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花婆赐子:生育信仰
所属图书:《山水布依:布依族》 出版日期:2014-06-01

花婆赐子:生育信仰

人的生命怎么来的?对这个问题,不同民族有自己的一套说法,反映了不同的生育信仰与习俗。汉族相信女娲送子或观音菩萨赐子,而在布依族中,送子的不是女娲也不是观音,而是“花婆”,布依语称“囊娃”(也译为“娘娘神”)。

布依族认为,男女结合并不一定就会生子,生不生,生男生女,要看花婆送不送子,送什么性别的“子”。“花婆”是布依族观念中专门赐予人间生命种子的女神。在荔波一带,每个人一生都要举行一次大型仪式,不育者祈求花婆赐子,而有子女者则是报答花婆赐子之恩。

荔波做桥仪式剪纸孩童像

在布依族观念中,人所生活的世界为现世界,人死后去的地方为阴界,未投胎的婴儿住在冥界(或称“花界”)中。活跃在冥界的孩子被称为“花”。“花界”与“人间”隔天隔海,要想使这些“花”投胎到人世间,必须搭一座桥通到花界,向主宰花界的娘娘神祈求,娘娘神就会把“花”通过“桥”赐给人间的已婚夫妇。布依族举行“做桥”或“搭花桥”仪式的目的,就是为了求子。

“花桥”用竹子扎成,形状像一个吊柜,三面封闭,前面开口,“桥”上贴有许多用红绿纸剪成的纸人,红纸人代表男孩,绿纸人代表女孩。“桥”挂在卧室壁上,长期供奉。有的人家,还在“桥”上两侧贴“娘娘送子来,观音保平安”对联,明显是把本民族的花婆信仰与汉民族的观音送子信仰糅合到一起了。有的地方要由外婆家送一对金竹竿来做桥柱。竹竿要一样大、一样高,连根拔,不折尖,体现了花婆信仰与布依族竹崇拜的糅合。

举行“做桥”或“搭花桥”仪式时,布摩在房外举行立桥仪式,唱唱念念,随后到河边“引魂”。“引魂”时将一根白线从河边一直牵到“桥”上,如果有昆虫顺线爬过来,人们就认为是龙王送贵子或花婆送子来了,于是大家就非常高兴,将小虫放进花桥里。仪式结束,将花桥立在媳妇房间门口。

“做桥”与“搭花桥”意义上相同,只是形式与规模各异。“做桥”规模大而隆重,全部亲戚到齐,融歌、舞、乐、曲艺、巫术、竞技为一炉,活动3~7天,念唱《米魂引花歌》、《粽子引花歌》和《鸡蛋引花歌》等20余部求子经典(均用布依语唱),边唱边用一块白布甩碰插在花筒的“红纸花”,粘上一枝花,就标志得一个孩子,其场面热闹非凡。“搭花桥”则唱念一天后,用一根白线从“花桥”牵到村外,若见一小虫爬过线上,意味着花娘送来的是女孩,若是水生动物爬过线上,则认为是龙王贵子(男孩)。

荔波做桥仪式——诵经

一些地方还有“要回伞”和“要花糯米饭”的求子习俗。这两种习俗的内容基本一致,即结婚多年未生育孩子,或小孩夭折,就要到媳妇的娘家“要回伞”和“花糯米饭”。娘家要备一把新伞和糯米等着。娘家去买伞时不能打开看。媳妇在某个吉日,由布摩和族中儿女双全的长辈陪同,带着礼物去娘家要伞。到娘家后,举行要伞仪式,即在娘家火炉边,摆上一张桌子,桌上放上新伞、香纸、酒瓶和插香米一升,杀鸡祭供神母娘娘。布摩摇铃念咒语,内容是:“亚姑托”把娃娃藏起来了,不准他随着这家的女子到丈夫家去,现在杀鸡鸭来祭供你,请你把娃娃放出来,跟随女子到夫家去,出世成人。仪式结束,娘家将蒸好的花糯米饭装在竹笼里,装成若干挑。在糯米饭里放上两个碗、两双筷子给夫妻两人用,点燃几炷香在糯米饭笼上,娘家要请族中子女齐全的老妇人相送回来。临行前,要由多子女的人帮抬担子上肩,帮打开伞、牵着纱线上路。在路上,要伞的女子不准回头看、不准跟别人讲话。在路途中碰见行人,将糯米饭和酒给路人食用,求得几句吉言。遇到过河和听到有小孩的哭声立即就地停下来,举行“接魂”仪式。布摩摇铃念接魂词,大意是:“这位妈妈心好、善良、爱孩子,孩子们不要犹豫了,快跟着这位妈妈回家吧。”接魂时,女主人要用新衣服接布摩送的孩子(小昆虫)。到了夫家,将挑来的糯米饭放在堂屋桌上,给来看热闹的人吃。娘家的那挑则拿到媳妇的房间里。从娘家牵来的纱线,一直牵到房间里,有花桥的绕在花桥上,无花桥的绕在蚊帐上。要伞回来,三天三夜不准将米水拿出门,否则就不灵验了。

此外还有一些求子习俗。如老人去世入殓时,家族中无子的中年人,可送一张帕子同殓,祈求保佑生子。中年人无子就“修桥”,修桥时选择在道路的溪涧处搭上几根木枋或石板为桥,方便行人来往,认为这样做便可积下“阴功”,神会赐子。

荔波一些地方为求子举行的“做祧”仪式,规模比“做桥”盛大,历时7至15天,有36个神、36面面具、36本傩书,全堂共有20个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的剧目,如《龙公点坛》、《怀瓜生子》、《祈花求子》、《野猪偷薯》、《错砍梓树》、《背鸡进屋》等。气氛热烈,妙趣横生,内涵深刻。

在安顺市,新媳妇怀第一胎时,为了让她能顺利生下长子或长女,要在家中举行“改都雅”(敬门神)仪式,设坛奉献猪肉、公鸡、酒、糯米饭等祭品。此仪式由舅家选择一对竹节一致、高矮相同的金竹,当时砍下(竹尖留有竹叶表示生命力旺盛),派两名男性长者送竹前来祝贺,意为“神竹送子”。祭师布摩先生用青竹弯成拱门,门上挂着红纸人3排(每排9人)。纸人图案互相牵手,喻示子孙发达。布摩诵祭词谢赐子,祈祷祖神保佑,之后将神竹安放到孕妇卧室门口或床头上方。相信经此仪式,孕妇便能顺利生产,不出意外事故。这根神竹需保留到该妇女超过生育年龄时才能取下。在盘江西岸举行这种仪式时,是由布摩先生采新鲜大楠竹破成一个船形,竹船下扎茅人,茅人身缠一支竹浆,作为祈子神物。将此物放在主家水缸脚祭祀,以竹船渡魂魄过盘江,孕妇便能顺利生育。

山水布依:布依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