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米力·夏克尔
一、连队里走出的歌唱家
夏米力·夏克尔
1959年12月25日,夏米力·夏克尔出生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奇台县。奇台是西域古城,那里的人们能歌善舞,歌舞艺术氛围浓厚。夏米力就出生在一个艺术之家,父亲是乌孜别克族,母亲是维吾尔族,父母都能歌善舞。
小时候,夏米力经常和伙伴们到草原上欣赏牧人们的纵情歌唱,他最喜欢听富有西域民族特色的乌孜别克族民歌。7岁时,夏米力就能唱出十几首不同风格的乌孜别克族民歌。
上小学后,夏米力对音乐更加痴迷,参加了学校少年合唱队,把大部分课余时间用在了听歌、学歌上。在学校,夏米力一直是文艺骨干,学校组织什么活动,准少不了他,而且多次在少儿、少年歌唱比赛中获奖。
家庭的潜移默化、环境的熏陶以及学校的训练,为夏米力后来的艺术生涯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1976年冬天,正在读高中的夏米力听说部队要到学校征兵,高兴极了。他从小就梦想着有一天能扛着钢枪、骑着骏马、唱着歌儿在雪域边关巡逻,父母也很希望他们兄妹7人中能有一个成为军人。征兵干部知道夏米力歌唱得好,逗他说:“小伙子,就你这身板,到了部队恐怕连枪都扛不动,怎么能当兵呢?”夏米力灵机一动说:“我的歌唱得好呀,可以到宣传队去。”
就这样,1976年12月,17岁的夏米力被特招入伍。1979年7月,他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部队,夏米力先后担任某部炮兵团和师直侦察连战士、文书、排长、副指导员、指导员、连党支部书记等职。在任师侦察连指导员期间,该连因各项工作成绩突出连续两年荣立集体三等功,夏米力也曾被评为优秀指导员。
“我是连队的歌唱家”
夏米力的普通话讲得很标准,写得一手好字,除母语乌孜别克语外,还精通维吾尔语、哈萨克语。这些优势,使他在部队里成为不可多得的人才。刚进军营不久,夏米力发现部队里没有专业歌曲教员,有时候一些很好听的歌也被唱走了调。于是他毛遂自荐,当起了连队的歌曲教员,每到周末,便发挥自己的艺术特长,教战士们唱歌跳舞,而且保证每周教一首新歌。从此,无论是连队聚会还是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夏米力所在连队的歌声最嘹亮、最动听。时间长了,夏米力在部队里的名气越来越大,被战友们誉为“连队里的歌唱家”。
火热的军营生活,深厚的战友情谊,加上一定的音乐艺术潜力,让夏米力萌发了创作歌曲的念头。于是,军事训练之余,夏米力便在连队的车库里进行歌曲创作。经过半年的努力,处女作《我是连队的歌唱家》诞生了。1981年7月,夏米力作为西部军营基层连队的文艺骨干代表参加全军文艺会演,《我是连队的歌唱家》取得了创作、表演、演唱三个一等奖。1981年7月,夏米力的处女作《我是连队的歌唱家》在全军文艺会演中荣获演唱、创作两个一等奖。时任总政治部主任余秋里说:“夏米力歌儿写得好,唱得好,跳得也好。声、情、舞并茂,是一个难得的人才。”
1984年12月,夏米力·夏克尔奉调进入新疆军区歌舞团(现新疆军区政治部文工团),担任独唱演员。可以说,他是地地道道从连队里走出来的歌唱家。
二、再攀艺术高峰
进入专业文艺团体,夏米力·夏克尔得到了专业导师的指点和教导,自己艺术潜能很快被激发出来,创作、表演、歌唱很快就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进入新疆军区文工团后,夏米力遇到了领着他步入艺术殿堂的老师——原新疆军区文工团团长、著名声乐指导老师何满斗。通过何满斗的悉心指导,夏米力的演唱水平在较短时间内产生了质的飞跃,很快完成了由业余歌手到专业演员的过渡,不到一年就正式担任了独唱演员。
