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云里飘来的歌声
所属图书:《贵州非物质文化音乐遗产赏析》 出版日期:2014-12-01文章字数:4569字

云里飘来的歌声

莽莽的贵州高原,以它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被世人誉为“文化千岛”。其中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又是最为光彩艳丽的瑰宝,响遏行云的苗族飞歌、优美和谐的侗族大歌、柔美抒情的布依八音,这些都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宝库中珍贵的遗产,早已家喻户晓。今天我们要向朋友们介绍的是贵州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中的又一朵奇葩——贵州高腔山歌。

贵州是全国唯一一个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境内山脉众多,重峦叠嶂,可谓是“开门就见山”。大山孕育出了贵州人激越豪放的性格,也孕育出了激越豪放的贵州高腔山歌,它就像高原的灵魂一样,犹如从云里飘来的天籁之音,在山野之中散发着独特的芬芳。在贵州各地的高腔山歌中,要算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土家族高腔山歌和桐梓县的高腔大山歌最为有名,已经被列入了贵州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印江地处武陵山区,是土家族聚居地之一。土家族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民族,自称“毕兹卡”,主要居住在我国湘鄂渝黔接壤的广大地区,为古代巴人后裔。说它古老,早在先秦时期其先民就居住在这里,而且许多地方至今仍保留着土家族特有的风韵;说它年轻,是因为新中国成立后的1957年才被国务院正式确认为一个单一民族。印江县50%以上的人口都是土家族。土家人日日夜夜离不开山,岁岁年年依恋着山。

土家族高腔山歌是最能反映本民族粗狂豪放特点的民歌,是武陵山区山地文化的杰出代表,也是贵州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具有丰富的文学、道德美学、音乐学、民俗学以及语言学等方面的价值。

土家族高腔山歌源于土家族先民农耕、渔猎、伐木等生产劳动和生活,是土家人在野外劳动和生活岁月中,面对莽莽的大山用来消愁解闷、抒发情感、表情达意的民歌,用汉语演唱。对于居住在山高人稀的土家人而言,高腔山歌就是他们的精神食粮,土家族地区一句谚语是这样说的:“山歌本是古人留,留在世上解人愁”。可见,高腔山歌不仅能消除疲劳,驱除烦恼,而且还能增强人们对生活的信心,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因此,深受广大群众所喜爱。

土家族高腔山歌由抒发情感的主曲和调节情绪的副曲两大部分组成,主、副曲旋律不同,调式、唱法也不同,但主曲和副曲常常配合演唱,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主曲由领唱担任,歌词内容较多,常常即兴演唱。副曲由众人演唱,唱生活小事,演唱方式上采用曲艺形式的说唱,插科打诨,和领唱呼应对答,与主曲部分形成旋律、节奏、情绪的强烈对比,要求集体表演性强,达到诙谐、幽默、风趣的效果。

这是由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七十岁高龄的土家族老歌王刘朝英领唱,众人帮和的土家族高腔山歌代表曲目《栽秧歌》。此歌音乐性格真挚质朴,开朗奔放,曲调悠长,音调高亢明亮,音域宽广,旋律抒情,起伏跌宕。众人的帮腔也恰到好处、妙趣横生。这是土家人民在栽秧劳作时演唱的高腔山歌,歌中唱道:“大田栽秧行对行,三路转青两路黄,秧苗黄黄欠肥料,娇妹黄黄欠小郎。大田栽秧行对行,一对秧鸡里头藏,秧鸡跟着秧鸡走,情妹跟着少年郎。”这虽然是首劳作歌,但很大意义上也算是首情歌,在辛勤的劳作过程中,男女之间通过演唱山歌的方式传情达意,从而消乏解困,提高了劳动的激情。《栽秧歌》唱词用比喻的手法,充分体现了土家族高腔山歌“触景生情,见子打子,即兴创作”的特点。

老歌师刘朝英说:“做活路疲倦了就要唱嘛,散个闷嘛,疲倦了,我们唱个歌,就是这个意思嘛。”

土家族高腔山歌采用“乡音俚语”演唱,只有平舌音,没有翘舌音。如“庄稼”的“庄”应唱成“zuang”,“上山坡”要唱成“sang san po”;个别的字如“行走”的“行”要唱成“hen”,“岩石”的“岩”要唱成“ai”。高腔山歌的唱词常与野外自然景观和生产劳动相联系,由歌师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即兴创编,内容广泛地反映了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情歌、劳作歌、礼仪歌、生活歌、劝世歌等。

