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民族志资料汇编
为了充分、系统地反映贵州各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悠久的历史文化、社会发展面貌,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历史性变化,根据贵州省人民政府的安排,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于1985年组建了《贵州省志·民族志》编纂委员会。《贵州省志·民族志》的编纂出版是20世纪后期贵州省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同时,《贵州省志·民族志》也是国家“六五”重点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地方志》的组成部分之一。在贵州省人民政府和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贵州省志·民族志》编纂委员会的领导下,《贵州省志·民族志》的编纂工作由贵州省民族研究所承担。编委会办公室设在贵州省民族研究所。《贵州省志·民族志》的编写工作积极开展起来,编写人员深入民族地区调查研究,广泛搜集资料,开展编纂工作。从1986年至1989年,贵州省民族研究所陆续分类汇编刊印了包括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壮族、羌族等民族的资料《民族志资料汇编》共10集,约600万字,为民族志的顺利编写奠定了科学扎实基础,同时也为今后民族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在此基础上,经过几届编委会班子成员和各分编主编多年的不懈努力,在2002年,共150万字的《贵州省志·民族志》(上、下册)正式出版(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主编翁家烈,副主编陈国安,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
《民族志资料汇编》(主编:向零;副主编:余宏模、张济民)。该资料都是实地调查采编得来,具有客观、真实、涉及面广泛、调查地域广阔、内容极为丰富的特点。
1.《民族志资料汇编》第一集(布依族)(编辑:伍文义)约32万字,1986年编印。
主要内容: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的布依族社会历史调查、寿昌杂抄集、文物古迹、布依族民间传说、黔西南布依族民间乐器和戏剧、宗谱等。资料涉及地域:镇宁、紫云、贵阳、兴义、册亨、罗甸等地。
2.《民族志资料汇编》第二集(苗族)(编辑:岑秀文、杨昌文),约48万字,1986年10月编印。
主要内容:苗族的社会调查、历史、传说、经济、文化、教育、习俗、宗教、节日等。资料涉及地域:惠水、紫云、关岭、普定、清镇、安顺、榕江、台江、威宁、遵义、锦屏、望谟、镇宁、雷山、黔西、贵定、平坝、贵阳、施秉、黄平、丹寨、修文等地。
3.《民族志资料汇编》第三集(侗族)(编辑:黄才贵),约55万字,1987年10月编印。
主要内容:侗族的历史概况、碑刻文告、家谱、历史人物、村寨志、经济和文化教育、侗款规约、风俗习惯等。资料涉及地域:天柱、黎平、从江、锦屏、榕江、剑河、独山等地。
4.《民族志资料汇编》第四集(侗族)(编辑:向零、张民;记录翻译:向廷辉、普虹),约90万字,1987年12月编印。
主要内容:三宝侗族古典琵琶歌。侗族琵琶歌,历史悠久,古文献多有记载,主要流行于都柳江、浔江及渠水两岸侗寨。本资料集是以榕江县车寨流传的,以汉字记侗音的手抄本琵琶歌为基础,参考了“中宝”和“上宝”的手抄本汇编而成,富有历史文献价值。在歌词中除了倾吐爱情之外,还涉及社会经济、伦理道德、人生哲理、风俗习尚、历史事件、民族关系等等。资料涉及地域:榕江及都柳江沿岸。
5.《民族志资料汇编》第五集(苗族)(编辑:杨昌文、岑秀文),约93万字,1987年12月编印。
主要内容:苗族的社会历史和概况调查、宗教、迁徙、历史上的起义斗争、历史人物、社会制度、碑记、婚俗、丧葬、节日等。资料涉及地域:都匀、麻江、贵阳、息烽、福泉、黔西、安顺、紫云、镇宁、施秉、雷山、水城、剑河、凯里、习水、麻山地区、仁怀、清水江、威宁、乌当、西江、榕江、三穗、镇远等地。
6.《民族志资料汇编》第六集(布依族)(编辑:伍文义),约108万字,1988年10月编印。
主要内容:布依族的社会调查、族源、节日、婚姻、丧葬、服饰、建筑、生产工具、医疗、教育、亭目制、起义斗争、民间传说、资源开发、织锦、枫香染、布依地戏、民族历史、经济教育及其他。资料涉及地域:兴义、兴仁、都匀、贵阳、贞丰、惠水、修文、安顺、镇宁、威宁、望谟、册亨、贵定、紫云、长顺等地。
7.《民族志资料汇编》第七集(水族、壮族)(编辑:《水族》:雷广正;《壮族》:覃华儒、覃东平),约68万字,1988年10月编印。
主要内容:水族历史、水族社会调查、水族的婚姻丧葬与节日、其他;壮族概述、历史、经济、文教、习俗、文艺、其他等。资料涉及地域:水族:都匀、三都、榕江、荔波等地;壮族:从江。
8.《民族志资料汇编》第八集(彝族)(编辑:余宏模)约75万字,1989年4月编印。
主要内容:彝族的社会调查、文化习俗、古籍整理、文献译注、文学集锦、谱牒辑要、国外译注等。资料涉及地域:毕节、黔西、普安、纳雍、织金、威宁、盘县、赫章、大方等地。
9.《民族志资料汇编》第九集(土家族)(附贵州羌族调查辑要)(编辑:陈国安),约65万字,1989年4月编印。
主要内容:土家族在20世纪80年代民族成分恢复工作情况及人口分布、社会历史、生活习俗、土家族医药、婚姻丧葬、节日禁忌、宗教信仰、傩坛戏、建筑、文物、文献、碑文、族谱、土司世系源流等。资料涉及地域:土家族:沿河、印江、江口、思南、德江、镇远等地;羌族:石阡、江口。
10.《民族志资料汇编》第十集(仡佬族)(编辑:翁家烈)约17万字,1989年5月编印。
主要内容:有关仡佬族的文献资料、调查资料、石阡县仡佬族习俗、道真县仡佬族风情、正安县石井乡仡佬族墓碑、传说故事、经济等。资料涉及地域:石阡、道真、正安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