1985年5月,在兰州举行的全军文艺会演中,夏米力演唱了自己的作品《我的歌儿》《我的热瓦甫》两首歌,再次获得了演唱一等奖、创作一等奖和优秀演员奖。
何满斗老师经常语重心长地告诫夏米力:“作为一个好的歌唱演员,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艺术修养,只有对每件音乐作品有了深刻的理解,才能在舞台上尽情地发挥,达到声情并茂的境地,引起观众情感上的共鸣。”夏米力在努力提高艺术修养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在业余时间里,他阅读了大量的古今中外文学名著。对中国古代的唐诗宋词,更是爱不释手,不仅会背,还能较好地理解这些佳作的意境。
1986年,夏米力担任了文工团演唱队的队长。
1992年,夏米力自己创作的音乐作品《连队周末晚会》在第六届全军文艺会演中荣获声乐表演和创作两个一等奖。夏米力的荣誉多了、名气大了,许多大军区和地方的文艺团体纷纷给出优越的工作环境和丰厚的待遇希望夏米力加入,可夏米力都婉言谢绝了,他说:“我是新疆人民的儿子,新疆的水土养育了我,新疆这片沃土更是我艺术生命的源泉。”
为让新疆各族人民更好地接触本土原创音乐作品,1994年8月,夏米力首次在新疆人民会堂举办了个人本土原创音乐作品演唱会,获得巨大成功。
1995年7月,夏米力凭着多年积累的深厚的音乐功底,考入了全军最高的文艺学府——解放军艺术学院音乐系干部大专班,师从男高音歌唱家、声乐教授李双江,从此攀上艺术生涯的又一座高峰。
经过两年的刻苦学习,1997年7月,夏米力以优秀学员的身份,带着三等功的勋章从军艺毕业,回到了新疆军区文工团。
2008年6月,夏米力走上了新疆军区文工团的领导岗位,担任党委常委、副团长。
三、接力“十年走边关”
夏米力·夏克尔来自军营,不忘军营,“为军营创作歌曲,为战士演唱歌曲”一直是他的奋斗目标。
夏米力在三个泉边防连演出
夏米力心系基层官兵,把自己的艺术热情和才华奉献给了边防连队。2000年,他制订了一个“十年走边关”计划,即在完成文工团每年100场国内外演唱任务之外,利用业余时间,主要是春节休假时间,自掏路费,奔赴那些最高、最远、最冷、最艰苦的边防哨卡,进行慰问演出。
从2000年开始到2009年2月,夏米力先后奔赴中巴、中俄、中吉、中哈、中蒙、中塔边境,总行程5万余公里,为100多个边防连队和前哨班举办了160多场演唱会,80多场座谈会,赠送个人CD、VCD演唱专辑2万余张,并创作了大量反映边防官兵生活的脍炙人口的歌曲。这10年,夏米力始终如一地坚持与战士们同吃同住,不让领导陪同,不给部队增添任何负担,不接受边防部队任何形式的馈赠。
这里,不妨记录下夏米力“十年边关行”中的几个镜头:2004年春节,在风雪交加的“风口第一哨”阿拉山口边防连,夏米力为连队的战士唱完歌,又继续登上哨塔为站岗的战士演唱,凛冽的寒风,零下二三十度的气温,很快冻木了他拉手风琴的双手……2006年春节,在海拔4700米的红旗拉甫边防连,夏米力爬冰踏雪登上哨所,高山反应非常强烈,头疼欲裂。即使这样,他依然为战士们引吭高歌,并为连队写了两首歌曲,使那里的战士们有了自己的歌曲。
十年来,三个泉边防连、乌拉斯台边防连、斯姆哈纳边防连、马兰前哨班、帕米尔边防连、天山深处的边防哨所……都留下了夏米力的身影和歌声。
长期的基层演唱活动,使夏米力的创作更富生活气息。他写的词,唱的歌,全是战士们的心声。总结自己走边关的10年,夏米力写了一首诗:
这首短诗道出了夏米力的心声。
《天山歌声——夏米力·夏克尔创作歌曲集》书影
2010年,完成第一个“十年边关行”计划后,夏米力集中精力成功举办了个人演唱会,并出版了《天山歌声——夏米力·夏克尔创作歌曲集》(新疆人民出版社,2010)。与此同时,他决定:自2011年始,再利用10年时间,走完第一次未能到达的其他边防一线连队和联勤分部偏远仓库。
