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万三与张三丰的情缘
沈万三在福泉山与道教真人张三丰修道,民间多有传说,那时还不知沈万三是什么人。通过近几年天龙屯堡乡村旅游线路的打造和沈族后人族谱的揭谜,知道沈万三与天龙屯堡沈家后人的历史渊源关系,才对沈万三先生有所了解,沈万三老人在世曾和福泉结下一段不可忘怀的情缘。
传说沈万三经常救济那些贫苦人,因张三丰乐善好施,帮困济贫的共同性格而结为好友。沈万三先生修筑完明朝都城南京一半城墙而遭贬充军云贵,常来福泉山与张三丰修道炼丹。
沈万三与张三丰的结缘,说来话长。元末年间,一道士神采清高,鬼形鹤骨,大大的耳朵,圆圆的眼睛,身高七尺有余,胡子像戟一样有力,头戴偃月冠,手持刀尺,身穿一件道衣,背后背着一个斗笠,不管是寒冷的冬天还是炎热的夏天,都这样不修边幅。他吃饭不管你煮一升米也好,一斗米也好,都会一顿吃得干干净净,而有时一连几个月不吃东西,面色反而变得红润,精神特别抖擞,且日行千里,健步如飞。此便是邋遢道人张三丰。沈万三与张三丰一见如故,常常准备些好酒好菜邀他到秦淮河上的沙洲上去畅饮谈道,两人谈得非常愉快。张三丰便将自己的身世、修道成真的经过讲给沈万三先生听。沈先生听完三丰的话,万分敬仰,硬要拜三丰为师,并请求三丰指点迷津。沈万三说:“我虽钱财不多,但是我愿意把钱拿去救济贫苦的人,什么富贵福寿我不敢奢望。”张三丰说:“真传虽然不敢随便泄漏,但也不能不传道,我已深知你是怎么想的,会为你努力去做的。”于是他们俩置办了炼丹的药材,择了一个黄道吉日,开炉烧炼,炼了七七四十九天,打开炉子一看,铅是铅,汞是汞。炼丹失败,沈先生叹息自己福薄,要求再炼。张三丰看到沈先生炼丹意志坚强和迫切,把他叫到跟前,拿出药材,用指甲挑出一点儿,趁汞热投下,汞立刻凝固了,再将凝固的汞点铜铁,丹就变成了黄金白银,相接长生。张三丰只拿了点儿丹药,就告别沈万三云游四方去了。临别时他叮嘱沈万三说:“东南王气太盛,我们今后到西南那边去会面炼丹吧。”于是张三丰就与沈万三话别,先是云游到四川青城山,后到贵州福泉山继续修炼,直到得道成仙。
福泉山
沈万三凭着张三丰教给的炼丹术,在秦淮河安上炉子开始大炼。不到两年,沈先生便富甲一方,只要遇上贫苦的,有困难的,他都广为周济施舍。元末年间,兵荒马乱,沈先生也害怕祸患落到自己的头上,把炼丹的炉子器皿毁掉,自称为三山道士,迁居南京城。明初,沈万三先生捐款修筑南京一半城墙,后又出资慰劳三军,遭贬被流放云南、贵州,此时张三丰正在景美林幽的福泉山高真观修道。两人在福泉相会,在福泉山畅饮和修道,张三丰祖师在此结炉修炼八年,沈先生多次从云南曲靖来福泉山看望张三丰祖师,并结下深厚的友谊。晚年的沈万三来到福泉山,拜三丰仙人为师,在福泉山上修道炼丹。沈万三仙逝后,葬于福泉山上,墓地是张三丰仙人亲自选定的吉地。背靠大阳山,前向九九峰(今叠翠山),右为玉屏山,左为太极犀江环绕,葬之子孙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