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墓地风水佑子孙
所属图书:《仫佬行歌:仫佬族》 出版日期:2014-06-01

墓地风水佑子孙

在墓地的选择上,从古至今都是选择入地葬。地点的确定上,古代是实行家族公墓制,各辈死者先后不一,但都要葬于一处,清嘉靖《贵州通志卷三·风俗》说:“木佬……死则虽先后异也,男女必辟葬一处。”现在一般都请阴阳先生看风水、看龙脉,用罗盘确定坐什么山朝哪个方向。若某家出了什么意外事故,许多时候都追究于某座墓地的选择,某家人的子孙做了大官,发了大财,出了大学问家,也都说依傍于某所祖坟,可见选择理想的墓地,是其子孙想获得先辈庇佑的途径,他们不仅以此告慰亡者,同时也于此关照后人。对于死者所葬之地与生者成败进退的联系,人们虽然深信不疑,但也不能做出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释。

仫佬族各个家族都有自己的“祖坟地”,同一家族者多葬于一处,但非正常死亡和年少死亡者,于野外用木棺从简埋葬;因麻风病死亡者,于野外焚化速葬。

亡者上山安葬,当即由“道士”用一个猪头、一只公鸡和米酒等先祭死者,进行“招龙”。在“招龙”活动结束后,由孝子抱公鸡回家,意即将死者的灵魂引回家中,由“道士”先生念经安灵位,请亡者上神龛,进行供奉,使得亡者在天之灵得以安息。

葬后第三天,丧家子女、家族和重要亲友备酒、肉、糖、鱼、饭等祭品,上坟祭祀,添土整墓,即“复山”。清乾隆《贵州通志》卷七载:“木老所在,多王、黎、金、文等姓……父母死有丧服而无衰经,长子居家四十九日而不洗濯,步不逾户,期满延巫祝荐,名曰放鬼,乃出门。长子贫不守,必长孙或次子代之。”

如果是孕妇、产妇或儿童死亡,要埋在深冲冷洼很少有人去到的地方。人死了停尸在家的时候,在门前要搭上晒席,以示家有丧事。高寿老人去世,葬礼自然会比较隆重,女婿或近亲都要猪羊上祭,请唢呐送葬。有的富裕人家,仅唢呐就多达七八拨或十几拨。请酒开席的时候,不管每拨唢呐是两人或四人,都要单开一桌席,吹唢呐的人吃不完就包着走。

20世纪初叶开始,仫佬族的丧葬习俗有所改变。多改为守灵7天或3天,期满,由家族或至亲请去吃餐饭后,即可进行正常生产、生活。葬期或满三年立碑,逢清明节上山扫墓。

层峦叠嶂

仫佬行歌:仫佬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