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布依语保护与传承(培训)简介
一、贵阳布依语逐渐消失
布依族语言文字濒临失传。从清代后期开始至国民党统治时期,统治者推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一部分布依族人民为了避免遭受歧视和伤害,不得不忍痛放弃自己的母语,在社会交往中不再用布依语进行交流,有的在家中很少用或不再用布依语言进行交流,致使其子女没有学习本民族语言的机会,久而久之布依语就逐渐呈现失传的势头。贵阳市布依语濒临失传的程度更为突出。现在,在布依族同胞中35至45岁的中年人,一般只听得懂而不会讲,30岁以下的青少年基本上都听不懂,更不会讲了。
布依族有文字,但没有统一规范的文字。各地布依文字只在当地有限的范围内使用且只有极少数人会使用,书不同文,字不同音,不能交流与发展。由于不同文,不同音,浩如烟海的布依族古籍,有文字记载的就寥寥无几,故千百年来深深印入布依族人脑海中的布依族古歌就是布依族的先辈们一代代口耳相传,用歌唱的形式记录传承下来的。这些古歌叙述了布依族先民对自然界和人类历史的认识,叙述了布依族先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的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绚丽多彩的民间文学中有广为流传的创世古歌、叙事古歌、礼仪古歌、爱情古歌等。这些古歌内容非常丰富,歌词含义深邃,音调优美,比喻贴切,逻辑性强,引人入胜。如长诗《创世古歌《洪水滔天《十二个太阳》《造天造地》《伏羲兄妹造人伦》《摸黑歌》等叙述布依族先民富于想象的创世意识和敢于战胜大自然的英雄气概及超人智慧,让人听后对布依族先民产生深深的敬仰和崇拜。《过年歌》《亲家歌》《栽烟劳动歌》等以叙事形式叙述布依族人勤劳、勇敢、尊重客人和对美好生活追求的愿望。《筷子歌》《酒令歌》《开财门歌》《宵夜歌》《栽花歌》等则让人感到布依族先民自古就倡导本民族要讲究社会礼仪,待人要热情、朴实、诚恳、礼貌,做人要诚实、谦虚、谨慎。为了表示对客人的尊重,贵客进门要喝进门酒,唱进门歌(《开财门歌》),席间敬酒唱《筷子歌》《赞美歌》,颂《敬酒令》等。《思恋歌》《热恋歌》《恩爱歌》等爱情古歌是青年男女情爱的升华,从初相会唱到赞美、爱慕、约会、迷念、盟誓以及结成夫妻后的美好愿望,表达了男女青年对自由婚姻的追求。以上各类古歌都是用布依族语言对唱,曲调优柔婉转,令人陶醉。所以,我们要把布依族古老的优秀文化传承下去,就要让年轻一代布依族人学习布依语如果布依族人而不懂布依族文化,不懂布依族语言,不懂布依族习俗,不懂布依族社交礼仪和接人待物方式,你说这还叫布依族人吗?我们认为今后各地举行各类布依族文化活动及召开布依学会议时应大力提倡说布依话唱布依歌,掀起说布依话、用布依语唱布依歌的热潮。
王兴珍
二、布依族语言文字培训
由贵阳市民族事务委员会主办、贵阳市布依学会承办的“布依族语言文字保护与传承培训班”于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在贵阳“中共贵州省委讲师团培训中心”举行。来自贵州省、市直机关以及贵阳花溪区、白云区、云岩区、南明区、小河区、乌当区、修文县、开阳县、清镇市的80余位学员参加了此次培训班。省政协原常务副主席、省布依学会会长王思明,中共贵阳市委原副书记、市布依学会会长罗大林,省民委语文办副主任伍小芹,省布依学会常务副会长、贵阳学院教授周国茂,市民委副主任覃晓春,市布依学会秘书长陈荣贵等领导出席开班典礼,并作重要讲话。
开班典礼上学员与教师(相关领导)合影
布依族语言文字保护与传承培训班开班典礼开班典礼由郭堂亮主持。他宣布,在举国上下刚刚庆祝建国61周年之际,“布依族语言文字保护与传承培训班”开班了。
布依语是布依族的母语,是布依族的交际工具。近年来,在全球一体化大背景下,随着网络的普及,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布依族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布依语有快速弱化的趋势。布依语使用人口在减少,使用范围在缩小。布依语不仅是布依族的标志,在今天,它更是一种资源。这种资源,一旦消失、灭绝后是不可再生的。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调查,世界上有6000多种语言,每三年就有20种语言在消失。我省的土家语、仡佬语、仫佬语已经处于消失的边缘,成为濒危语言。布依语也很危险。因此,保护与传承,甚至是弘扬布依语迫在眉睫,保护与传承布依语是我们每个布依族肩负的职责。
