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遥望,那一棵百年老树
所属图书:《舞龙的智慧》 出版日期:2013-09-01文章字数:1581字

遥望,那一棵百年老树

据说每一棵百年老树身上,都有一个传奇的故事。在草塘镇南那乡村,就有这样一棵古树,当地人称那乡白果树,其实也就是银杏树。这棵白果树的树干粗壮(约有四五个人围抱起来那么粗),老态龙钟地站在路边,其斑驳的肌理、华盖般苍翠巨大的树冠像一朵祥云飘举半空中,阵阵微风吹动树叶,像在轻轻讲述着一个个古老而遥远的故事。

它在这里多久了,没有人知道,连当地年龄最大的老人,都不知道这棵白果树的真实年龄,只知道它一定很老了,至少几百岁了。漫长的岁月,在这棵白果树的身上留下了深深的印痕,树皮绽裂,如同老年人布满皱纹的脸,一副饱经沧桑的模样。

周边人们对这棵白果树十分敬重,常常来信奉朝拜,烧香点烛,在它身上挂上红布,祈求去疾免灾,因此这棵老白果树下香火鼎盛,有一次不知怎么失了火,把树干里面都烧空了。值得庆幸的是,这棵白果树生命力十分顽强,虽历经劫难,却仍然保持着蓬勃的生机与倔强的性格。

春天,在阵阵微风的吹拂下,它抽出万千嫩芽,长出嫩绿的叶子,苍翠欲滴,犹如一把绿色的巨伞,撑在半空中;夏天,它用自己浓密的枝叶,遮盖着强烈的太阳光,投下大片的浓荫,供人们乘凉休息;秋天,它的叶子黄了,枝叶间挂满了金色的果实。冬天,它临寒不惧,傲然对抗着暴风雪,正气凛然。

也许正因为它的古老和生命力的顽强,才被人们尊称为“神树”。听老人说,过去生活条件差,医学不发达,农村的孩子易得天花等疾病,所以出现了把小孩“过继”给白果树以保平安的风俗。据说过去曾有不少人家把自己的孩子“过继”给这棵白果树,拜它为干爹,希望在它的庇佑下,孩子能健康平安的长大,白果树在人们心中成为平安与依靠,关于这棵白果树的传说,却一直未曾消散。

据说明朝年间,这棵大白果树经受不住乡间的冷清,化为人形,变成一个眉清目秀的书生,化名白葛书上京赴考,孰料竟金榜题名,高中状元。皇帝一看,新科状元不但才学渊博,而且长得眉清目秀,一表人才,当时就封他为官,并将白葛书招为东床驸马,许诺等公主长大后完婚。春风得意的白葛书回来后,又还原为树。

一晃过了几年,皇帝的女儿长大成人,皇帝便派钦差大臣来接白葛书赴京与公主成亲。可是钦差大臣带领手下在当地找了三七二十一天,不要说白状元的身影找不到,连姓白的人家都没有。钦差大臣不敢回京复命,整天愁眉苦脸,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一天晚上,多天来寝食难安的钦差大臣在床上睡着了,他做了个梦,梦里烟雾缭绕,一个头戴水晶顶子的书生出现,摇身一变成了一棵大树。

醒来后的钦差大臣感到奇怪,可又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一边睡在床上念着白状元的名字,一边回忆着梦中的景象。突然,钦差大臣发现白状元的名字“白葛书”与白果树正好谐音,再回忆梦中的情景,越想越觉得有道理,赶紧翻身而起,喊来左右,当夜查访当地老人,得知当地确有一棵大白果树。

不等天亮,钦差大臣就带着手下人马和当地百姓,打着灯笼火把,来到白果树下,果然寻得白果树顶上挂着的状元顶戴。明白了其中奥秘的钦差大臣无可奈何,只得回京复命,如实向皇帝禀告,皇帝后来只得取消了这桩婚约。

此后,人们知道了白果树是有灵性的,便常常来祭拜它。每年农历六月十九,即民间传说的观音菩萨生日这天,人们便陆续来到这棵树下,虔诚地烧香点烛,磕头叩拜,在树上系上红布条,祈求家人平安。因此每年的这一天,白果树下便香火旺盛,烟雾缭绕,热闹非凡。

其实,对白果树的信奉朝拜,不过是人们一种美好愿望的表达罢了。白果树虽然不是神树,但十分珍稀,它的生长较慢,寿命极长,从栽种到结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结果。白果树全身都是宝,具有药用、食用、木用、播种等价值,其经济价值非比寻常,和人们烧香祈求的“去疾消灾”比起来,这才是白果树的真正妙处。

如今,白果树一年比一年老了,它站在路边的样子,就如同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一生栉风沐雨,默默阅尽人间春秋,最后佝偻着身上站在窗前,看世事如烟。

舞龙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