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沈万三魂归福泉
所属图书:《溯说沈万三》 出版日期:2015-06-01 文章字数:1670字

沈万三魂归福泉

相传沈万三一家被发配充军出发时,共有118人,有金、银、铜、铁、锡五个儿子、一个女儿以及孙子孙女无数。有人向朱元璋报告,说沈万三一家充军云南,把江南的财富也一同带走了,于是朱元璋下令在发配途中将其一家赶尽杀绝。以至于沈万三一家不得不分散逃命,子孙们分散流落到贵州、云南各地,侥幸活下来的大都隐姓埋名,不敢暴露是沈家子孙,以免遭遇不幸。

一日,一个操着江南口音的年轻女子流落到黔中平越(今福泉市)高坪司一带,女子蓬头垢面,且身怀六甲,即将临产。承得路边一经营客栈的李姓人家好心收留,但女子因体弱多病,营养不良,生下一死婴,自己倒是捡回一条小命。该女子产后由于体弱多病,善良的李姓人家不忍让她继续流离失所,收留了她。李姓人家哪里知道,这名女子就是被发配云南的沈万三的千金小姐沈林,是随着被充军的一家人一起进入贵州时,被朝廷派来的官军追杀,途中与家人走失的。当然李家更不会知道这个沈小姐会给他家带来意想不到的命运。沈小姐是沈万三的三姨太所生,自幼聪明过人,在周庄时沈万三经常教她一些理财之道,她也往往能做到过目不忘,深得沈万三宠爱。然而一家人刚进入贵州毕节就被官军冲散,小女就此失踪,让已近晚年的沈万三痛心不已。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沈林来到李家已有三年有余。李家待她视同己出,懂得感恩的她尽其能力帮助李家做些力所能及的活。之前,李家一直以靠在古驿道边做些茶饭招待过往盐商茶商和马帮驼队为生。沈林到来之后,发现很多盐商茶商都是打江南过来,于是沈林帮李家做一些适合南方人口味的茶饭,帮助招待过往商人,沈林也在茶余饭后偷偷打听起家人的下落,沈林尤其思念自己的父亲沈万三。

南来北往的商人们发现,自李家客栈来了这位南方姑娘之后,他们能在这深山老林的驿道边吃到味美可口的正宗江南饭菜。比如万三蹄膀、万三糕点、万三拼盘、万三绿茶、万三烧酒和万三红豆粥等,客商们觉得很是奇怪。很多客商在客栈吃了还要打包带走,沈林看到了商机。于是帮着李家在高坪、道坪、谷汪一带陆续开办了一些加工作坊,生意越做越大,李家自此生意兴隆。

又一日,沈林在李家附近的井边洗衣服,突然发现一种深红色的泥土从石缝里渗出,颜色酷似父亲沈万三在秦淮河边炼丹用的朱砂(俗称“水银”)。为了报答李家收留善待之恩,沈林把这一重大发现告诉了李家,并亲自指导李家挖掘和提炼。几年后,李家人变成了名贯黔中、广布善施的大富豪。

沈林帮助李家挖掘和提炼水银的事最终还是惊动了官府,官府命人查访,得知李家发迹是因为拥有一个类似于沈万三的“聚宝盆”的水银洞。于是官府没收了水银洞,组织大规模破坏性开采,并逼迫沈林交出提炼秘方。沈林宁死不屈,在高坪投两岔河自尽。而那些破坏性开采水银洞的官兵也都因开采方法不当,纷纷中毒而死。水银洞遗址至今仍在高坪司路边。

沈林之死惊动了正在福泉山修行的道家真人张三丰,张三丰赶到高坪一看,得知这位烈女乃是自己多年前在秦淮河河畔结识并一起炼丹的江南富豪沈万三之女沈林。张三丰亲自为沈林在黔中高地四角坡(沈林葬此地后,被当地老百姓称为“水银山”)上选了一块风水宝地,为沈林下葬安埋之后,张三丰离开平越,四处云游,他要寻找沈万三的下落,告知沈林的死讯。

翁福磷矿露天采矿场

一月之后,张三丰终于在云南大理安龙寺遇到了前来上香的八十六岁的沈万三。沈万三得知爱女被朝廷逼迫而死,悲愤交加,万念俱灰,遂与张三丰一道赶往福泉,亲自来到四角坡上,查看了爱女沈林的坟墓。为了感谢当地人对爱女沈林的收留和善待之恩,沈万三在沈林墓地周围方圆百里划了一个大大的圈,在四角坡上静坐了七七四十九天,每天口中念念有词。其中流传至今的就是“头顶四角坡,脚踏三江河,谁人识得破,金银用马驮”四句。

祭奠完爱女之后,沈万三再也没有离开过平越,他来到福泉山拜张三丰为师,在福泉山高真观潜心修行,直到病逝,葬于福泉山下。

600年后,人们在埋葬沈林的地方,发现了蕴藏丰富的磷矿、硫铁矿等,以水银山为中心,方圆百里成为亚洲最大的磷矿基地——瓮福磷矿。而沈林曾经挖掘和提炼水银的高坪“水银洞”,也成为一处历史文物景点供后人参观。

溯说沈万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