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工作餐
所属图书:《仰望沅水——清水江考古记》 出版日期:2014-07-01 文章字数:573字

工作餐

考古工作面向的是未经人类破坏或者破坏较少的古人类文化遗存,因此,我们工作的区域主要在比较偏远的地区甚至人迹罕至的区域。而作为人类生存要素中的“食”,在工地上,大多数厨师只能从当地请,他们做出来的一些当地特色菜品还是很好吃的。当然也有例外,如在盘塘工地,做饭请的是房东家老婆,在一日晚饭时做的“青椒炒红薯丝”就挑战了考古队一行人的胃神经,以至于以后在她家做饭时只让她打打下手,改由其他人做主厨了。

溪口发掘队住的是江东酒店,老板娘做菜相当的好,三个月下来,每个人都长了好几斤肉。而我和小陆住在岛上,前期自己做饭,油水搞得还足,后期因为工地工作紧张,便请房东家爱人给我们做饭,总是感觉没有自己做的合胃口,于是便到江东混了几顿,但因隔的江面太宽没有渡船,往来不方便,于是也很少过去了。盘塘遗址发掘人手太少,于是又从陕西找来了技工老王、老赵和小王,老王做的一手好拉面,很符合我的口味,便很是骚扰了若干顿,回忆起来,应该是我在天柱吃的最过瘾的几顿。

在天柱发掘的100多天中还有两样食物很值得怀念。其一是在雨后第二天赶集时买的5斤紫花菌,可惜的是当天中午飞哥和小华他们来看工地时一扫而光了,以后多次去买,都没有能买到好过那次的;其二是白市通往洪江路上所产的冬笋,清甜无涩味、鲜香可口,仅仅三四元钱一斤。这美味的冬笋在严冬里为考古队的餐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仰望沅水——清水江考古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