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智取大定瓢儿井
所属图书:《贵州革命史话·毕节卷》 出版日期:2014-03-01

四 智取大定瓢儿井

1935年4月8日,红九军团在从石革佬赶往大定(今大方)县城的途中,抓获敌十三师一个团长的姨太太及其护送班,缴获几口皮箱。皮箱内装有手枪和敌团团长的许多名片。九军团经茶园到果瓦后稍作休息,下午顺利进占长岩(今长石),当晚宿营长岩。军团长罗炳辉在审讯俘获的大地主陈鸿禄时得知,瓢儿井驻有盐防军四个队和一个区队,约150人,且瓢儿井街上筑有碉堡,工事坚固,防守严密,居高临下,易守难攻。军团首长根据这些情况,决定智取瓢儿井。

瓢儿井地处大定东北,距县城90华里,海拔1700多米,群山环抱,地势险要,是黔西北的重要集镇之一,当时是大定县第十区区公所所在地。瓢儿井又是川盐集散地,商贾集中,市场繁荣。全镇有1000多户人家,客栈、饭馆、小商小贩极多,有大盐号19家。尤以“公合长”盐号最大,由永岸盐务督销局局长、盐防军督带席少亭主办,临近十几个县的食盐都要由此分运。

盐防军四个队盘踞瓢儿井四周,第十二队防守镇北面太极图、尖山坡一带,第十三队防守西面观音岩一带,第十四队防守镇东营盘山一带,第十五队防守镇南文昌阁一带,区队驻守区公所。

4月9日凌晨,红九军团长罗炳辉令侦察科长曹达兴化装成敌少校团长,带上先前从敌团长姨太太处缴获的敌团长的名片,侦察连和七连全部化装成国民党军,以视察防务为名,从长岩出发向瓢儿井急进。

侦察连在到达离瓢儿井一华里的地方,遇到地方保丁一个班,保丁班长问:“是哪个军头的?”侦察兵回答:“我们是中央军十三师,到大定检查防务和围堵红军,你们赶快派人到瓢儿井送信,给我们准备好午饭,师长马上就到。”保丁班长听说是中央军,不敢怠慢,立即派了四个人去瓢儿井送信。

送信的保丁走后,侦察连立即把剩下的保丁扣留下来,曹达兴向他们交代政策,要他们给红军带路,立功赎罪。部队休息片刻后,由保丁带路,分三路向瓢儿井开进,同时决定由曹达兴率领侦察连从上面接近太极图碉堡;七连绕道西面,封锁西街、南街要道;七团从东北面松林顺山直上,解决营盘上的敌人。

曹达兴带着侦察连来到太极图时,敌哨兵已接到保丁送的信,见到身着国民党中央军服装的红军来到,也深信不疑。曹达兴派一个侦察员拿着敌团团长的名片随哨兵去找盐防军队长。不一会儿,盐防军十二队队副郑代胥带着二十多个盐防军士兵从碉堡里出来,恭恭敬敬地分列两旁鼓掌欢迎。曹达兴摆出国民党军官的架子,巧妙地以集合队伍训话的方式,将盐防军第十二队调离碉堡及架枪的地方,然后摘下敌军帽,旁边的侦察参谋彭寿生会意,迅速拔出手枪缴掉郑代胥的枪,四周侦察兵枪口对准敌官兵。郑代胥和盐防军一个个呆若木鸡,全部当了俘虏。

解决了盐防军第十二队后,红军侦察连继续向平街前进,途中与马仲炎带领的盐防军巡逻队相遇,侦察连的同志立即分两路前行,顺利地缴了巡逻队的械。随后,曹达兴带一路缴了区队的枪,彭寿生带兵在新街裕厚盐号前抓住了大恶霸地主陈南陔。

七连按计划行至半边街时,遇盐防军第十三队,遂击毙其队长马骥,俘虏随行士兵。盘踞营盘山的盐防军第十四队,队长赵齐是个老奸巨猾的家伙,听到枪声便立即向镇里开枪射击。七连迅速抢占半边街后山向敌人还击,七团也从东北包抄到营盘山侧面,向敌人发起猛攻。赵齐见势不好,带着营盘山守敌仓皇逃窜。守在文昌阁的盐防军第十五队,听到镇内枪响,也向镇内开枪。七连赶到文昌阁将敌包围。经过喊话,敌人缴械投降。

上午9时左右,战斗以红军胜利告终,俘敌上百人,缴获长、短枪六十余支,大刀、梭標一百多支和弹药一批。红九军团后续部队全部进占瓢儿井镇。

红九军团智取瓢儿井后,在群众中广泛宣传共产党和红军抗日救国的思想,领导干人成立“瓢儿井迎红委员会”,以穷苦知识分子王宜斋为主任,干人周海银为副主任,还建立了一支十三人的游击队,开展打土豪、分浮财的斗争。瓢儿井迎红委员会带领游击队配合红军打开席少亭、陈南垓等十户土豪的仓库,把粮食、盐巴等物资分给干人。

红九军团在瓢儿井停留了三天,这是离开红军主力三个月以来的第一次休整,同时扩充新战士三百多人,筹集军饷一万多银元,补充军服八百多套,部队得到了很好的休整和补给。

贵州革命史话·毕节卷