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里龙舟奔小康
贵州省麻江县下司镇龙里村是一个仫佬族聚居村,位于下司镇清水江沿岸。
“龙里是块难得的风水宝地。”20多年前有位风水先生曾说过龙里的风水:“绵延不断的苗岭山脉自祖山蜿蜒而来,突然在小半山(地名)处分出一支嫩脉,弯弯曲曲、若隐若现,经过层层剥换、过峡、束气,变为一条清秀的山龙静静地卧在龙里那个地方,而清水江就是苗岭山脉的随龙水,来到龙里则呈‘水缠玄武’之状,像一条玉带一样将‘龙头’环绕抱住……”
苗岭山脉
龙里龙舟队
2012年,中国新闻网上有一篇题为《“文家军”名满天下龙舟造就仫佬族村庄首富》的报道,让很多人关注龙里龙舟的发展。
龙里是一个依山傍水、山水环抱,环境非常优美的仫佬族寨子,大约有100余户人家错落有致地坐落在“龙头”之上,寨脚下是一片宽阔的常年被江水冲击而成的由鹅卵石铺就的沙滩,清澈的清水江像一条蓝色的飘带,呈“U”形环绕着村子静静地流过。
文廷友就住在寨子东面一幢相当显眼的“龙舟楼”内。他六十开外的样子,很热情也很健谈,是龙舟队里的舵手,说起龙舟队如数家珍。龙里村能与划龙舟结缘,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1989年,贵州省人民政府确定贵州省龙舟赛于8月在麻江下司举办。而那时的麻江还没有自己的龙舟队,但作为东道主又不可能不组队参加。由于时间紧,有人便想出了从该县境内清水江沿岸会划船的村民中遴选队员的办法,于是便临时任命当地以打篮球出身的体委主任“夏打球”为教练员去组建队伍。
那些年由于龙里村交通不方便,村民们下地干农活、出门走亲访友都得走水路,不论男女,很多人都有一身划船的好功夫。于是在这支临时组建的“杂牌军”中,龙里村的仫佬族汉子们就占了一半多。
后来,这支“杂牌军”在本次共有12支龙舟代表队参赛的比赛中居然还获得了500米竞速赛第5名、800米竞速赛第3名的成绩。
本来“赶鸭子上架”只为应付比赛,没曾想却玩出了点儿小名堂,这不仅给当地政府带来了信心,也给队员们带来了希望。加之受全省龙舟赛事的影响,下司地区清水江沿岸的群众赛龙舟蔚然成风,每年端午、七月半等民族传统节日均要举行各种龙舟比赛。
为了参加各种赛事,龙里村便自发组建了自己的男女龙舟队。令人没想到的是,这支队伍通过不断组合、发展、壮大,最终磨炼成了麻江县代表队、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代表队、贵州省代表队,成为闻名全国的一支龙舟劲旅——文家军。
文家军载誉归来
2006年,全国第三届体育大会龙舟比赛在江苏苏州举行,龙里男子龙舟队首次代表贵州省参加比赛,就获得了1000米直道竞速金牌和500米直道竞速银牌的好成绩,实现了贵州省参加全国龙舟大赛金牌零的突破。同年,全国第十四届龙舟锦标赛在沈阳举办,龙里男子龙舟队代表贵州省参加比赛,再夺1000米直道竞速第一名。
最让龙里男子龙舟队引以为傲的是他们在羊城广州龙舟赛上的表现。那是2007年11月,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广州举行,龙里男子龙舟队与镇远女子龙舟队代表贵州省参加了该次运动会的龙舟赛。赛前,省领导对他们的最大期望就是能拿到一枚金牌,不曾想他们在女队稍弱于东道主广东省代表队和湖南省代表队的情况下取得了9枚金牌的骄人成绩,创下龙里男子龙舟队囊括本赛事所参赛项目所有金牌的纪录。这些项目分别是男子、男女混合500米标准龙舟,男子、男女混合800米直道竞速,男子、男女混合1000米标准龙舟,男子、男女混合500米小龙舟直道竞速等。这成绩凝聚着龙里村仫佬族人的心血和汗水。当然,他们的汗水没有白流,除了收获观众热情的助威和媒体的关注外,每人还收获了14余万元的奖金。
麻江龙舟赛
龙舟健儿获奖
由同一个村(龙里)、同一个民族(仫佬族)、同一个姓氏(文姓)、同一种从业属性(农民)组成的同一个群体(龙舟队员),就这样创造了贵州体坛的一个奇迹。
2011年9月,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龙舟比赛在贵阳举办。龙里村的老少爷们、姑娘媳妇们看似有点儿幽默地居然包了一辆大客车前往,他们不是去观战,而是代表贵州省男女龙舟队去参加比赛。之所以说有点儿幽默,是因为这支队伍中有的已是60来岁的老人,有的还是不到18岁的娃娃,有的是父子、夫妻,有的是母女、婆媳,明明是一个“亲友团”,却意外地组成一个参赛队,为此媒体和观众们亲切地称呼他们为“文家军”。在这次运动会上,“文家军”没让大家失望,为贵州拿下了本次龙舟赛17枚金牌中的12枚。
龙舟楼
据说,在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作为东道主的贵州代表队捷报频传,政府部门在喜上眉梢的同时也支付了巨额奖金,龙里村的队员每人都分到了不少的奖金。
据不完全统计,龙里“文家军”龙舟队自组建以来,先后代表贵州省参加了6次全国性比赛,取得了35金、12银、13铜的辉煌成绩。龙舟队员们每年从划龙舟比赛中也获得了不菲的收入,成了龙里村中的富裕群体。
沿着洁净的水泥步道信步走入村中,从前的那些破烂的旧木屋正在被一栋栋漂亮的“龙舟楼”所取代。一路上,听着姑娘、媳妇们热情的招呼和孩子们欢乐的笑声,看着悠闲地坐在自家门口晒太阳的老奶奶们慈祥的笑脸,让人仿佛置身在一个甜美而幸福的梦中……
山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湾水,但居住在村里的人们的生活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没有赛事的日子里,他们虽然仍像往常一样该播种就播种、该收割就收割,但看得出他们多了一份自信与满足。一旦接到赛事的通知,他们就会立马放下手里的农活,投入紧张而艰苦的训练……
都说“山管人丁水管财”,龙里村的人们就是通过门前那条滔滔不绝的清水江,靠着祖先留给他们的坚韧与执着、智慧与默契,走上了一条既充满挑战,又充满激情的“划龙舟”奔小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