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寨姓氏与人口分布简况
我国很早以前就开始使用姓氏,而布依族是使用汉姓较早的民族之一,在宋代布依族有罗、龙、石等汉姓出现。布依族大多子随父姓,以谱联族,与族连宗,聚族而居。
在花溪区境内同姓氏的布依族往往成片而居,因此一个布依族村寨中多出现只有三四个姓氏的情况。花溪区主要有龙、方、张、石、罗、班、李、韦、卢、王、杨、程、莫、金、唐、吴、周、包、赵等姓,其中龙、方、张、石、罗、程、韦氏,他们是花溪一带布依族的先民之一。
唐宋时期,花溪境内有6个少数民族,布依族是其中世居民族之一,当时的布依族称为番人,番人姓氏有龙、方、张、石、罗五姓,合称五番。后增加程、韦两姓,称为七番。这七番是从今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县、长顺县一带逐渐迁移过来,他们是花溪布依族中最早出现的姓氏。
元朝时期,花溪境内布依族姓氏在原七番姓中增加卢姓,称“八番”。花溪大寨罗、龙等姓的布依族是明末从定番(今惠水县)、龙里两地先后迁来的,先住今贵州农学院松林坡,后迁入花溪大寨。
花溪小寨杨姓布依族,其祖辈从定番的瓦落寨迁入,先住阿哈寨(原位于花溪区大将山西南麓,今已不存在),因人丁衍增迁至小寨,后又分支于养牛坡、荒寨等地。
清朝时期,花溪境内的少数民族人口逐渐增多,如苗族、布依族等人数较之前增加了不少。元明时期,进入花溪境内的汉族或为官,或经商,以居城镇者为多,而少数民族退至城郊山谷间聚族而居,主要从事农业生产,这一时期,少数民族仍是花溪区的主体居民。清中叶以后,中原人大量南迁,大量的汉族人迁入此地,导致这里的民族人口构成发生变化。至清末时,当地布依族等少数民族已不再是主体居民,但形成了汉族与少数民族共同发展,相互融合,民族间大杂居、小聚居状况。
民国时期称少数民族为“苗夷民族”或“边胞”,“夷”泛指仲家(今布依族)。这一时期,各少数民族人口不及汉族三分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布依族人口从民国以来的变化如下:民国26年(1937),全区总人口126392人,其中夷族(今布依族)人口16334人,占全区总人口的12.9%。
民国28年(1939):全区总人口136858人,其中夷族(今布依族)人口16334人,占全区总人口的11.9%。
民国34年(1945):全区总人口172541人,其中夷族(今布依族)人口20584人,占全区总人口的11.93%。此时期境内人口逐渐增加,但布依族人口比例未见增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花溪区人民政府根据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政策,注重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民族问题,1950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派出以费孝通为团长的中央访问团到花溪及高坡苗族自治乡进行访问,了解少数民族对确定自身民族身份的愿望和要求;1953年10月,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批复改“仲家”为布依族,族称得到确定。此后,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不断努力发展经济,各族人民生活环境日见改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布依族人口由此不断增长。
据1964年7月1日全国第二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花溪布依族人口数为27152人,占全区总人口比例的16.65%。
据1982年7月1日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花溪布依族人口数为39973人,占全区总人口比例的15.31%。
据1990年7月1日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四普及四普以后已减去小河、金竹两镇)的资料显示,花溪区布依族人口数为34346人占全区总人口比例的12.94%。
据2000年11月1日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花溪区布依族人口数为41445人,占全区总人口比例的12.29%。
