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建俊
一、从国画开始的艺术之路
詹建俊
1931年1月12日,詹建俊出生在辽宁省沈阳市的一户满族家庭,祖籍辽宁盖县。他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但哥哥姐姐们都先后因病夭折,只剩下他一人独自长大。
詹建俊的父亲詹恩轩原先是一名小学教师,后来在张学良的部队里当过一段时间的军需官,东北军解散后带着家人来到北平经商,最后又成了一名职员。詹恩轩酷爱诗词曲艺和字画,常以书法自娱,后来又开始收集齐白石、张大千等名家的作品。受父亲影响,詹建俊从小就十分喜欢艺术,到北平后,他经常和父亲一起参观书画展览,久而久之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上小学后,除了学习功课,詹建俊把余下的时间都用在了画画上,不论是家里收藏的名画,还是报纸刊物上的图像,都成了他模仿的对象。从那时起,詹建俊的绘画天赋便逐渐显露,对画画几乎到了一种痴迷的程度。
11岁时,父亲把詹建俊送进了离家不远的“雪庐画社”正式学画。这间画社是钟质夫、晏少翔两位画家创办的,在北平小有名气,在那里,詹建俊跟着两位老师学起了国画,打下了良好的绘画基础。
1948年,高中即将毕业的詹建俊萌生了报考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系的想法。报考西画系必须能画素描石膏写生,这对只有国画基础的他来说是个难题。为了通过考试,詹建俊买来徐悲鸿和蒋兆和的画册临摹,父亲还为他请来一位北平艺专的毕业生指导他画石膏素描头像。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詹建俊从如何使用木炭条开始学起,学习了画石膏素描头像的构图方法等一系列知识。最终,他以第三名的成绩顺利考入北平艺专西画系。
在北平艺专学习期间,詹建俊得到了许多名师的指导。他跟戴泽和韦启美两位老师学习素描,跟萧淑芳和李可染学水彩,跟吴作人和艾中信学油画,跟滑田友学雕塑。此外,詹建俊还拜齐白石和黄宾虹为师,继续学习国画,从各方面提高了自己的绘画水平。
在学画的同时,詹建俊也大量接触了中外文学和西方艺术。他开始阅读鲁迅、老舍、巴金以及莎士比亚、罗曼·罗兰等人的小说,浏览达·芬奇、伦勃朗的画册,并培养自己对西洋音乐的兴趣。
詹建俊在敦煌临摹壁画
1949年,北平艺专合并组建为国立美术学院(1950年定名为中央美术学院)。第二年,学校组织了“红五月”创作竞赛,詹建俊凭借小幅油画《新中国的旗帜升起来了》获奖。在这幅画中,他生动描绘了开国大典之夜人们在天安门前提灯游行的场面,得到了老师的称赞。那时,詹建俊的习作经常被老师挂在走廊展览,他毕业前夕的素描习作《男人体》后来还作为范本,收入我国高等美术院校的素描教材。
二、在油画领域大显身手
1953年,詹建俊完成了毕业创作——水粉画《好庄稼》,以优异的成绩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紧接着,他转入学校的彩墨系继续攻读研究生,在蒋兆和、李苦禅、叶浅予等人的指导下学习中国水墨画。
一年后,詹建俊随叶浅予组织的“敦煌艺术考察团”到莫高窟临摹壁画,并赴甘南藏族自治州写生。在那里,他“第一次见识了戈壁滩,领略到石窟的壮美;第一次见到黄河,船夫自己坐在羊皮筏子上一路顺流而下,唱起当地的民歌‘花儿’……”这些前所未有的体验给詹建俊的心灵带来了极大震撼,为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艺术养分。多年后,他在回忆当时的情景时说道:“这样的感受,恐怕光是‘宅’在家里,靠沉溺在自己的梦境和幻觉中,是没法想象出的。”
回北京后,中央美术学院把詹建俊和其他同学考察期间的画作集中起来,举办了一次观摩展览活动,受到师生的广泛好评。
1957年,詹建俊从北大荒回京后开始创作《起家》
1955年,詹建俊研究生毕业,被选入文化部在中央美术学院成立的“油画训练班”继续深造。当时,训练班请来了莫斯科苏里科夫美术学院油画系的教授康斯坦丁·麦法琪叶维奇·马克西莫夫教授油画。在他的指导下,詹建俊系统学习了油画的造型、色彩、外光等技法。从此,他专攻油画艺术,再也没有离开过油画领域。
1957年,詹建俊与同学前往北大荒体验生活。回北京后,他以垦荒青年为主题,创作了毕业作品——油画《起家》,描绘了初到荒地的青年在暴风雨即将袭来的原野上安营扎寨的景象。画面中最为醒目的是被劲风吹得摇摆晃动的白色帐篷,它将整个场景有力地带动起来,展现出垦荒青年即将在这片广阔天地间放手拼搏的壮丽前景。