原印江县文化馆的老馆长,土家族民间音乐专家吴亚松介绍说:“印江土家族高腔山歌一般都是一种即兴创作,也就是说各种事情几乎都可以拿来唱歌,爱情、劳作,一般的生活,还有明教化的内容都可以来唱歌,它这个即兴创作的比较多,民间叫做‘见子打子’,也就是看见什么就唱什么,这种即兴创作。”

土家族高腔山歌唱词一般以七言句为主,上下句结构,长篇由七言四句为一组延伸而成,短篇多为七言四句或七言六句。唱词往往十分精练,善用比喻的手法,富有很强的音韵感和歌唱性。在众多的唱词中,歌颂爱情的唱词非常有特色,比如:男生唱:

女生应:

这首歌词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情意绵绵、羞羞答答的土家姑娘形象。

再如这一首:

从歌词中可以看出,土家小伙们为了表达对姑娘们的爱恋之心,常常是以歌为媒,都要试探性地唱一些赞美姑娘的山歌。

这是土家族高腔山歌代表曲目《上山坡》,刘朝英领唱,歌中唱道:

高亢嘹亮的嗓音唱出了土家汉子大山一样性格。

土家族高腔山歌在民族文化的相互交流过程中融入了川高腔、辰河高腔的元素,同时还包含有本地傩高腔、花灯高腔的特点。唱法多用咽声唱法的技巧和行腔技法,音乐中广泛使用自由延长音与拖腔,音域宽广,且八度大跳音程特色凸显,具有浓郁的戏曲味。

印江县土家族民间音乐专家吴亚松说:“它这个旋律的特点,音程上七度大跳、八度大跳比较有特色,旋律发展在拖腔上有比较浓的戏曲味道,因为我们印江比较流行花灯戏和傩堂戏。”

土家族高腔山歌中的衬腔和衬词方言方音十分明显,语气衬词与拖腔的完美结合,形成了土家族高腔山歌独有的特征。其主要曲牌有宫调式、羽调式、徵调式等。刘朝英演唱的《上山坡》就是一个宫调式的曲牌,羽调式曲牌最为著名的曲目是《高高山上一树槐》。

徵调式曲牌中影响较大的是《薅草歌》。

土家族高腔山歌曲目十分丰富,通过长期传承定型的就有200多首,除了歌唱生活和爱情的以外,还有许多歌颂红军的高腔山歌。20世纪30年代,贺龙领导的红军就曾在武陵山区一带长期活动,与当地土家人民结下了深厚的鱼水情。为了歌颂红军,人们编创了许多歌词用高腔山歌的曲调来演唱,于是产生了《跟着贺龙去当兵》《送郎当红军》《十送红军》等歌曲。

这首山歌就是上世纪30年代产生于武陵山区的高腔山歌《跟着贺龙去当兵》。

土家族高腔山歌分布广泛,可以说哪里有土家族哪里就有高腔山歌,它的形成和传承过程与土家族生活的地理环境、经济环境、生产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民风民俗等自然与文化背景密切相关。从源流上来看,印江土家族高腔山歌与整个武陵山区的土家族山歌同宗同脉,其高亢激越的唱腔不愧为贵州高腔山歌的典型代表。

我们继续了解风格迥异的另一种贵州高腔山歌——桐梓高腔大山歌。

“桐梓高腔大山歌”属贵州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流传在桐梓县狮溪镇、芭蕉乡、水坝塘镇一带的一种古老而独特的原生态山歌。该地域地处渝南黔北结合部,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融合了巴蜀文化、夜郎文化与中原文化而形成了独特的山地文化。

这首叫《小娇娇薅草歌》,六十多岁的老歌师梁大祥演唱,歌声高亢激越,非常吸引人。唱词所描述的是一个热闹的集体劳作场面,大家通过演唱高腔山歌,不仅愉悦了身心,同时还增加了劳动的激情,提高了劳动效率。

老歌师梁大祥介绍说:看见山就唱山,看见树就唱树,见子打子。薅草的时候唱山歌,它有一个好处是促进工作向前推进。

桐梓高腔大山歌曲调分为长调高腔和短调高腔。长调高亢缠绵,短调清越流畅。长调为单二部曲式,第一部由两句歌词两个乐句进行呈现和展开,第二部由衬词组成的乐句加以补充和发展。