在贵阳市民委的大力支持下,在省、市布依学会的直接指导下,我们举办了这个培训班。
培训班邀请到了省、市领导亲临培训班指导,使培训班增添了不少光彩。
贵阳市布依学会秘书长陈荣贵介绍开班情况。他说,经过半年多的准备,在省布依学会、贵阳市民宗局以及热心布依族语言文字保护与传承人士的关心下,第一期贵阳市“布依族语言文字保护与传承培训班”开班了,可喜可贺。由于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大交通、大农业、大商业、打工潮的强烈冲击,布依族“族称”确定后的半个多世纪以来所发生的民族服饰、语言、文字、习俗等特征变化,其程度可以说超过了以往数百年、上千年,特别是在省城周边的布依族村寨,所受到的影响大大地超过其他地州市县和边远乡村。特别是作为布依族标志性的语言(母语)消失速度更是惊人。
有专家把布依族语言使用现状分成六种类型。
一是大片聚居而且使用布依族母语。册亨、荔波、望谟、镇宁、贞丰、罗甸、惠水等县部分地区,关岭、六枝、水城、晴隆、兴义、安龙等县部分属第一类。
二是杂居但仍使用布依族母语。贞丰、安顺、平坝、普定、长顺、紫云、龙里、贵定等县的部分村寨属于这一类。
三是散居,但仍保存使用布依族母语。黔西、织金、威宁、水城的局部地区,盘县、普安等县的一些布依族村寨属于这一类。
四是聚居或杂居但母语使用已经明显出现代际传承问题。安龙、贞丰、兴仁等县的一些布依族村寨。
《布依语基础教程》书影
五是杂散居,母语已经严重濒危。这一类型中,布依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已经出现严重的交际功能衰变,母语传承在几十年以前就已经中断。这一现象在贵阳市周边各区(县市)比较普遍。在这些地区掌握和使用布依语的主要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部分地区掌握母语的年龄层次还要更高一些,40~50岁这个年龄段母语使用程度不高,30~40岁的多数只能听,说不出来或者只能讲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30岁以下绝大多数人既听不懂也不会说,只有少数人由于跟长辈(会讲布依语的)接触比较多,听得懂或能讲一部分,个别人甚至讲得比较流利。村寨内部以汉语作为主要的交际工具,只有少数场合使用一些布依语,有老人的家庭一般布依、汉双语并用,但多数只能使用汉语。
六是大片聚居,但母语已经完全丢失。安龙县的大部地区,平塘县和都匀市的部分地区是这一类地区的代表。
这六类地区当中,贵阳市的布依族母语使用情况已经处于第五类“严重濒危的状况”,掌握使用母语的人太少了,母语丢失太严重了。在这样的危急关头,得到省、市民族工作部门、各级布依族干部的高度重视,开办了“布依族语言文字保护与传承培训班”真是鼓舞人心。
这次前来参加培训班的,有省直机关、市直机关热心布依族语言文字保护与传承的机关干部,贵阳市布依学会会员、贵阳市各区(县、市)布依学会会员,以及热爱布依语、布依歌、布依文字的布依族年轻干部和退休老同志和仁人志士。
培训班是保护、传承布依族语言文字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布依族语言、保护传承中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培训班老师授课
省政协原常务副主席、省布依学会会长王思明十分关心和重视“布依族语言文字保护与传承培训班”,他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一是介绍了省布依学会近年来开展的布依族古文字发掘与研究情况;二是开展布依语保护与传承培训班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三是祝培训班取得圆满成功。
中共贵阳市委原副书记、贵阳市布依学会会长罗大林作讲话。一是介绍了目前贵阳地区布依语的使用情况;二是提出了保护和抢救布依语的措施与思路;三是关于编写布依语文普及本的打算。
布依语言培训课堂
