。

学校教师都具备良好的心理素养和业务素质,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勇于进取,工作踏实,乐于奉献。近年来,学生在参加花溪区教育局质量监控、小升初考试中均取得较好的成绩,受到了花溪区教育局的嘉奖。

杨中小学

自建校以来,学校坚持把安全教育放在首位,坚持以人为本、民主办学、民主管理、以德治教的基本原则,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完善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使学校管理工作规范化。

明珠花溪布依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