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古戏楼,上演人间百态
所属图书:《舞龙的智慧》 出版日期:2013-09-01文章字数:1506字

古戏楼,上演人间百态

一座古镇,就是一部历史故事;一座戏楼,就是这部故事的缩影。

清咸丰年间,很多外地客商来草塘做生意,他们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太阳一落山,天色暗下来,家家户户就关门闭户,街上空无一人,寂静清冷,和白天的繁华喧嚣形成鲜明对比。有好事客商忍不住询问个中缘由,这才知道,原来草塘街上闹豺狗。天一黑,豺狗就会从附近的山上跑下来,发疯一般,见人就咬,还把一些孩子叼走,弄得人心惶惶,人们晚上都门窗紧锁,不敢出门。很多胆小的外地客商一听,第二天就收拾行当离开了。

豺狗这样闹下去,不仅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连草塘的生意买卖也深受影响。于是镇上德高望重的老人提议,去庙里向菩萨许愿。深受豺狗困扰的人们,非常赞同老人的提议。在老人的带领下,他们选定一个吉日虔诚地来到庙里,焚香秉烛,在菩萨面前许下愿:只要豺狗不再来街上咬人,草塘人就修建戏楼敬奉菩萨。

也许是人们的诚心感动了菩萨,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渐渐地,山上的豺狗果真不再来草塘街上咬人了。人们欣喜若狂,感恩菩萨的大恩大德,积极筹划修建戏楼,向菩萨还愿。在当地热心人士的组织下,家家户户出资,很快就筹足了修建戏楼的资金。为表虔诚和隆重,人们还请了当地一位德高望重的掌门大师来把关,何时破土,何时立柱,何时上梁,什么时辰做什么事情,均由掌门大师说了算。

一切都在顺利进行中,戏楼的架子很快搭了起来,人们翘首以盼,对戏楼充满期待。可就在这时,修建戏楼的匠人在上一根约6米长、20厘米厚、50厘米宽的悬挑梁时,却怎么也安放不妥,人们怀疑有人在施弄法术、暗中搞鬼,急忙把掌门大师请了过来。只见掌门大师把袍子一脱,只穿着滚裆裤,吩咐人打来一碗水,当下便焚香秉烛,口中念咒。念过咒,掌门大师含了几口水,用嘴巴一喷,噼里啪啦拍了几个响亮的巴掌,然后手拿锤子,亲自上阵,爬到20多米高的架子上。直把下面的众人看得提心吊胆,冷汗直流。这么高的架子,若是摔下来,只怕性命难保。但是掌门大师丝毫不以为惧,在上面用锤子叮叮当当一阵敲打,三下两下就把悬挑梁安放好,再灵巧地爬下来,把众人看得啧啧称奇。

有掌门大师把关,戏楼很快建好,成为草塘的娱乐中心。戏楼一共有四层:一楼是男演员住和剧团做事的地方,二楼是唱戏的场所,三楼是女演员的住处,四楼设有神龛,供奉着菩萨。几十根罗汉柱将戏楼托起,每根柱子的高度大约20米左右,十分雄伟壮观。

此后,戏楼成了草塘最热闹的地方。人们常常聚在这里,看戏听曲,摆摆龙门阵,谈谈生意经,这个当初为了酬神献戏而修建的戏楼成为草塘人的文化中心。

每逢戏楼演戏,院坝里都坐满了观众。遇到赶场天,看戏的人更多。平日里草塘人白天在店铺里做生意,晚上就到戏楼里来看戏。这里成了各种信息汇聚的地方。戏楼周围商贩如云,吃的用的,应有尽有,十分热闹。如此一来,台上有戏,台下又何尝不是戏?那一场场精彩的表演,不仅吸引着草塘人,也吸引着众多南来北往的外地客商,他们操着各种口音在这里谈生意,论价格,说经商途中的惊涛骇浪……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当年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红颜粉黛们,今安何在?那响彻云霄的锣鼓声,遁于何处?那台上的蟒袍玉辇、凤冠霞帔、刀枪剑戟、锣鼓玉笛,似被大水旗一卷,凌空翻个筋头,攸忽而去。随那依稀的唱念作打淡去的,还有这台下的轻吟浅笑、推杯换盏、春风满面……

一个古镇的历史,分明就是一台戏的时光。

草塘古戏楼,见证古镇的沧桑变化,记录着一段漫长的艺术辉煌,维系着数代草塘人的情趣逸乐,留给人们绵长美好的记忆。2013年,作为古戏楼的后来者,一座气宇轩昂的双面庭台大戏楼在草塘拔地而起。这座古色古香、气宇不凡的大戏楼,将继承古戏楼珍贵的文化遗产,继续诉说着这个千年古邑的繁华往事。

舞龙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