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10 蓝花札记:市场幻象
所属图书:《蓝花叙事:丹寨蜡染从村落走向世界的探索:下册》 出版日期:2013-01-01 文章字数:944字

10 蓝花札记:市场幻象

Blue Flower Notes—Market Illusions

(注: 黄平县家妇女王秀英为游客展示画蜡技艺。)

(注: 142.黄平县家蜡染(背带上的图形)。花朵。)

从城市深深的夜里醒来,常常进入一种幻想之境。

似乎“蓝花”进入市场是一个想象,搁浅是时光村落里的“蓝花”进入市场的预期,像是一条暗暗浅浅流淌的时光之河,在某个时光片段流经阳光照耀的地方,暗自撞击我的心灵。

我甚而想,是不是自己固执的想象掩盖了真实的表象,“蓝花”的美丽牵引了一种对于过去记忆的偏执。

这绝不是田园牧歌似的想象。

看着多年来从村落里捡拾回来的那么多“蓝花”片片,也没有见到一种对于美丽的反馈。

一堆毫无生气的老东西,摆在大家面前,布满灰尘,从我的书架上被取下暴露到阳光之下,似乎和当下的生活毫无关系。为什么要去表述和呈现?似乎没有目标。仰望家,再次感觉到了真实的幻想之境,一切似乎都是一种文化镜象,或一次虚幻的呈现?

(注: 143.黄平县家蜡染(陪葬器)。箭射向铜鼓中心。(当地人解释,意指人的心脏。))

(注: 黄平县家枫染帽子。)

人们更喜欢去关注当下的存在,当下的判断,当下的需求,而“蓝花”过去的面孔如何才能呈现在我们面前?

当然,不是简单的呈现,而是表达。

我常常在现实和幻境之间进入一种绝对的虚无状态,常深感不知身在何方。此时,反思自己,为何要展现“蓝花”,难道只是喜欢?

仅仅是喜欢能成为表达“蓝花”的理由吗?

喜欢是表达的理由。对于我来说,答案是肯定的。几乎破碎的裙子,裙摆上“蓝花”都已破损,它们与当下语境有何关联?

(注: 144.黄平县家蜡染(帕子)。图形待解。(物件上有字样“罗文珍做帕子好”、“罗文珍作,八三年七月五日做”字样。))

(注: 当画花成为一种“表演”,“蓝花叙事”中感性的女性世界表述之“心路历程”的寻找消解自身的意义。)

我几乎找不到一个真实的理由,可内心是如此真实地喜欢着“蓝花”,一种流淌的真实的自由。那让人着迷的淳朴的蓝,安静,纯粹,不用遮掩自己。

不是所有的物件,都是发展的工具。

市场也不是唯一的选择。

它搁浅在时光村落里,自然存在,不受打扰,就像妇女画花的神情,一种自然的生活状态,一种属于自己的生活世界。“蓝花”的存在本身是一种文化状态,也是一种生活状态。

进入市场是另一种生存方式。

(注: 145.惠水枫染(床单或背面)。蝴蝶、花鸟。)

蓝花叙事:丹寨蜡染从村落走向世界的探索: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