詹建俊作品《起家》
随后,詹建俊带着《起家》参加了“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国际美术竞赛”,荣获铜质奖章。艾中信在看了这幅作品后评价说:“作品的主题思想是用感人的形象和优美的艺术形式来打动人心,而不是用枯燥乏味的说教硬塞进观众的头脑里去的。”
1957年,詹建俊从“油画训练班”毕业。在10多年的习画生涯中,他曾两次学习国画,他说:“在专业上这样由中到西、由西到中的进进出出,可以说是我在学习绘画过程中的一个特色了。我想从少年时期开始的这一状况,对我自身在精神气质上以及在艺术观念上的形成和影响应当会有着不小的作用。”正如詹建俊自己所说,这两段经历为他日后潜心创作油画,在绘画手法、技巧上追求油画民族化提供了极大帮助。
毕业后,詹建俊留在中央美术学院任教。此后的几十年里,他从一名普通的教员,逐渐成长为教授、博士生导师,还担任了中国油画学会主席,中国美协顾问、油画艺术委员会主任,以及欧洲人文艺术科学院客座院士,在油画领域展现了不凡的实力。
三、深入狼牙山,创作好作品
1958年,詹建俊接到通知,准备为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今中国国家博物馆)创作一幅表现我国革命军事历史题材的作品《狼牙山五壮士》。
为了画好这幅作品,詹建俊到狼牙山地区体验生活,和正在修建“狼牙山五壮士”纪念碑的民工同住一间工棚。“那年正值困难期,条件很差,盖的被子生了蛆虫,吃的是红薯、野菜等代用食品。在体验生活、寻找先烈足迹的过程中,我常常沉浸在五壮士的感人故事中,并被他们的英勇事迹深深地感动着。”
其间,詹建俊结识了狼牙山五壮士中两名幸存者之一的葛振林,并为他画了像。通过与葛振林交谈,詹建俊决定抛弃五壮士与敌人斗争的烦琐情节,用“群像式”的表现手法描绘五壮士跳崖前一刹那的景象,以表现他们宁死不屈的英勇气概。
起初,上级领导并不同意詹建俊的这一构想,认为只有画五壮士战斗的场面才能体现他们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詹建俊坚持自己的想法,最终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在1959年完成了作品的创作。
詹建俊画作《狼牙山五壮士》
时至今日,《狼牙山五壮士》仍被视为主题绘画的典范,是表现重大历史题材的经典之作。在回顾当年的创作历程时,詹建俊说:“我有意识把人和山结合起来,强调了人物组合像山一样的总体外形,使人的身影犹如一座山峰,在山峰与人物外形的线条起伏变化上,注意构成激昂紧张的表情,并把这线条节奏的发展高峰引向壮士的峰顶。在这人与山构成的峰顶之后,是乌云即将远去的天空,预示他们为之献身的事业将取得最后的胜利。”
1961年,詹建俊创作了又一幅主题性绘画——《毛主席在农民运动讲习所》。之后,他来到董希文的工作室担任助教。其间,他研究了委拉斯开兹、德拉克洛瓦、弗鲁贝尔等人的油画艺术,还涉足在当时被视为禁区的西方现代艺术领域,观摩了印象派、后印象派、野兽派、表现主义的绘画,对塞尚、马蒂斯、莫迪利亚尼等人的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后来,詹建俊把马蒂斯的单纯化造型和表现性色彩以及莫迪利亚尼的夸张变形手法与国画的写意笔法结合起来,进行大胆尝试,以身为芭蕾舞演员的妻子王樯为模特创作了《自画像》《兰花》《舞蹈演员》等油画。这些作品受到了董希文等人的赞赏,只可惜在“文革”期间遭到批判,不幸散失。
1975年,詹建俊为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创作了历史画《好得很》。第二年,他前往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写生,之后又沿红军长征路写生,创作出不少风景与人像画的佳作。
四、杰作频出,屡获殊荣
“文革”结束后,詹建俊进入了油画创作的旺盛时期。与先前主画人物有所不同,他将更多精力用在了创作风景画上。1978年,詹建俊到黑龙江农垦区及长江三峡沿岸旅行写生,创作了《寂静的石林湖》《海风》两幅作品,受到好评。
1979年,詹建俊根据在四川阿坝地区体验生活时的所见所闻创作了油画《高原的歌》。在这幅画中,他用大片的红色进行涂抹,展现出藏族姑娘骑着牦牛在晚霞中漫步草原的动人景象,让原本凄冷的雪域高原洋溢着浓浓的暖意。当年,《高原的歌》荣获北京市美术展览一等奖,第五届全国美术展览二等奖。评论家称其为“群雄中的佼佼者,以其独具的抒情风格叩动观众的心扉”。