布依族是花溪区的世居民族之一,在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已属于贵阳市人口为万人以上的6个少数民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彝族、土家族、仡佬族)之一,在6个少数民族中,布依族人口所占比例为23%,其中花溪区的布依族人数较多。据2002年统计,全区有民族乡7个,民族聚居村72个,散杂居村有57个,花溪区属于少数民族聚居区。
花溪区撤乡并镇后,原所辖的清溪街道办事处,辖花溪村、麦乃村、把火村、杨中村、陈亮村、翁岩村、吉麟村、董家堰村、养牛村、石板井村、上水村、竹林村已划入现在新成立的溪北街道办事处。大寨村、云上村、马洞村、天鹅村、尖山村、洛平村、桐木岭村划归现在新成立的贵筑街道办事处。现如今花溪区布依族人口及其姓氏在全区14个乡(镇)、办事处自然村的分布情况如下:
贵筑社区:区内布依族主要分布在大寨、新寨、上板桥、石头寨(又名石灰寨)、李村等自然村。大寨村村委会设于大寨,位于贵筑社区办事处西2千米处。大寨村辖大寨、新寨等寨,全村共有350户,1458人,为布依族聚居村,布依族占全村总人口的90%以上。共有常年耕地面积64公顷 [1] ,人均占有耕地面积0.66亩 [2] 。
桐木岭村,村委会设于下板寨,位于贵筑社区办事处南5千米处。桐木岭村辖上板桥、下板桥、石头寨等寨,全村共有621户,2497人。共有常年耕地面积145公顷,人均占有耕地面积0.87亩。桐木岭村有“头目岭”之称,后因该处建观音寺而广种桐木,因此又叫桐木岭。桐木岭村主要有吴、卢、韦等姓。
天鹅村,村委会设于天鹅大寨,位于贵筑社区办事处南7.2千米处。天鹅村辖李村等寨,全村共有432户,1937人。共有常年耕地面积54公顷,人均占有耕地面积0.42亩。天鹅村主要有班、李等姓。
清溪社区:区内布依族主要分布在石头村、大窝寨、龙泉寨、马家庄、杨梅寨、水头寨、高寨(也称杨高寨)、麦乃寨、把火寨、毛洼(原名毛家寨)、葫芦届(又称葫芦苗)、课米田等自然村。
石头村,村委会设于民主路,全村共有603户,2290人。共有常年耕地面积12公顷,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为0.79亩。石头村主要有李姓等。
杨中村,村委会设于南桐路,距离清溪社区街道办事处有10千米,全村共有576户,2213人。共有常年耕地面积91公顷,人均占有耕地面积0.62亩,有小学一所。杨中村包括大窝寨、龙泉寨、马家庄、杨梅寨、水头寨、高寨。杨中村主要有罗、龙、陈等姓。
麦乃村,村委会设于麦乃大寨,位于清溪社区街道办事处东4千米处。全村共有243户,875人。共有常年耕地面积32公顷,人均占有耕地面积0.55亩,有小学一所。麦乃寨主要有龙、陈、周、班等姓。
把火村,村委会设于把火寨,位于清溪社区街道办事处东6千米处。全村共有38户,1043人。共有常年耕地面积53公顷,人均占有耕地面积0.76亩,有小学一所。把火村主要有陈、唐、王、班等姓。
翁岩村,村委会驻翁岩寨脚,位于清溪社区街道办事处东7千米处。翁岩村辖翁岩、葫芦庙、课米田等寨,全村共有204户人,943人。共有常年耕地面积52公顷,人均占有耕地面积0.83亩,有小学一所。翁岩村主要有王、罗等姓。
溪北社区:区内布依族主要分布在董家堰、新寨、麦达、麦翁、养牛坡(又名野牛坡)、荒寨、上水、团寨、望明(又名猫冲)、竹林寨(又称上竹林寨)、葛家寨、碧云窝(又名麻窝寨)、上寨,小寨,柏杨寨、石头寨、螃蟹井等自然村。
董家堰村,村委会设于210国道花溪大道南的14.5千米处,距溪北社区街道办事处北4千米。境内有贵州民族大学,贵州民族中学。董家堰村辖董家堰、新寨、麦达、麦翁等寨,全村共有358户,1459人。共有常年耕地面积39公顷,人均占有耕地面积0.40亩。该村在花溪景区“十里河滩”湿地公园境内。董家堰村主要有罗、王等姓。
养牛村,村委会设于养牛村,位于溪北社区街道办事处北3千米处。养牛村辖养牛坡、荒寨等寨,全村共有260户,1034人。共有常年耕地面积47公顷,人均占有耕地面积0.68亩。
上水村,村委会设于上水村,位于溪北社区街道办事处北5千米处。上水村辖上水、团寨、望明等寨,全村共有312户,1311人。共有常年耕地面积33公顷,人均占有耕地面积0.38亩。该村置于“十里河滩”湿地公园境内,呈“群山环村庄松梅竹同林,一溪绕古寨河滩水共源”之美景。上水村主要有龙、班、陈等姓。
竹林村,村委会设于竹林寨,位于办事处北5千米处。竹林村辖竹林寨、葛家寨等寨,全村共有365户,1459人,共有常年耕地面积66公顷,人均占有耕地面积0.06亩,设有完全小学一所。竹林村主要有班、葛等姓。
吉林(原名为吉麟寨、柏杨寨)村,村委会设于吉林村,位于溪北社区街道办事处西北2千米处。吉林村辖碧云窝、吉林、上寨,小寨等寨,全村共有524户,2141人。共有常年耕地面积39公顷,人均占有耕地面积0.27亩。吉林村主要有班、周、杨等姓。
石板井村,村委会设于石板井,位于溪北社区街道办事处西北4千米处。石板井村辖螃蟹井等,全村共有248户,1019人。共有常年耕地面积68公顷,人均占有耕地面积1亩,设有小学一所。石板井村主要有张、陈等姓。
