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行
通过三天的工作,我们在白市和江东相邻约2平方公里的区域中共发现了四处不同时期的遗址,相比之下都略有不同:仙人洞应该是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遗址;烂草坪可能就是新石器时代中期的高庙文化遗址;辞兵洲遗址因为采集的陶片等器物较少,年代还无法判定。溪口遗址采集的陶片同烂草坪发现的陶片完全不同,它没有用繁复线条进行装饰,仅仅是简单的绳纹和素面陶片。通过对其硬度和陶质分析,该遗址的年代应该是晚于烂草坪遗址的,是否它就是我们在清水江流域寻觅许久的战国秦汉时期的文化遗存呢?它和烂草坪以及对面的辞兵洲遗址有没有联系呢?这几个遗址能否帮助我们建立清水江流域的文化序列呢?在2004年的调查中,这些想法都显得有些粗糙,这次调查使我们对清水江流域的文物埋藏情况有了粗浅认识,这个认识是否符合我们的一些设想,我们亟待验证。而这一区域靠近湖南,我们发现的部分文物上具有很多楚文化的因素。为检查我们在前期调查中可能出现的纰漏,也为了更好地认识一下楚文化靠近贵州一带的出土器物,开阔视野,同时为了验证我们的调查发现。飞哥就同怀化博物馆主管领导约好,前去看湘西出土的一些器物。而恰好他大学同班同学湖南考古所刘松华正在清水江下游的新晃县做考古发掘工作,我们便安排出一天时间前往湖南参观学习。
第二日清晨,我们便驱车前往湖南新晃,在中午11点左右就来到工地。工地上的工作人员很多,均为湖南怀化市、县的文物工作者。他们发掘的是一个旧石器时代遗址,据刘松华介绍,出土的打制石器大多比较粗糙,打击所形成的放射状线条都不太明显,打击点也不是很多,但都具有很多沅水文化时期石器的特征,应该属于沅水文化系列。沅水文化所在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沅水流域的人类遗存非常丰富,基本上每一个适合人类生存的台地上都有沅水文化的打制石器出土。对于旧石器,我们都不是很熟悉,飞哥和小赵似乎从来没有参加过旧石器时代遗址的考古工作,我和小陆也只有2003年底在开阳哨上打儿窝旧石器时代遗址上做过40多天的发掘工作,对于旧石器时代遗物的认识还非常肤浅,只是感觉两者之间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新晃的是阶地遗址,而打儿窝是岩厦遗址,出土的石器也有很多的不同,打儿窝出土的多是燧石和水晶石器,而新晃出土的多是砾石石器,因此,只是对于沅水流域晚期人类生存地点繁多有所感觉,同时希望在清水江流域调查中能发现有类似于沅水流域的旧石器文化,感觉清水江作为沅水的上游,不可能没有类似的考古学文化存在。果然十几天之后,我们就在清水江流域的茅坪阳溪发现了相似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存。
下午,我们就前往怀化市博物馆参观怀化境内出土的各个时期的文物。到达怀化后,博物馆的向老师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他带我们到库房看了怀化地区出土的新石器——宋元时期的出土文物。其中,2004年洪江市岔头乡岩里村高庙文化遗址出土的陶片让我们眼前一亮,不仅仅是陶片上的凤鸟等纹饰相当精美,更主要的是这批高庙文化的陶片同我们白市烂草坪遗址出土的陶片纹饰十分类似,可见两者之间应该是同种的。
这次参观学习,使我们对烂草坪遗址的具体年代、文化性质等方面,都有了很清晰的认识,而同时所见的其他时期的文物,对我们随后在清水江流域进行的考古调查工作,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