詹建俊和学生共同创作《黄河大合唱》
不久,詹建俊又创作了《回望》,在作品中呈现了万里长城的雄伟气魄。范迪安评价这幅画说:“烽燧似点,有古代画论常谓‘高峰坠石’之重;城垣逶迤,如同古代画论所称‘潺潺一线’之灵。”
1981年,詹建俊赴新疆写生,创作了油画《帕米尔的冰山》,在全国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览上获佳作奖,同时荣获北京市少数民族美术作品荣誉奖。同年,他随中国美术家代表团到尼日利亚、塞拉利昂、马里三国访问,创作了非洲题材作品《黑非鼓手》《舞》《母亲》。
1984年,詹建俊创作了表现农民形象的《潮》,在第六届全国美展中荣获金奖,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缩影”。1987年,他将自己的画作结集出版了《詹建俊画集》(河北美术出版社)。
后来,詹建俊又先后创作了以石为题材的《岩松》,以山为题材的《长虹》,以水为题材的《潭》《瀑》《泉》《白浪》,以及以树为题材的《秋野》《沙丘上的胡杨林》《红枫》《大漠胡杨》等作品。
跨入新世纪,詹建俊的艺术风格日渐豪放,作品的寓意也更加深刻。他先后创作了《奋飞》《夕照》《石和藤》《旭日》《雪松》《雪域高原》等,作品多使用红、蓝、黑、紫、绿等浓重的色彩,意境更为深沉。
2004年,詹建俊荣获中国文联颁发的“造型艺术成就奖”。2007年5月23日,“詹建俊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同年,广西美术出版社出版了大型画册《詹建俊》,展示了詹建俊的油画艺术。
在绘画的同时,詹建俊还着意培养优秀的年轻画家。2009年,他和学生叶南合作了巨幅油画《黄河大合唱——流亡·奋起·抗争》,被誉为“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成功之作。
五、用油画启迪心灵
几十年来,詹建俊通过对油画艺术的不断探索,把自己的油画作品归纳出“意、气、情、韵”的艺术特点,这4个特点是他多年来从事绘画创作和美术教学所追求的目标。
詹建俊曾说:“‘意’,首先是指创作构思立意。从早期的《起家》《狼牙山五壮士》等作品在酝酿构图的同时,逐渐形成一个突出的主题,在此基础上的‘意’又是特定审美意境的形成。精神、思想上的主题与审美、艺术上的意境,决定画面形式结构和绘画语言的选择与运用。‘气’是绘画内容和绘画形式共同构成的气势、气概和气韵。谢赫‘六法’以‘气韵生动’为绘画第一要义。‘情’是指作品所表达、蕴含的情感。若以抒情与叙事相比,我更倾向于抒情。‘韵’指作品的韵味,在作品中,指由画面形式、结构等因素构成的韵律感、音乐感。”
在詹建俊的作品中,“韵”这一特点体现得尤为突出。他不但喜欢画画,对音乐也非常迷恋。年轻的时候,即便一天三顿饭都只啃馒头、就咸菜,他也要用生活费的三分之一去买来细纹唱片欣赏。在当年创作《起家》时,詹建俊就一直在听柴可夫斯基的《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他觉得这支乐曲中有自己追求的精神力量。
此后,詹建俊在绘画时经常以音乐相伴,手中的画笔就像是他的指挥棒:“如果说《起家》是用钢琴烘托出的青春朝气,那么《狼牙山五壮士》则是用定音鼓的捶打带起整个乐队的极大悲鸣。面对生与死的抉择,英雄们毅然纵身一跃。他们临危不惧、气壮山河,这种极端的生命体验,要用贝多芬的第三和第五交响曲才足以表达。”他还说,“我希望我的作品像音乐,以动人心弦的旋律震撼人们的感情。我要用我颤抖的笔,把热情滚滚的节奏和潺潺流动的音韵,永远地凝固在画面中。”
除了音乐,詹建俊还喜欢读诗,他曾这样描述自己心中理想的绘画境界:“它应当像一首诗,蕴含着生活所给予的灵感和思想。它赞颂人间至美的一切,并使潜藏于平凡中的伟大和隐没在暗淡中的光明,都在有限的篇幅内呈现出来,以它美好的精神力量启迪人们的心灵。”
20世纪90年代后期,詹建俊提出了“走中国油画艺术的创新之路”“自觉建立中国油画学派”等艺术主张,以探求本民族独立的油画艺术语言,得到全国油画艺术家的积极响应。
2013年,詹建俊荣获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在接受采访时,他说:“我只有一点自满之处,那就是这辈子我选择了绘画,成为一名美术工作者。82岁得了终身成就奖,这只是艺术追求的开始,因为我知道自己永远站在起点上,这个起点始终触动我,让我倾尽所有去为之努力。”“我要让自己永远站在起点上,画了一辈子,还像画第一张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