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兵洲古城
辞兵洲的发掘工作开始前,当地镇政府管文化的杨副镇长帮助我们同白市村、辞兵洲组的负责同志进行联系,请他们配合我们的工作。由于该岛屿位于清水江中,在行政区划上大部分属白市镇管辖,东面一小部分却属江东乡政府。于是,我们又同江东村负责的罗支书、杨主任进行了联系,住宿就在岛上,田地的青苗补偿也没有任何问题。
2010年9月,我们先期在岛上进行钻探工作,十余天后,同我们一起工作的村民问我们,“到底是在找什么”,“这里有一个古城你们是不是要找它”……村民们的话让我们感觉有些奇怪,但是也没有深究。几天后,我们的房东也告诉我们,这里曾有一座古城,他家的后墙就是古城墙,即我们平日洗漱的地方就在古城墙的后墙边。这引起了我们的重视,也感到汗颜:干考古的居然没有注意到这个古城墙遗迹。
辞兵洲古城城墙
飞哥听说了这个消息很感兴趣,我们便一起去看后墙,结果果然是人工夯筑的土墙,夯筑的分层痕迹很明显,再沿着四周一走,的确应该是一座古城。这座古城位于辞兵洲南部高处,整个平面为近正方形,四角微向外凸,北、东、西三面尚存环壕,环壕宽7~9米、深约1.5米。城内宽约90米,面积约8000平方米。南侧地势较高,未发现壕沟痕迹,但存有部分夯土城墙,墙宽约60~100厘米,高80~200厘米,残存长度近70米,另在城址东北角也有残城墙1处,长约5米,高10~90厘米。古城的发现让人兴奋,但具体的年代又是一个问题,城墙外靠近壕沟处发现共墓葬21座,年代为清乾隆至民国时期,最早的就是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5年)的墓葬,可见在当时,这座城址已经废弃,其使用下限至少在清代乾隆时期。在城内,我们没有采集到能够说明年代的堆积物,在城墙壕沟和壕沟边缘做了一些工作也没有能发现具体的文化包含物,城墙的墙体内也没有夹杂陶片或者瓷片之类的包含物。无法用实物解决问题,就只能依靠历史资料了。根据《天柱县志》的记载,“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靖州卫后所移置天柱汶溪,名汶溪守御千户所;移驻鸬鹚天柱巡检司驻于远口,名镇远巡检司;另于江东增设江东巡检司”。 [1] 《光绪续修天柱府志·地理志》:“自平州,在城东五十里,四面江流合抱,突起一州,相传昔建江东司,治土巳,余土墙略存。” [2]
辞兵洲古城壕沟
由这些古代典籍,我们便可以确定,这座古城的始建年代应为明代,沿用至清代,在清乾隆时期就可能已被废弃。这座古城就是志书中记载的江东巡检司城遗址。
[1] 贵州省天柱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天柱县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12月第1版,第5页。
[2] 《光绪续修天柱县志》,引自《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22》,巴蜀书社,2006年4月1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