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新的青铜器
所属图书:《仰望沅水——清水江考古记》 出版日期:2014-07-01 文章字数:982字

新的青铜器

对于已经在清水江数次进行调查和发掘的我们来说,清水江出土的青铜兵器已经不新鲜;但对于第一次来到贵州的清水江进行工作的刘老师来说,它是了解清水江文化的一把重要的钥匙,于是我们便对清水江铜器收藏者中比较著名的杨作义老师、罗康彬老师以及杨光浪、杨光礼、杨光友等人手头上收藏或收集的清水江出土文物进行了资料收集工作。

罗康彬老师是天柱县收藏协会的会长,他的儿子就是县文管所的工作人员,因此我们很容易找到了他的家里。他的藏品数量并不太多,仅仅四十余件,藏品的来源部分是继承,部分则是自己收购来的。据罗老师讲:他的祖父清末的时候曾经在广东做过一任道台,民国初年就回到了天柱,当时就开始收集清水江出土的青铜兵器,由于切入时间早,且早年清水江淘金多用人工的缘故,他所收集的多为完整器,种类为剑、钺、矛、带钩、箭镞、印章、鱼钩,还在县城专门开辟一间工作室存放他的藏品。

我们去拜访杨作义老师的时候是雨天,天色阴沉沉的,室内的光线很不好,他的藏品除了我在2004年见过的之外,新增了部分矛和剑刃,还有两件戈和一把滇文化的剑。期间谈起了收藏青铜器,杨老师一脸的郁闷,现在价格飞涨,仅靠他的那点工资,已经无法满足手头有青铜器的淘金者的需要,所以他也只能眼睁睁地看它们流出贵州。

错银铁带钩

错金银铜带钩

杨光浪居住在辞兵洲到白市的大路旁边,家里主要以奇石收藏交易为主,据说他的一块紫袍玉带石在2010年的第一届清水江奇石展览会上,有人出60万元都没能买走。他的青铜器我们在2010年也看到了一些,可能是他对我们有一定的警惕的缘故,我们仅看到了一点残断的青铜剑刃。杨光浪因为介入收藏时间较晚,清水江采金已使用机械进行,所以藏的多数较大青铜兵器多残断,仅青铜钺、矛、鱼钩保存较好,其中一件钺还有符号。他的藏品中的错银铁带钩和错金银铜带钩尤为精美。

杨光礼、杨光友均为辞兵洲附近村民,他们手头的清水江青铜器均为自己采集到的,仅一件钺和一件矛。

清水江的青铜兵器以早年清江淘金出土的最为完整,而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清江采金使用机械进行之后发现最多,但较大的器物如镜、剑等多被打碎,故完整的极少。21世纪以来因为主要采金地点已采挖完毕,再次采金主要在已采挖地点重复进行,所出土青铜兵器数量大为减少,2010~2011年清水江考古发掘期间仅数件出土,而这些出土的青铜兵器,多为青铜钺、矛、箭镞等较小器物。

仰望沅水——清水江考古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