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领导班子建设和机构设置
贵州省民族研究所于1960年成立,时称“中国科学院贵州分院民族研究所”,隶属于中囯科学院,但人事管理属地方党委,中国科学院贵州分院民族研究所组建党支部,书记:仇复荣(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兼任);副书记:陈衣;所长:杨汉先(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兼任);副所长:仇复荣、田曙岚;办公室主任:覃华儒。全所有科研人员及行政后勤人员40余人。
中国科学院贵州分院民族研究所成立之初,其业务工作与贵州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在一起统一接受领导,开展工作。
1962年,全国进行机构精简,对中国科学院贵州分院民族研究所的隶属关系进行调整,贵州省编委根据中共贵州省委黔发(62)34号文“省委批转省编委精简小组关于高等院校、科学研究机构等四个调整方案的报告”,将原“中国科学院贵州分院民族研究所”改由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领导,纳入事业编制,贵州省财政厅直接拨款由事业经费内开支。人员编制由53人减为30人。
1964年,随着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仡佬族5个民族的《简史简志合编》(初稿)编写完成,“贵州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基本完成调查任务而结束,全体人员及资料、设备转入中国科学院贵州分院民族研究所。此时对所内机构设置进行调整,设办公室、民族理论室、民族历史室、民族文化室和图书室。办公室主任覃华儒,民族理论室由向零、李淇负责,民族历史室由侯哲安、龙伯亚负责,民族文化室由张民、何家礼负责,图书室由莫健负责。1965年改为“贵州省民族研究所”。鉴于贵州彝族彝文文献资料极其丰富,收藏数量较大,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由贵州省民族研究所负责组建,当年成立“毕节地区彝文翻译组”,设址毕节,隶属于贵州省民族研究所。
1966年“文革”开始,贵州省民族研究所机构被取消,人员归中共贵州省委统战部管理。
直到1978年9月,根据贵州省编委会(78)省编字第37号文件精神,贵州省民族研究所恢复,由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仍建立党支部,党支部书记:向零;副书记:田家乐;所长:杨汉先(贵州省政协副主席兼任);副所长:向零、田家乐、侯哲安。
当时,贵州省民族研究所还处于刚恢复时期,暂借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办公室三间办公。设办公室,主任为岑秀文。科研人员以苗族、布依族、侗族等五本简史的编写小组开展研究工作。
根据工作的实际需要,1980年12月增补覃华儒、张民为副所长,1983年又任命余宏模、张济民为副所长。
1984年9月,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进行机构增设和调整。贵州省民族研究所开始设“中共贵州省民族研究所委员会”。书记:陈泽良;委员:向零、余宏模、张济民;所长:向零;副所长:余宏模、张济民、今旦。
随着贵州省民族研究所党委和所长的调整,对所内的机构设置也相应进行调整,所党委以民研党(1984)01号文发出《关于任命室负责同志的通知》:所内设行政办公室、党委办公室、民族学研究室、民族历史研究室、民族语言研究室、民族经济研究室、《贵州民族研究》编辑室、图书资料室。陈国安任办公室主任(兼党委办主任),杨昌文任办公室副主任;岑秀文任民族学研究室主任;龙伯亚任民族历史研究室主任,雷广正任副主任;徐志淼任民族语言研究室主任,鲜松奎任副主任;胡积德任民族经济研究室主任;吴永清任《贵州民族研究》编辑室主任;陆新纪任图书资料室主任。
至1985年,根据工作需要,今旦调离,同时调入文经贵,任命为副所长、党委委员。次年,所党委对办公室等各室人员进行调整,增设民族理论研究室。3月15日,贵州省民族研究所党委以民研党(1986)01号文发出《关于任免室负责同志的通知》:免去陈国安办公室主任及兼党委办主任职务,任命陈国安为民族理论研究室主任,张通仁为办公室主任兼党委办主任,吴新建为办公室副主任。
1987年1月2日,所党支部重新划分,分三个支部:
第一支部(办公室、图书室、资料室):许厚芝、吴永清、李平凡、张通仁、黄才贵、熊韵飞、袁云寿、吴新建、黄俊群、覃敏笑等;
第二支部(理论室、经济室、民族学室):岑秀文、陈国安、颜勇、杨昌文、雷广正、伍文义、覃东平等;
第三支部(退休):余宏模、陈泽良、向零、张济民、覃华儒、陆新纪、龙伯亚、徐志淼、杨秀英。
1992年3月30日,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党组以省民党(1992)01号文发出《关于余宏模等同志的任职通知》,余宏模任贵州省民族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岑秀文任副书记,吴永清任副所长、党委委员,陈国安任副所长、党委委员,翁家烈任副所长,许厚芝任副所长、党委委员。文经贵因调离而免去副所长职务。
是年4月15日,因所领导人员调整和部分人员的退休,相应对室一级的领导也作调整,室负责人任命如下:民族学室主任杨昌文,历史室主任王正贤,编辑室主任黄才贵,党委办公室副主任李平凡,民族学室副主任伍文义,理论室副主任颜勇,历史室副主任覃东平,语言室副主任姬安龙,经济室副主任吕海梅,图书室副主任范波,张通仁、吴新建继续担任办公室正、副主任。
1995年3月10日,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宣布贵州省民族研究所领导班子,党委副书记岑秀文、李平凡,委员陈国安、伍文义、黄才贵,所长翁家烈,副所长陈国安、许厚芝、伍文义、黄才贵。
1995年,鉴于所已有中囯民主同盟盟员8人的实际情况,向有关上级提出建立盟支部的请求获得批准。5月初,所党委与民盟贵州省委有关部门就建立“民盟贵州省民族研究所支部”事宜交换意见。5月19日,“民盟贵州省民族研究所支部”正式成立,主委:翁家烈,支委:王正贤、蒋立松、桂晓刚。为了加强所党委与民盟贵州省民族研究所支部的联系,6月30日所党委岑秀文、陈国安、李平凡与民盟支部进行座谈。
2005年,所领导班子进行调整,党委书记:李平凡,委员:颜勇、黄俊群,所长:李平凡,副所长:颜勇。
随之,对研究室负责人也进行调整,党委办公室副主任吴嵘;行政办公室主任黄俊群(兼),副主任余海;民族学室主任覃东平;民族理论室副主任韩荣培;民族经济室副主任范波;民族语言室主任姬安龙,副主任潘永荣;编辑室主任李霞林;图书室副主任辛丽平;老干部工作室主任熊韵飞,副主任解丽。
2010年5月,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党组黔族党干任[2010]2号文件,任命呂海梅为副所长。
2010年11月,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党组黔族党干任[2010]6号文件,任命余海为副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