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舌尖上的牵挂
所属图书:《舞龙的智慧》 出版日期:2013-09-01文章字数:1499字

舌尖上的牵挂

瓮安人会生活,也懂生活。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不仅体现在他们对工作的专注和敬业上,同时还体现在他们对饮食的态度上——瓮安人对吃似乎有一种异乎寻常的热情。也许正是因为这种热情,才让瓮安人在食源开发、食物制造、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保持高度的兴趣和热忱,使得瓮安的饮食文化愈加丰富多彩。

瓮安人爱吃火锅,不论春夏秋冬,火锅都是他们的最爱。即使是在最炎热的三伏天,在没有空调的火锅店里,依然看到他们汗流決背的身影。对于火锅,他们十分的执着。

瓮安的牛杂火锅,是瓮安火锅中的翘楚。首先,用料杂。除牛肉、肠、肺不用外,肚、心、舌、脑、鞭、筋、蹄花、黄喉等都是牛杂火锅的原料。这些东西经过精心炮制成半成品,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然后往香料齐全、调配恰当、开天沸地的麻辣汤火锅里梭。其次,配料杂。配制火锅汤的有菜油、猪油、糍粑辣椒、花椒、胡椒、八角、干辣椒、生姜等近二十种用料,这种火锅汤的特点是麻、辣、烫、酸。最后,蘸水的配制用料杂。因为不光在胡辣椒里放进盐巴、酱油、葱花,而且要配以芜荽、姜末、蒜泥,以及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霉豆腐和特制的香草粉。这样一锅牛杂火锅吃起来,那才是真正的带劲儿。特别是夏天的时候,又辣、又麻、又烫、又香的牛杂火锅,直让人吃得大汗淋漓,直呼过瘾,真叫一个酣快。

除了牛杂火锅,瓮安的酸汤火锅也十分有特色。不管是酸汤鱼、酸汤鸡,还是酸汤排骨、酸汤肥肠,但凡是酸汤火锅,用瓮安人的话来说,都是“酸得可口、酸得令人回味,酸得令人流连忘返”,一旦吃起来,就让人停不下筷子。

虽然麻辣火锅和酸汤火锅各领风骚,但瓮安清汤火锅也极富盛名,尤以天麻鸡火锅最为美味。瓮安人在天麻鸡的吃法上十分科学,先把鸡汤煲好,然后把打成粉的天麻放适量在汤里,搅拌调匀。放了天麻的鸡汤,喝起来格外鲜美可口。因此吃天麻鸡时,瓮安人喜欢先盛上一碗滚烫的鲜鸡汤,小小地喝上几口,摇头晃脑,那份发自内心的满足,溢于言表。

瓮安人爱吃火锅,却也不冷落小吃。瓮安的豌豆凉粉和辣鸡粉,是当地小吃一绝。

瓮安的豌豆凉粉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独具特色,最能体现瓮安风味小吃的灵气。它的制作复杂,工序多、时间长,技术也十分讲究。在吃法上,也十分与众不同。虽然是凉拌,但是不放酱油,也不直接放食盐,而是用特制的加了盐的风豆豉酱代替,再配以葱花,姜米,蒜水、红油辣椒,搅拌均匀,这样一碗亮晶晶、嫩滑滑、翡翠绿的豌豆凉粉就出来了。吃起来清爽润滑,一点儿也不腻人,不仅瓮安人爱吃,外地人也爱吃,凡是来瓮安工作、探亲访友、旅游观光的人,无不以能品尝到瓮安的豌豆凉粉而舒心。如此受欢迎,瓮安的豌豆凉粉自然是卖得特别的好,街边小摊随处可见,不分早中晚,随时有人光顾。

瓮安的辣鸡粉也是令人白吃不厌,柔软的米皮浸在红油闪亮的汤里,上面堆着金黄喷香的辣鸡块,再加点酸菜,撒点葱花和香菜,喜欢吃辣的再加点胡辣椒面,拌匀开来,红红绿绿的,往嘴里送上一口,辣香兼备,润滑爽口,别提多够味了。

此外,大排档,也是瓮安饮食文化的一大特色。瓮安人似乎精力都格外充沛,习惯晚睡,因而宵夜自然是少不了的。每天晚上十点左右,夜市上的大排档便成了最热闹的所在,几乎每个摊位都吃客爆满。宵夜的人群形形色色,有刚加完班的,也有呼朋引伴的,也有谈恋爱的,更有拖家带口的。来到这里,一边找地方坐下,一边朝前后左右熟识的打个招呼,再熟络地让老板先拿一箱扎啤来,然后点上几盘现炒的香辣虾、香辣蟹什么的,再来一点儿蒸笼、烧烤……不一会儿,一张桌子就热热闹闹,色香味俱全了。

从店里火锅,到街边小吃,再到夜晚的大排档,瓮安的美食香辣异酸、野趣天然、风味独特,无不洋溢着浓浓的瓮安风情,令人欲罢不能。

舞龙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