这首《大河涨水小河翻》就属于长调高腔,单二部曲式结构,两部之间通过衬词衬腔分隔,第二部由第一部变化重复发展而来。

短调高腔为一部曲式,由起承转合式的四句乐段构成。

这是由桐梓县水坝塘镇的青年歌手乡巴佬组合和老歌师梁大祥演唱的《五更传》,属短调高腔,一部曲式,由起承转合四个乐句构成。

桐梓狮溪高腔大山歌多采用汉族五声调式,其中以微调式最为多见,羽调式其次。山歌曲牌多,表现内容广。唱腔高亢、粗犷、感染力大、穿透性强,生动地表现了人们的生活、劳动、内心世界和地域风情,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

《哥妹相约去砍柴》是桐梓高腔大山歌中最为多见的徵调式山歌,羽调式的如青年歌手乡巴佬组合演唱的《十想》。

桐梓高腔大山歌的曲牌丰富多彩,有表现人物的,如《谷王腔》等;有表现人物情态的,如《山乐腔》等;有表现人物情趣和乐器的,如《唢呐腔》等;有表现动物的,如《老鸹腔》等;有表现宗教的,如《观音腔》等。

桐梓高腔大山歌以七言为主,采用赋、比、兴手法,且保留了大量的入声字,唱词富有很强的音韵感和歌唱性。衬词常用一连串的虚词,多为开口音发声,因不同曲牌而异,如“耶嘿哟”、“呀嗬喂”、“嗬嗬咿嗬鱼羊嗬”等,古朴迷离,并大密度运用,非常富有表现力。由女歌手梁正桃领唱的《唱支山歌甩过来》就运用了大量的衬词,凸显了浓郁的地方味道。

桐梓高腔大山歌的演唱形式主要是“一领众和”,领唱又被称为“抽腔”或“提腔”,合唱称为“帮腔”或“和腔”。具有领唱技艺的歌手被称为“歌师”,合唱者又被称为“吼巴儿”。

桐梓高腔大山歌的歌词除传统歌词外,还可由歌师触景生情有感而发随意编创,填入固定的曲牌演唱,因而丰富、真切。歌词以表现爱情内容的为多,上句起兴,下句抒情,如“斑鸠飞得尾巴圆,一翅飞到绿豆田。好块绿豆不得吃,好个情妹不得连”。除了表现爱情的主题外,还有很多劝世的高腔山歌,人们通过演唱这类山歌,达到了规范社会风气、提高道德素养的目的,比如下面这首《不赌钱》就是训导人们不要参与赌博的山歌。

桐梓高腔大山歌在唱法上强调“高腔”特色,富有“飙歌”风格,有的曲调中有“嘘声”、“假嗓”演唱的要求,表现力强,丰富而生动。人们演唱高腔大山歌时,往往异常兴奋,激情飞扬。流传较广的《情妹挑水在山腰》就是如此。

桐梓高腔大山歌传唱于森林广袤的山区,由于该地域的封闭性和人文的包容性,形成了桐梓高腔大山歌生态的原始性和内涵的丰富性,具有多方面的音乐艺术研究价值。

为了将桐梓高腔山歌发扬光大,桐梓县水坝塘镇的三个年轻人胡平、娄顶、冯文潇成立了一个专门演唱桐梓高腔大山歌的“乡巴佬”组合,在当地颇有影响。几年来,他们参加了多场演出,改编了多首经典的高腔山歌曲目,为桐梓高腔大山歌的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由乡巴佬组合改编并演唱的《锄头闪闪亮金光》,歌曲表现了当地农民勤劳朴实的品格和乐观豁达的性格。乡巴佬组合还改编了一首歌颂真挚爱情的高腔山歌《白岩高点晒花鞋》,歌曲以花鞋为媒介,唱出了农村小伙与姑娘之间纯洁的爱情。

贵州高腔山歌源远流长,是贵州山地文化的杰出代表。其流传范围广,散布于贵州高原的每一个角落,歌词语言生动含蓄,比喻性强,歌声高亢激越,具有诱人的艺术魅力,犹如从云里飘来的天籁之音;对于居住于大山深处的人们而言,它就是山野的灵魂。高腔山歌不仅是山里人的精神食粮,而且演唱高腔山歌已经成了他们的生活方式。无论历史将如何演变,社会将如何发展,让人振奋的高腔山歌必将一如既往地为构建和谐的贵州高原山地文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贵州非物质文化音乐遗产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