孟关苗族布依族乡:乡内布依族主要分布在上板桥、下板桥、沙坡、大西、小西、贺禄寨、王四寨等自然村。
上板村,村委会设于上板桥,距离乡政府1.5千米。上板村辖上板桥、下板桥等,全村共有163户,735人。共有常年耕地面积77公顷,人均占有耕地面积1.57亩。上板村主要有班、吴等姓。
沙坡村,村委会设于沙坡,位于乡政府南2千米处。沙坡村辖大西、小西等寨,全村共有380户人家,1838人。共有常年耕地面积71公顷,人均占有耕地面积0.58亩。
红星村,村委会设于瓦厂坡,位于孟关苗族布依族乡办事处南2千米处。红星村辖贺禄寨、王四寨等,全村共有282户,1239人。共有常年耕地面积98公顷,人均占有耕地面积1.14亩。红星村主要有陈姓等。
黔陶布依族苗族乡:乡内的布依族主要分布在河西寨、小摆茶、老傍河、打铁寨、小院寨(地名普查时称中院寨)、关口大寨、关口小寨,大摆茶、翁雅、干坝、大马场、小马场等自然村。该乡有赵司茶场,其茶清朝时为上奉朝廷的贡茶。
黔陶村,村委会设于政府街上。黔陶村辖河西、小摆茶、老傍河、打铁寨、小院寨等寨,全村共有237户,1118人。共有常年耕地面积83公顷,人均占有耕地面积1.11亩。黔陶村主要有班、罗、陈等姓。
关口村,村委会设于关口寨。关口村辖关口大寨、关口小寨,大摆茶、翁雅、干坝等,全村共有234户,1350人。共有常年耕地面积104公顷,人均占有耕地面积1.16亩。关口村主要有王、罗等姓。
马场村,村委会设于马场村。马场村辖大马场、小马场等,全村共有349户,1450人。共有常年耕地面积92公顷,人均占有耕地面积0.95亩。马场村主要有陈、罗姓。
马铃布依族苗族乡:乡内布依族主要分布在韦队、水车坝、牛皮箐、上后坝、下后坝、盐井、下云、摆茶等自然村。
马铃村,村委会设于马铃场。马铃村辖韦队、水车坝等,全村共有375户,1609人。共有常年耕地面积79公顷,人均占有耕地面积0.74亩。马铃村主要有韦、卢姓等。
牛皮箐村,村委会设于牛皮箐,位于乡政府西北2.5千米处。牛皮箐村辖牛皮箐等,全村共有149户,672人。共有常年耕地面积53公顷,人均占有耕地面积1.18亩。牛皮箐村主要有陈、王、罗等姓。
谷增村,村委会设于谷增村。谷增村辖上后坝、下后坝、盐井等,全村共有314户,1315人。共有常年耕地面积110公顷,人均占有耕地面积1.25亩。谷增村主要有陈、龙、韩等姓。
中寨村,村委会设于中寨。中寨村辖下云等,全村共有220户,960人。共有常年耕地面积53公顷,人均占有耕地面积0.83亩。中寨村主要有韩姓。
凯坝村,村委会设于凯坝场。凯坝村辖摆茶等,全村共有161户,773人。共有常年耕地面积51公顷,人均占有耕地面积0.99亩。凯坝村主要有陈姓等。
麦坪镇:镇内布依族主要分布在康寨、王六坝、桃寨、簸落园、甘水井、大坡、十八块等自然村。康寨村,村委会设于康寨,位于乡政府东5千米处。康寨村辖康寨、王六坝、桃寨、簸落园、甘水井等,全村共有377户,1675人。共有常年耕地面积111公顷,人均占有耕地面积0.99亩。康寨村主要有王、罗等姓。
大坡村,村委会设于大坡上。大坡村辖大坡、十八块等,全村共有493户,2263人。共有常年耕地面积73公顷,人均占有耕地面积0.48亩。大坡村主要有罗、赵、龙、韦等姓。
青岩镇:镇内布依族主要分布在栗木山大寨、上关村、下关村、思潜、高寨、龙井、小弓腰寨等自然村。青岩镇人文荟萃、人才辈出,有清末状元赵以桐、同盟会成员平刚等。镇内有九寿、八届、五阁、二祠、一宫、一院等古建筑群,这些古建筑群设计精巧,工艺精谌。
西街村,村委会设于西街。西街村辖栗木山等,全村共有378户,734人,共有常年耕地面积59公顷,人均占有耕地面积21亩。西街村主要有王姓等。
新关村,村委会设于下关口,位于乡政府西北3千米处。新关村辖上关村、下关村等,全村共有235户,923人。共有常年耕地面积38公顷,人均占有耕地面积0.62亩。
思潜村,村委会设于思潜,位于镇政府东南面7千米处。思潜村辖思潜、高寨等,全村共有606户,2781人。共有常年耕地面积138公顷,人均占有耕地面积0.74亩。思潜村主要有罗姓。
龙井村,位于镇政府东2千米处。龙井村辖龙井寨,全村共有266户,1144人。共有常年耕地面积54公顷,人均占有耕地面积0.71亩。龙井村主要有龙姓。
摆早村,村委会设于上摆早,位于镇政府东4千米处。摆早村辖小弓腰寨等,全村共有373户,1729人。共有常年耕地面积80公顷,人均占有耕地面积0.69亩。摆早村主要有赵、班等姓。
石板镇:镇内布依族主要聚居在镇山村(旧名半边山)。
镇山村,村委位于花溪水库北岸,距贵阳市中心21千米,距花溪11千米。全村共有141户,599人,共有常年耕地面积47公顷,人均占有耕地面积1.18亩。镇山村主要有班、李等姓。花溪区其余的乡镇内居住的布依族不多,主要分布在散居和杂居型村寨里。
[1] 一公顷约等于10000平方米,后同。
[2] 一亩约等于666.67平方米,后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