省民委语文办副主任伍小芹做了题为《构建“双语和谐”,促进民族团结》的讲话。她说,多年探索的经验表明,和谐的民、汉双语环境是民族地区理想的语言模式。构建“双语和谐”,对于维护民族团结、发展民族教育、传承民族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特殊的作用。首先,构建“双语和谐”,有利于协调民族关系、增强民族团结、增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第二,构建“双语和谐”,有利于发挥双语教育在发展民族教育中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第三,构建“双语和谐”,有利于传承弘扬民族文化,从而有利于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生动格局的可持续发展。第四,构建“双语和谐”,有利于帮助各少数民族尽快提高汉语水平。我们相信,只要广大少数民族同胞自觉珍惜本民族文化,我们的母语文化就一定会得到繁荣发展。
培训班老师授课周国茂介绍了学习布依语的重要性与方法。他勉励大家要好好学习布依语文,保护自己的母语。
学员代表、八十余岁的布依语专家赵焜做了发言。他说,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布依语的收集、整理、研究没有停止过,做出了许多成绩,但离社会要求还很远。希望上级主管部门多关心、支持,使布依语研究取得更好的成果。
在“布依族语言文字保护与传承培训班”上,三位教师从各个方面对布依语文进行了讲授。
学员与教师合影
郭堂亮主讲了《布依语文基础理论》。一是布依语基础语音知识;二是布依文的产生过程;三是教读布依文声母、韵母和声调。
周国茂主讲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1~106页。
省博物馆助理馆员、人类学硕士黄镇邦(布依语标准音点人)主讲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107页至结尾。
通过两天半的学习,大家增强了对布依语文基础知识的了解。培训班按预期要求,取得了圆满成功。
在培训班结业典礼上,陈荣贵作了“为继承布依语布依文而不懈努力”总结讲话。着重讲了三点意见。1.本次培训班是成功的。之所以圆满成功,一是各级民族工作部门和各级学会领导重视,民族工作部门为培训班提供经费和培训资料,学会为培训班推荐专家级的教师。二是参加培训的学员积极性高,积极学习,积极提问,积极发言,积极探讨,形成上课用心听讲,积极认真记笔记,课外相互学习的氛围。三是教师不辞辛劳。参加培训的学员水平参差不齐,从年龄上,从30余岁到80多岁不等;文化程度上,有本科、大专、高中、初中、小学、文盲等;有熟练布依语的,有会讲的,有听得懂的,也有听不懂的;又有土语区的差别。因此,教师教起课来,十分吃力,不厌其烦地反复讲解,力图达到较好的效果,由于教师学员齐心齐力,协调一致,师生合作,使得这次培训班圆满成功。2.今后积极创造条件多办培训班。要做好继承和弘扬布依语布依文的工作,其中之一的办法就是举办培训班,一是要多层次地举办,除了省市布依学会举办外,各区(县市)布依学会、教育部门、行政部门,布依族乡都可以举办培训班。二是多形式地举办,在教师中特别是小学教师,在学生中特别是5~15岁的学生,小学~5年级的学生,在干部中特别是布依族干部和民族工作干部中办培训班。三是希望懂布依语、布依文的专家、学者、教师能编出布依语言普及读本,布依文扫盲知识读本,特别是能够编出贵阳地区(第二土语区)的读本。四是请各级民族工作部门,民族乡政府,民族企业家,以及热心民族语言文字的爱好者积极资助。3.布依语传承与弘扬将会得到较高的重视。布依语是布依族的母语,根据党的民族政策,布依语的保护与传承将会继续得到行政、民族、教育工作部门的重视,列入工作议程,列入教育工作的盘子。由于各方的重视,将会出现多种层次多种形式的民族母语、民族文字培训班。经过这些努力,布依族语言文字将会同布依族民歌、服饰、习俗一样得到弘扬光大。
学员在学习布依文
培训班上老师授课
培训班老师授课郭堂亮作总结。他说,“布依族语言文字保护与传承培训班”,经过两天的学习,今天结束了。首先感谢各位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来学习,特别是一些年逾古稀的老人也来了,这让我非常感动。也有些年轻人来了,增加了新鲜血液,也让我感动。经过两天的培训,大家学习了“布依语概述”“布依文的产生”“布依文方案”“布依语文课文”。在课堂上,大家认真学习、认真听讲、认真做笔记,积极发言,积极互动,讨论热烈,课堂气氛很好。经过两天的学习,大家对布依族语言文字有了了解、有了提高,对布依族语言文字的保护与传承有了更新的认识,增强了对布依族语言文字的学习信心。但是,qyas mdeeul bah miz ndaiX jic duez bih,mid ndeeul wadt miz ndaiX jic guhdeh(“一锄挖不了几个蝉子,一刀削不了几双筷子”)。一两节课也学不了几个单词,一两节课学不了几篇课文。布依族语言文字是一门学科,具有复杂的学科体系与结构,只有投入更多的精力,认真地、深入地学习,才能把它学好。我们相信,通过这次培训,一定会有更多的人参与到布依语言文字的学习、研究中来,布依语将会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弘扬。