2011年2月中旬,夏米力只身携带手风琴,来到塔城军分区一线连队,召开演唱会,并为官兵赠送光碟和书籍。这成为夏米力第二个“十年边关行”活动的第一站。
如今,夏米力仍旧一如既往地奔走边关,为战士演唱,为军营创作。
四、多才多艺的军旅艺术家
夏米力·夏克尔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他既能演唱,又能创作,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创作型歌唱家。此外,他还是一位出色的主持人。
30多年来,夏米力创作、演唱了《我是连队的歌唱家》《阿拉山口》《忠诚》《思念》《致敬》《二道桥子》《歌舞之乡》《卡德尔大叔的日记》《西部雄鹰》《大巴扎》《达坂城的故事》《多思姑娘》《幸福新疆》等100多首歌,译配《致敬》《黑眼睛》《达坂城的姑娘》等60多首民歌。在中国唱片总公司、杰盛唱片总公司和新疆音像出版社发行10张个人CD、VCD专辑,销往全国各地及日本、新加坡及中亚等国家和地区,深得赞誉。
夏米力在创作
入伍至今,夏米力荣立二等功3次、三等功8次。同时,他数十次在全军全国比赛会演中获得演唱一等奖、创作一等奖、演唱金奖、创作金奖、全军声乐表演特别贡献奖三连冠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同时,夏米力还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2010年4月,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天山歌声——夏米力·夏克尔创作歌曲集》,集中收录他创作、译配的新曲60余首,维吾尔语歌曲《忠诚》《思念》《狼的传说》《致敬》等和《巴达木》《周末晚会》《叶尔羌河》《新疆可爱的故乡》等几十首汉语歌曲。
胡锦涛接见夏米力等人
2013年10月12日,在国庆节和古尔邦节的中间时段,新疆八一剧场举行了夏米力·夏克尔创作歌曲演唱会。演唱会以《致敬》拉开序幕。唱出了当代军人对祖国母亲的忠诚和对家乡父老的热爱;接着从夏米力创作演唱的200余首歌曲中精选22首创作歌曲,上半场为“边关情”,演唱了《我是连队的歌唱家》《红其拉甫》《神仙湾的士兵》《咱们的民族连》《有那么一个地方》《西部雄鹰》《阿拉山口》等,下半场为“家乡情”,演唱了《二道桥子》《新疆精神》《中国梦照耀新疆》《卡德尔大叔的日记》等。
夏米力还经常主持全国性的大型演出。1997年9月、10月,夏米力两次在人民大会堂为外国军事代表团进行专场演出。迟浩田上将对夏米力的出色表现给予高度的评价:“一个少数民族演员不仅歌儿唱得优美,用流利的汉语主持节目又这样精彩,真是难得。你在外国人的面前,为我们中国军人争了光。”并为夏米力亲笔题词:“为兵歌唱。”
夏米力主持时的潇洒风度、幽默风格和富有知识性的串词,总能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1998年元旦,他独自主持了新疆军区文工团在香港演出的“西部民族音乐会”,香港《大公报》称誉他的主持“幽默风趣、轻松自然,拉近了演员与观众的距离,给音乐会增添了不少色彩”。
1999年3月,大型民族歌舞《我们新疆好地方》在北京中国剧院为两会代表进行专场演出,夏米力极其完美地演唱了哈萨克族歌曲《可爱的一朵玫瑰花》,并和蕴情姆成功地主持了这台晚会。国家领导人称赞他“歌儿唱得好,主持得也很好”。
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不论是在高原哨卡还是在工厂农村、学校,不论是在全国各类大型晚会上还是在中央电视台做嘉宾主持,夏米力总是真情热烈、潇洒大方、风趣幽默、独具魅力,多家媒体称他是“中国西部的奥里奥”“深情王子”“西部雄鹰”“才华横溢的主持家”“才貌双全的艺术家”等。胡锦涛同志在一次演出后评价夏米力的“多才多艺”四个字,可谓对其艺术才华的高度概括。
