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认姓开亲
所属图书:《仫佬行歌:仫佬族》 出版日期:2014-06-01

认姓开亲

仫佬族自古有许多自己独特的语言和风俗习惯。在历史的长河中,随着时代的发展,为适应社会发展变化,与时俱进,仫佬族的婚俗也在不断地演变。

本民族通婚,防外族渗入。在现存的各代家谱记载及口碑传说都公认这一点,大多都把婚姻限制在文、罗、黎、金、王、吴几个姓氏之内,互相之间袓袓辈辈互相联姻,都是老亲老戚,当时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出于一是有利于本民族的繁衍需要,保持本民族血统的纯正;二是防外族侵入,保持本民族的凝聚力;三是怕别人看不起;四是语言有碍。封建时代,仫佬族的族长就把这种婚姻规矩严格地定了下来,违背者被视为背叛自己的民族、背叛自己的袓先,会遭到本族人的唾弃和严厉的族规制裁。

不断演变的婚俗

过去,仫佬族中鲜有与邻近民族通婚的现象。现在,与汉、苗、畲、布依等族通婚逐渐增多,早婚以及姑表、姨表开亲等现象已基本消失。

由于这种族规的限制,过去,在一些仫佬族村寨的老辈人中,几乎找不到与外族通婚的先例。黄平重安江上游一带的仫佬族不但避免与外族通婚,而且本族内通婚也约定在几个姓氏之间。这是黄平代支、新华、茶山一带仫佬族婚姻最为显著的特点。据说代支岩头寨王、黎、金、罗四姓的祖辈在很久以前就结拜为兄弟,视为一家人,并立下规矩,后代联姻只能在上述四姓中进行,因而在岩头、罗裙等仫佬族大寨,不少仫佬族人家的神龛上同时供奉着四姓祖先的牌位。这种婚姻结构,以至几乎家家都是“亲戚”,形成了广义上的一家婚姻。据岩头村人介绍,该村80%以上的人家都有亲戚关系,不少老年人仍认为大家都是一家人的婚姻比较好。

黄平县岩头寨

重安江风光

仫佬族大多是文、罗、金、黎、王、吴这六个姓,少数人是陈、李、朱、石等姓,别的姓就更少了。所谓“同姓不婚”是指同一姓氏范围内不得开亲,文家姑娘不得嫁到文家,罗家男子不能娶罗家姑娘,不管两家相隔分支了多少代。即使不是同姓,只要是同宗(如某一家的男性过继到另一姓之后做子孙)也不能结婚。如麻江县下司镇德兴村的文、罗两姓,碧波乡仰古村的吴、王两姓等,也都从来不通婚。他们认为同姓、同宗就是同血统,如兄妹一样,不能结婚。

仫佬行歌:仫佬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