通过这次培训,学员学习兴趣浓厚、学习兴趣高涨。鉴于经费有限,鉴于名额有限,不少布依语爱好者未能参加培训。参加培训的不少学员认为自己学到了新知识,了解了布依族语言文字的结构。收获很大,受益匪浅。但深感时间短,教学内容多,一时难以消化。今后应多举办几期,增加学时,延长学习时间,这样会学得更好、更多、更深。
陈荣贵 郭堂亮
三、《贵阳布依语词》简介
在贵州省中部,贵阳市的布依族自然村落,像一条围腰链,披挂在林城的周边。和其他地区的布依族一样,同样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它像扎根在环城林带的刺梨花和映山红,开放时扑鼻清香,沁人心脾;又像布依人自酿的刺梨糯米酒,饮时清淡味,醉后方觉醇。
文化的主要载体是语言文字。在语言上,贵阳布依族词语很有特色。固有词有传承也有创新,比如“碗,大碗”,贵阳布依语叫“碴(zal*)”和“括(gvaz*)”,其他地区统称“兑(doix)”,而作为碗的“兑(doix)”却只存留在摩经典籍之中。又如“花”的“艿(ndaais*)”“花(wal,val)”也是如此。文字上,有仿“六书”创造的古布依字,使用上却少用“谐音字”(按音翻读),多采用“对译字”(按意翻读)。比如,“友(yux)”,谐音“由”,对译“友”。又如“(saaul)”谐音“哨”或“绍”。拼音式的布依文的使用,可为古布依字注音。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各民族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开发、创新”提到议事日程,都说布依山乡是“诗山歌乡”,就贵阳地区而言,你走村串寨去问问,能唱汉语歌(又叫“明歌”)的是有一些,而能唱布依语歌(又叫“土歌”)的又有多少?能唱“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一层一次地唱)还有几个?贵阳地区近30万的布依族人口,能用布依语进行交谈的还有多少?40岁以下“能唱会说”的是少之又少。
《贵阳布依语词》书影
从20世纪50年代起,民间文艺工作者、布依族歌手、布依族文字研究者以及本民族文化人收集、整理、编译了不少的布依词语诗歌资料,由于各种原因,出版的很少。
继《布依族精典古歌》出版后,我们着手编译《贵阳布依语词》。本书由赵焜牵头,组成赵焜、龙丁生、班光瑶编撰小组。经过三年的努力,完成了初稿。本书的编撰和出版,得到了省、市、区各级领导和省、市、区民宗局的重视和支持,贵州省政协原常务副主席、省布依学会会长王思明,贵阳市委原副书记、市布依学会会长罗大林也给予了支持。在贵阳市南明区民宗局领导的指导下,由贵阳市南明区布依学会组织出版。王思明为本书题写书名,贵阳学院周国茂教授为本书作序。
本书以布依文拼写贵阳布依词语,按天文、地理、山水、田园等30类分列词语,采用汉义、汉语谐音、布依文拼写音贵阳地区读音的三栏排列的方式,每类词语又从《布依族经典古歌》中选出相关词语的典型例句。还有些例句是民间流行的谚语、格言。
如:天文类
汉义 谐音 贵阳布依语文
天 闷 mbenl
天,天体 论闷 ndanlmbenl
蓝天 闷绿 mbenl lux
青天 闷耀 mbenl yaul
……
例句:
Ngaaih nauz mbenl miz geadt mbenl lux,
乃 唠 闷 迷 革 闷 绿
Ngaaih nauz wuc miz geadt mbenl yaul.
唠 雾 迷 革 闷 耀
以为天不揭蓝天,
以为云不揭青天。
要说明的是,谐音大多是不准确的,使用上远远不如“对译字”。
本书立足于“常词佳句”,所选的古歌句、谚语、格言、俗语要多些。所选的“词”,有的是词组,有的是短语,足以组成许多的“常语”,对可能出现误读和误解的词语作了注解。本书后附“贵阳布依语语音系统”,以供学习和探讨。本书的出版,得到贵阳市南明区小碧乡的水坝村和云盘村、云关乡的二戈村等的大力资助,还有众多的民间文艺工作者、布依族歌手、布依族文字研究者以及本民族文化人的关心和帮助。
龙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