五、倾心公益,德艺双馨
夏米力和他捐助的贫困儿童在一起
夏米力·夏克尔是一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他十分注重公益事业,为此奉献出了自己的一分力量,从而成为杰出的志愿者以及新疆的爱心慈善大使、诚信大使等。
多年来,夏米力始终十分关心新疆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不论工作多忙多累,他总是积极参加各单位组织的慰问、慈善公益演出活动,全国及自治区重大慈善公益演出中,都能看到夏米力用歌声传递爱心的身影。
2003年,喀什18岁的维吾尔族姑娘娜曼古丽不幸患了白血病,夏米力知道后送去了3000元钱,后来又把自己演出所得的1万元全部交到娜曼古丽手中,同时发动身边的人们和社会力量帮助她,一直到娜曼古丽恢复健康,并找到了满意的工作。
和田地区的维吾尔族大学生日吉甫·热合曼家庭特别困难,家里拿不出学费。夏米力从报纸上得知此事后,拿出平日积蓄的4900元学费送到日吉甫手中。
2003年2月,听说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发生强烈地震,夏米力怀揣自己省吃俭用的1万元钱赶赴灾区,当场把钱分给受灾严重家庭的100个孩子。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夏米力积极捐款捐物。
2005年3月,为了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夏米力四处奔波,多方呼吁,发起并策划了新疆首届“情满天山慈善助学大型演唱会”,并在现场带头捐款,引起强烈反响,共募集善款14万元,现场为10名贫困学子每人给予1000元赞助,并以4万元建立自治区“天山学子自强助学金”。随后,他又带领演艺界同行到和田地区洛浦县多鲁乡麻风村进行慈善助学活动,将募集的10万元善款通过新疆慈善总会捐给麻风村,修建了一座百灵希望小学。2006年6月,他又带着座椅、校服来到乌鲁木齐市郊区的哈萨克族小学,把资助金送到家庭生活困难的小学生手中。2007年,在新学期来临之际,他为乌鲁木齐市周边地区十所中学捐赠图书21000余册,价值2.4万余元……
从1997年至今,夏米力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贫困中小学校、患病青少年组织公益性慈善演唱会,捐赠活动70多场次,义务参加各类社会公益活动100多场次,捐款捐物累计金额超过100万元。他是新疆首任“爱心慈善大使”,首任“诚信形象大使”,首任“青年志愿者形象大使”,他已经成为引导社会慈善、公益事业的最佳形象。在夏米力的影响下,许多演艺界人士、热血青年纷纷加入了志愿者的行列。
新疆慈善总会秘书长马丽说:“夏米力在做慈善大使之前,其实就一直在做公益事业,他用美好的心灵和歌喉,抒发着对美丽新疆和各族人民的热爱。在他的血液里,融入了对艺术的热爱和对慈善事业的执着,他是人们心目中仰慕的艺术家和公益使者。在新疆慈善发展史上,夏米力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2007年12月,团中央、全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举办的第七届“中国十大杰出志愿者”评选揭晓,在全国200多名候选人中,夏米力·夏克尔脱颖而出,成为“中国十大杰出志愿者”中唯一的少数民族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